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09 15: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题
七年级 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禾苗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雨露滋润禾苗壮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沙、水草、植食性小鱼、小鱼缸、玻璃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瓶中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B.“河沙→水草→小鱼”是该生态瓶中的一条食物链
C.该生态瓶是透明的才能保证稳定时间更长
D.若水被污染,长时间后水草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3.接种新冠疫苗时要对皮肤消毒、肌肉注射,药物进入血液。以上提到的人体组织依次是: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4.我们经常食用的紫菜属于藻类植物,其特征是:
A.生活在陆地上 B.能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C.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只有茎、叶的分化
5.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A.叶子太薄 B.茎太细小 C.没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 D.靠孢子繁殖
6.我们日常生活中做面包用的面粉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A.小麦种子的子叶,花生种子的子叶 B.小麦种子的子叶,花生种子的胚乳
C.小麦种子的胚乳,花生种子的胚乳 D.小麦种子的胚乳,花生种子的子叶
7.典籍《齐民要术》中有“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的记载。“好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8.如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
B.图甲中4表示花粉管,内有卵细胞
C.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成
D.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9.夏季,西瓜成为人们的首选水果。西瓜的形成要经过:
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10.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
B.4是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
C.5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D.1是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1.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是相同的
B.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C.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1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
D.光合作用能够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是裸子植物
B.水稻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硼的无机盐
C.水稻叶片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淀粉
D.水稻根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片散失到大气中
14.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前后不相符的是:
A.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扦插的枝条常被剪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的吸收水分
15.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A.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 B.土壤沙漠化比较严重
C.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 D.植物种类匮乏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6分)某同学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与分裂”的相关知识时,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了观察实验,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_________可大范围调节镜筒升降;转动_________可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对准通光孔。(填序号)
(2)图二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_____________。
(3)若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出现了图三所示的情况,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的目镜不变,将物镜由图四中的8换成9,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变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滴加碘液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使图五中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染色,便于观察。
17.(6分)为探究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四个干净的锥形瓶,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干燥的大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甲 20 有光,一定量的水,25℃ 19
乙 20 有光,充足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丙 20 有光,一定量的水,-5℃ 0
丁 20 无光,一定量的水,25℃ 18
(1)大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甲瓶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作用,该瓶内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___________。
(3)选择_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是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4)选择甲丁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
18.(6分)图甲的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植物在晴朗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丁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它与图甲中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相对应。
(2)绿色植物通过图甲[B]____________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
(3)把丙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19.(6分)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________下,3至4小时后,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3)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叶片由绿色逐渐变成黄白色。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5)结论: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0.(6分)日本政府正式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做法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存于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居住在城市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福岛核电站核污水一旦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约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危险。
(1)请写出材料中的2种生态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2)上述材料体现了_____________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__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4)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为保护我们共同家园,你可以采取的行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年秋季期期末教育监测与评价题
七年级 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C D B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二、综合题
16、(1)6﹔2
(2)组织﹔
(3)没有展平﹔
(4)少﹔
(5)②;
17、(1)胚根﹔
(2)对照﹔95%﹔
(3)甲乙﹔
(4)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或种子的萌发有光无光皆可
(5)适宜的温度;
18、(1)Ⅰ﹔c﹔
(2)蒸腾﹔水循环﹔
(3)二氧化碳﹔
(4)A﹔
19、(1)使原来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2)阳光﹔
(3)叶绿素﹔
(4)淀粉﹔蓝﹔
(5)光﹔
20、(1)海洋﹔城市﹔
(2)生物圈﹔最大﹔
(3)非生物因素:
(4)言之有理皆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