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31 15: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1节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人 审核人
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重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声的反射——回声
【难点】经历观察与探究过程,运用比较、转化、归纳方法。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可以在固体、 、 中传播,但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统称为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
3、声速跟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比它在固体或液体中的速度都要 。
4、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
【学习探索】
【问题1】
[展示]观看图片:生活中的声音.你对这些声音的现象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结论]
【问题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展示] 1、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
2、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声能在固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事实或做实验来支持你的说法吗?
3、阅读教材闹钟放在玻璃罩中的实验如右图,说明了什么?
[结论]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作媒介,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 。传声介质既可以是 ,也可以是 。
2 是传播声音的一种重要介质, 不能传声.
3、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
[练习]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声音 ;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还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真空 (“能”或“不能”)传声。
【问题3】声速
【阅读材料】
阅读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声速υ/(m·S-1),
对着高墙、山崖或远山喊话,过一会儿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同时也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结论]
1、单位: ,符号 或 ,读作 。
2、特点: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
2)、同种介质,温度 ,声速越大;
【问题4】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阅读材料】
阅读“科学世界”,了解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结论]
1、根据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将下面名词排序: (填序号即可)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外界的声音
听觉神经 大脑 鼓膜
2、科学中把声音通过 , 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 。
[练习]
1、想一想,我们梳头、刷牙、吃饼干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进大脑,产生听觉的?
2、朗读一段课文,并录下来,在回放听一听,和你平时说话时的声音一样吗?利用本节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知识梳理】
学到的知识:
我用到的方法:
【课堂达标】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
5、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某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因为 。
6、如图所示实验:
(1)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的接触的泡沫球被弹开,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 振动,是因为右边音叉的振动靠空气 传给了左边的音叉。
(2)如果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 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3)在这个实验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将振动放大,便于说明音叉的振动
7、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
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两人时间差是 s。
9、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
【课后巩固】
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A. B. C. D.
5、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 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 .
6、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上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1),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2条.(1) _________ ;(2) _________ .
7、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 ;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 _________ 中传播.
(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 _________ ,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 _________ 传播.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