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和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31 16:06:16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目标
探索过程
证明方法
形状大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过程。
2.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
地球的大小。
3.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探索大自然奥
秘的兴趣。
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地球
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重点难点
返回
探索过程
古人由于认识世界视野
范围的狭小,在很长一
段时间都认为“天是圆
的,地是方的”。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
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张衡“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探索过程
返回
从哪些例子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渐渐远去的轮船,先消失的是船身,然后是桅杆。
如果地面是平的,
那么我在高处和
低处看到的范围
应该是一样的。
但现实是我们站
的越高看的越远。
站得越高看的越远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月食时,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圆弧形的影子,
也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返回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登上了太空,还登上了月球,
通过地球的卫星照片更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形状和大小
形状
大小
返回
形状
地球是不是也和这些球一样是个正球体呢?
经过测量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稍扁
略鼓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返回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知识网络:
1.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返回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过程。
2.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地球 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讲述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你们能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1cnjy.com
二、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学习目标,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学到那些东西,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的放矢。21·cn·jy·com
三、探索过程
同学们,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在你们看来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呢?www.21-cn-jy.com
学生:我看着地球好像是地面四四方方,天空好像是一口扣着的大锅。
我们的祖先在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
古人由于认识世界视野 范围的狭小, 在很长一 段时间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们国家在汉朝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又提出新的观点:“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这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上又有了更大的进步。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球体。
四、证明方法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那些例子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1.渐渐远去的轮船,先消失的是船身,然后是桅杆。 (用纸船在地球仪上逐渐远去,看看纸船在视野中的变化。)
2.站的越高看的越远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月食时,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圆弧形的影子,也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登上了太空,还登上了月球,通过地球的卫星照片更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五、形状和大小
我们刚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那它是不是一个正球体呢?
经过科学的测量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板书)
那么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板书)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积极发言,总结知识点。
教师汇总:
1.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探索过程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2、 证明方法
3、 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