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成果展示(含答案)
看拼音写汉字。
jiě jiù sǐ dé qí suǒ āi sī zhòng yú tài shān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qīng yú hóng máo lì yì míng jì
二、慧眼辨真伪,请在正确的读音。
夹衣(jiā jiá) 瞅了瞅(chǒu qiǔ) 娱乐(yù yú)
僻静(pì bì) 避免(bì bī) 绞刑(jiǎo jiáo)
三、巧填同音字。
(1)xíng 判( ) ( )状 ( )号 ( )动
(2)jùn 严( ) ( )工 ( )马 ( )俏
(3)bù ( )料 ( )伐 ( )门 阴森可( )
四、组词。
猾( ) 榴( ) 铸( ) 狡( )
滑( ) 溜( ) 涛( ) 饺( )
五、得心应手。
(1)“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它的音节是( )。
(2)“魔”应查( )部,共( )画,是( )结构,组词:( )。
(3)下面词语中的“重”字作何解释,请将序号填进括号里。
“重”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重量,分量。②程度深。③重量大,比重大。④重视。⑤重要。⑥不轻率,稳重。
净重( ) 重伤( ) 尊重( ) 慎重( ) 重任( ) 很重( )
六、选词填空。
(1)突然 果然 竟然
①从一座桥上, 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②这么好的一部小说, 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
③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今天下午 下雨了。
(2)光滑 圆滑 光明
①公园里的滑梯非常 。
②我们的未来充满了 。
③这个人办事非常 。
七、根据本单元内容填空。
(1)《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这两句运用的是 、 的修辞方法,意思是
(2)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 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
(3)“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写出了 ;“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字,写出了 。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咏物明志(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句“ ”,后两句“ ”。
(4)《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文章主要写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是按 、 、法庭上、 的顺序记叙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大钊同志 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 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与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 (填朝代)文学家 说的。其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这句话是说
。作者引用这句话的妙处在于 。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课内阅读(一)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指 ,“伟大的力量”指 。
(2)在法庭上,父亲的脸上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3)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来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课内阅读(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①),或(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
① ②
(2)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事实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4)“泰山”本指 ,在这里比喻 ;“鸿毛”的本义是 ,在这里形容 。
(5)写出语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课外阅读
食粮(节选)
王愿坚
①影影绰绰看见一群牦牛,紧挨着的,是一大片雪白的羊群,几个红军战士正挥动着树枝在驱赶着——这是部队和前方敌军交战后的战利品。
②后勤连连长梁思传倚着土墙,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着如何把这群牛羊给部队发下去。战士们的补给早就吃完了,每天只能嚼树根。他仿佛已经看见,战士们的碗里正煮着新鲜的牛羊肉,冒着泡,泛着油花,发着扑鼻的肉香……他是那样专心,老刘叫了他几声,都没有发觉。
③“嗯,三三见九……”梁思传念叨着,“每人先吃它三两……”“不行!”传来了一声低低的声音。“要不,就先按二两发……”“一两也不行!”说话的声音提高了,“立即停止发放!”
④梁思传愣了。他抬起头看来人的模样:那宽阔的双肩、健壮的身躯,整齐的灰布军衣,都是梁思传熟悉的。只有脸颊明显地消瘦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那一向慈祥的眼里闪着严肃的神情。梁思传认出了是谁,连忙整了整衣服起身敬礼:“总司令!”
⑤朱总司令点了点头,突然问道:“同志,你,是不是红军呢?”梁思传听出了问话里责备
的意味。“是红军,”朱总司令向着牛羊群一指,语气严厉地说,“怎么能违反红军的纪律?”梁思传连忙解释道:“这是部队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敌人的牛羊,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朱总司令又问道,口气稍微和缓了,“调查过吗?"……”梁思传答不上来了。
⑥原来部队缴获的这批牛羊,是敌人从这村里抢去的,是老百姓的财产。他懊恼地跺了跺脚,大步到老刘的身边,把那把磨得锋利的刺刀插进了刀鞘。
⑦朱总司令向着梁思传看了一眼:“怎么啦,同志,不高兴啦?”梁思传嘴唇动了动,没有说出声,的确,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⑧“应该高兴嘛!”朱总司令说,“这里面还有一笔账要好好算一算哩。我们不但在战斗里消灭了敌人,我们在政治上也打了一个胜仗!同志们的革命意志、革命精神,在这场斗争中增加了!”
⑨梁思传默默地听着。他觉得自己好像正被这些话牵引着,在向着高处一步步走去,胸膛也变得宽阔了,充实了,亮堂了。他回答:“总司令,我明白了!”
1.文的牛羊身份发生了三次变化,作为“ ”的牛羊→作为“ ”的牛羊→作为“ ”的牛羊。
2.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朱总司令的 描写和 描写,表现出了朱总司令
的精神状态,也描绘出朱总司令 的形象。
3.从梁思传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结合文本,说说你在文中看到的红军形象是怎样的。
九、写作题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⑴生活中,有无数美好的人、事、物——一颗美好的心灵,一份美好的情感,一个美好的梦想,一段美好的往事,一处美好的风景……这一切,就在我们身边。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真情实感;自选角度,题目自拟。
⑵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陪伴。是谁陪伴你左右?是什么陪伴你至今……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达真实情感,题目自拟。
答案
一、解救;死得其所;哀思;重于泰山;精兵简政;轻于鸿毛;利益;铭记
二、jiá;chǒu;yú;pì;bì;jiǎo
三、(1)刑;形;型;行(2)峻;竣;骏;俊(3)布;步;部;怖
四、狡猾;榴莲;铸造;狡猾;滑道;溜走;涛声;饺子
五、(1)禾;8;zhi
(2)麻;20;半包围结构;魔鬼
(3)①;②;④;⑥;⑤;③
六、(1)突然;竟然;果然
(2)光滑;光明;圆滑
七、(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对偶;比喻;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2)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高尚的节操;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竹子的顽强;竹子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状物;抒情
(4)李星华;被捕前;被捕时;被害后;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敬仰;深切的怀念
(5)西汉;司马迁;本来、有的;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论述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八、课内阅读(一)(1)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用“安定”和“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示例:坚贞不屈,临危不惧。
课内阅读(二)(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C
(4)山东的名山泰山;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大雁的羽毛;死得毫无意义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课外阅读1.战利品;战士食物;百姓财产
2.外貌;神态;时刻保持革命乐观;与战士们同辛苦共患难
3.①作为后勤连连长一心为战士们着想(尽职尽责);②作为红军战士时刻把百姓放在首位(为民着想);③作为下属认真听取领导命令,知错就改。
4.①红军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把百姓放在首位;②红军要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清晰;③红军要关心自己的战士战友,但更要关心百姓;④红军要高度自律,时刻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