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昆虫备忘录》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21: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昆虫备忘录
4
蜻蜓
小飞机,
纱翅膀,
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
高飞睛,
气象预报它内行。
猜一猜
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它们身上的秘密吧!
汪曾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备忘录,是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距离
平凡
记录
款款
丝绸

fán

kuǎn

chóu
膜翅
我会认
xiā
瞎点

有益
yuē
大约
bān
斑纹
易读错字
间距
距人千里

距 离
款步
款学寡闻
kuǎn
款 款


易读错字
绸缎
未雨绸缪
chóu
黑 绸
耳膜
顶礼膜拜

膜 翅


易读错字
瞎忙
瞎灯灭火
xiā
瞎 点
有益
开卷有益

益 虫



yūn (摔晕)
yùn (晕船)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
读一读:妹妹有一次玩耍脑袋磕到水泥地上摔晕(yūn)过去,此后乘船就开始晕(yùn)船。
.
.
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mà(蚂蚱)
mǎ(蚂蚁)
读一读:1.尖头蚂 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2.雨过天晴,小蚂 蚁出来寻找 食物了。
(mà)
(mǎ)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侧重记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复眼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举例子,说明复眼的作用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好名字!
“顺顺溜溜”“严丝合缝”写出了瓢虫翅膀的特点。把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膜翅的外形。
独角仙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都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描写了独角仙的外形特征和力气大的特点。
“霸王”一词形象地描写出独角仙在甲虫家族中的地位。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引用传说,增加了趣味性,易于引发大家探究的兴趣。
蚂蚱
介绍了蚂蚱的特点、分类等。
尖头蚂蚱
土蚂蚱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飞起来咯咯作响;
膜翅的颜色很漂亮。
这么漂亮的蚂蚱,你喜欢吗?读一读。
这里介绍了尖头绿蚂蚱的什么特点?
《昆虫备忘录》兴趣调查表
复眼(蜻蜓)
花大姐
独角仙
蚂蚱
昆虫名称 瓢虫(花大姐)
硬翅 小圆点
动作
七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
益虫 害虫
想法 希望瓢虫改口味
补充“表式备忘录”
样子(外形)
落到
折好
收拢
分类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侧重记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文章将这些昆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多样的表述方式介绍给大家,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课文主旨
我来说感受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花大姐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数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形态比较好画
板书设计:
对复眼的思考
复眼昆虫的特征
对复眼人的想象
花大姐
外形:
分类:
独角仙
昆虫世界
奇妙无比
昆虫备忘录
头部尖端有一只角
复眼
蚂蚱
吃蚜虫--------益虫
吃马铃薯叶--害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外形:
特点:
力气大
尖头蚂蚱:好画
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翅上有黑斑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第一部分介绍“复眼”,提到了____和____这两种昆虫;第二、三、四部分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和______这几种昆虫。
花大姐
苍蝇
蜻蜓
独角仙
蚂蚱
描写昆虫的诗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