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市长安区第一民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市长安区第一民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9 11: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雪花 B.恐龙化石 C.电脑病毒 D.珊瑚虫
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掐去一根枝条的顶尖,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这是因为( )受到破坏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往复循环,总量不变 B.双向流动,逐级损耗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往复循环,逐级递减
5.陕西地处中国腹地,横联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关山草原
B.汉中油菜园
C.延安劳山森林公园
D.西安市
6.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由于( )
A.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制约
B.有人类的控制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7.下面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是(  )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8.多细胞生物由小到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可以无限长大
C.植物细胞在分裂时,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9.动物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膜
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相对于黄蝶,“菜花”缺少哪一结构层次(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1.荷全身是宝,荷花可观赏,莲子可煮粥,藕可做菜等。我们食用的藕是荷的茎,它属于( )
A.营养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12.汗血宝马在古代文学著作中据说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它的学名是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汗血宝马与玉米的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⑦
13.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操作方法恰当的是( )
A.下降镜筒时,从侧面注视物镜 B.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发现镜头有污点时,使用纱布进行擦拭 D.观察时物像偏向右下方,将标本往左上方移动
14.在载玻片上写上“d”,显微镜中看到的是( )
A.b B.p C.d D.q
15.煤作为重要的燃料,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鹤岗、双鸭山等城市都是重要的产煤城市。形成煤的是古代(  )
A.藻类植物 B.种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16.胚的组成是(  )
A.胚根、胚芽、胚轴 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胚轴、子叶、种子、胚芽 D.胚芽、胚轴、胚根、种皮
17.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纵剖结构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二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是沿图一c线切开的
B.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5部位会变蓝
C.菜豆种子没有图中的5结构
D.6是子叶,且玉米种子子叶只有一片
18.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西瓜开花后结出果实的前提是(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自花传粉 D.传粉和受精
19.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正确的是( )
A.1——有根、茎、叶的分化
B.2——有输导组织
C.3——种子外有果皮
D.4——都是双子叶植物
20.生产生活中,下列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合理密植是为了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B.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一土坨是为了促进根部呼吸作用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
D.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
21.为克服南极科考站蔬菜不易保存的困难,我国科技人员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成功在南极科考站种植了多种蔬菜。其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和维生素 B.水和无机盐
C.糖类和无机盐 D.水和葡萄糖
22.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输导作用
23.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同学们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绘制成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⑤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D.图中①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24.绿色植物在晴朗的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A、B、C三种
25.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农作物时,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降低光照强度
B.合理密植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6.暗处理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处理方式,下列实验不需要进行暗处理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D.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7.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促进降水
D.蒸腾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8.下列行为中,不利于我国植被保护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合理放牧
C.建立“三北防护林” D.在田间焚烧秸秆
2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较厚
B.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C.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D.竹节虫的形态酷似竹节
30.组成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水;②脂类 ;③蛋白质; ④核酸 ;⑤无机盐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1分,共40分)
31.光合作用反应式如下:
(1)补充反应式A: ,B: ,C: ,D: 。
(2)能量转变: 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 能。
(3)实质: 有机物, 能量。
(4)气体通过 进出叶片,运输水的通道是 。
3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的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晚上 12℃ 22℃
根据以上科分析,甲乙两地白天温度相同,而甲地晚上要低一些,两地白天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基本一样多,而甲地瓜晚上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填“较多”或“较少”),积累的有机物就 (填“较多”或“较少”),所以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由此可以推测,晚上适当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可能会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大棚蔬菜时,有些菜农在白天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这是利用了植物的 作用的原理。
33.如图是根尖的纵切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各个结构中,①为 ,作用是吸收 和 ;因为生有大量的 ,增大吸收表面积。
(2)③为 ,该处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
(3)②为 ,细胞体积由小增大;④为 ,其作用是 。
34.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D.用酒精脱色。
E.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F.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A步骤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B步骤中,叶片的一部分遮光,还有一部分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 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酒精的作用是 。
(4)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未遮光部分产生了 ,进而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5)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是 ,绿叶制造有机物的“车间”是 。
35.下面是有关绿色植物四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
(2)在实验二中,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 装置中的叶片变蓝,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3)实验三装置可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 ,要使该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放在 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 。
(4)如果要用实验四装置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有不妥之处,请你加以改进 。
1.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C.雪花、恐龙化石和电脑病毒都不具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物特征,故都不属于生物,ABC不符合题意。
D.珊瑚虫,具有遗传和变异、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生物特征,故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C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些都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CD正确。
B.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生物,B错误。
故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详解】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植物的枝条的生长主要是由于芽的生长点不断分裂形成的。故掐去一根枝条的顶尖,就掐去了生长点,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C正确。
【点睛】注意理解芽的结构。
4.C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物质循环流动,能量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
【详解】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C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最弱。
【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选项中列举的生态系统中,延安劳山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C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详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如我国黄土高原由于我们的祖先乱砍滥伐,使生态遭到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A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在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坡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将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分析】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详解】A.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B.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可以长大,不能无限长大,细胞生长到一定时候就开始分裂,B错误。
C.植物细胞分裂是在原有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分裂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溢裂为两个细胞,C错误。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D正确。
故选D。
9.C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详解】A.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在细胞的遗传、代谢、分化等各项生命活动中,起控制作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C.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动物细胞内只有线粒体一种。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菜属于植物,黄蝶属于动物,植物体结构层次比动物体少了系统,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详解】A.营养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的一种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供细胞利用,A不符合题意。
B.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藕是荷的茎,因此它属于营养器官,C符合题意。
D.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分析】汗血宝马属于动物,玉米属于植物。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细胞的结构有所不同。
【详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因此,汗血宝马与玉米的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⑦线粒体,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详解】A.镜筒下降时,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A正确。
B.对光时,首先要选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物镜视野较宽,便于下一步寻找物像,B错误。
C.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观察时物像偏向右下方,要将标本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A。
【点睛】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4.B
【分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详解】显微镜目镜中看到的是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在载玻片上写上“d”,显微镜中看到的是“P”。
故选B。
15.D
【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B不符合题意。
C.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C不符合题意。
D.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D符合题意。
故选D。
16.B
【分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详解】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根茎连接处,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A
【分析】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图二中,1果皮和种皮、2胚芽、3胚轴、4胚根、5胚乳、6子叶,7胚。
【详解】A.图二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胚的各部分结构都具有,是沿图一a线切开的,A错误。
B.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5胚乳部位会变蓝,B正确。
C.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所以菜豆种子没有图中的5胚乳结构,C正确。
D.玉米种子6是子叶,且玉米种子子叶只有一片,转运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A。
18.D
【分析】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西瓜开花后结出果实的前提是传粉和受精;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B
【分析】1是小麦和苔藓的共同特点,2是肾蕨和大豆的共同特点,3是苔藓和肾蕨的共同特点,4是小麦和大豆的共同特点。
【详解】A.苔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叶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小麦是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故1不能表示有根、茎、叶,A错误。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都有输导组织,故2可以表示有输导组织,B正确。
C.苔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都无种子,C错误。
D.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D错误。
故选B。
20.B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A正确。
B.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部成熟区的根毛,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增强幼苗的吸水能力,因此提高成活率,不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B错误。
C.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温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
D.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从而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B。
21.B
【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2.C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4)输运作用和输导作用是指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所以当你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和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3.C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气孔。
【详解】A.图中,②是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A正确。
B.⑤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B正确。
C.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所以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C错误。
D.图中①上表皮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
24.D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呼吸作用是指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的含量等因素影响。
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受温度、空气的湿度和空气的流动状况的影响。因此在白天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5.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详解】A.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因此降低光照强度,会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A符合题意。
B.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B不符合题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6.D
【分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详解】AB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这三个实验都是通过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来进行验证的,结合分析可知,植物在进行实验前就储存的有有机物——淀粉,故这三个实验均需要进行暗处理,AB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通过收集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然后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放入观察其复燃情况,本实验不需要验证淀粉,所以不需要暗处理,D符合题意。
故选D。
27.D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详解】A.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可以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A正确。
B.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B正确。
C.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C正确。
D.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而不是蒸腾作用,D错误。
故选D。
28.D
【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其中森林具有覆盖率高、年平均降雨星大、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空气清洁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等特点,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我国植被保护,A不符合题意。
B.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合理放牧有助于我国植被保护,B不符合题意。
C.“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建立“三北防护林”有利于我国植被保护,C不符合题意。
D.在田间焚烧秸秆会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增多,污染环境,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我国植被保护,D符合题意。
故选D。
29.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有“活犁耙”和“天然肥料加工厂”的美称,是因为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体现了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
C.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且地上的枝叶部分很小,这是为了增大对水的吸收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节极为相似,属于拟态,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C
【详解】试题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的物质,容易题,属于了解层次。
31.(1) 二氧化碳 光能##光 叶绿体 有机物
(2) 光能 化学
(3) 合成##制造 储存
(4) 气孔 导管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1)结合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在叶绿体内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中,气体进出叶片通过气孔,运输水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
32. 较少 较多 降低 光合
【分析】(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3)分析资料中的条件,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夜间温度。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样。
【详解】既是同一种甜瓜,遗传物质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夜间甜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甲地夜间温度是1 2度比乙地22度低了10度,所以夜间甲地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分解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因而甲地甜瓜的有机物积累的多,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可以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适当增加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蔬菜产量,这是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
【点睛】主要考查了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重点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甜瓜的甜度与体内的有机物的多少有关,有机物的多少=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33.(1) 成熟区##根毛区 水##无机盐 无机盐##水 根毛
(2)分生区
(3) 伸长区 根冠 保护根尖幼嫩分生组织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中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⑤是根毛。
【详解】(1) 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已经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 ,外观不透明。 该处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由它产生的新细胞,下部仍具有分裂能力,上部细胞形成②伸长区。
(3)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具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由此可见,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4.(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 对照 光
(3)溶解叶绿素
(4) 淀粉 淀粉 光
(5) 绿色植物 叶绿体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1)进行实验的植物在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A步骤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B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4)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常用碘液来检测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淀粉。因此,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未遮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5)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是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绿叶制造有机物的“车间”是叶绿体。
35.(1)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 氧气
(2) 乙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吸收甲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3) 二氧化碳 黑暗 变浑浊
(4)塑料袋应该只罩住植物体,不要罩花盆
【分析】(1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详解】(1) 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时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 在实验二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在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甲装置),叶片由于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故滴加碘液不能变蓝色。而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装有清水的玻璃瓶中(乙装置)有二氧化碳,该装置里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淀粉等有机物,滴加碘液能变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3)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实验三装置中,为使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该放在黑暗环境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增加塑料袋中二氧化碳浓度。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用塑料袋将植物罩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可以证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但是塑料袋应该只罩住植物体,防止花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