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9张PPT。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
(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它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上的问题,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哈勃的哈勃超深空视场是天文学家曾获得的最深入(最敏锐的)的光学影像。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is a robotic telescope locate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atmosphere, in circular orbit around the Earth at 593 km above sea level, with an orbital period between 96 and 97 minutes at a speed 28,000 km / h. Named as a tribute to Edwin Hubble,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on 24 April 1990 as a joint project of NASA and ESA, thus inaugurating the Great Observatories program. Cylindrically shaped Hubble weighs 11 tons. Its length is 13.2 m and its maximum diameter is 4.2 meters. The telescope can obtain images with higher optical resolution 0.1 seconds of arc.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一个位於外大气层的机器人望远镜,在海拔五百九十三公里的环形轨道上围绕地球,轨道周期为96和97分钟,它以2.8万公里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 ,命名埃德温 哈勃。
作为美国航太局和欧空局的一个联合项目,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进入轨道,从而开创了大天文台进程。圆柱状哈勃太空望远镜重量11吨。其长度为13.2米,最大直径为4.2米。
哈勃望远镜能够获得更高的光学图像的0.1弧秒的角分辨率 。Hubble 哈勃太空望远镜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国际航空站View from inside the ship 从舱內鸟瞰地球Hubble 哈勃太空望远镜First we see the Galaxy Hat, also called M 104 in the Messier catalog, distance of about 28 million light-years it is considered the best photograph taken by Hubble.
首先,我们看到银河系红帽,在梅西尔目录也称为M 104,距离约为28万光年它被认为是最好的照片由哈勃拍摄。 Now the famous nebula MZ3, called Formic, between 3000 and 6000 light years.
現在是著名的MZ3星云 ,被称为蚂蚁星云 , 距离为3000和6000光年之間。Third is the Eskimo Nebula NGC 2392 located 5000 light years.
第三次是爱斯基摩星云NGC 2392,星系距离5000光年。?Fourth, we can recognize the impressive Nebula Cat's Eye.
第四,我们可以见识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貓眼星云。Fifth, here is the Hourglass Nebula located 8000 light years away, a beautiful nebula with a narrowing in its central part.
第五,这里是沙漏星云距离8000光年远,在其核心处有一個美丽的正在縮小的星团。In sixth place we see the Cone Nebula, 2.5 light-years.
在第六处,我们看到了锥形星云, 距离2.5光年Seventh, we find a fragment of the Swan Nebula, located at 5500 light years away, described as "a bubbling ocean of hydrogen with small amounts of oxygen, sulfur and other elements“
第七,我们看到天鵝星云的一部分,距离5500光年,被称为“由氢与少量氧,硫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冒泡海洋”Eighth, a beautiful picture called “Starry Night“ 第八,是一個被称为“星夜”的美丽图片In ninth place, two swirling galaxies, the NGC 2207 and IC 2163 located 114 million light-years.
在第九的位置,兩个漩渦星系,NGC 2207和IC 2163,距离地球一亿一千四百万光年。Tenth, we see a fragment of the Trifid Nebula, a stellar cradle to 9000 light-years.
第十,我们看到三叶星云的一个部分,它是"恒星育儿室", 距离地球大约9000光年。Comet Halley 哈雷慧星Proto-star 天王星Milky Way (the red mark indicates our Sun) 银河(红色标记表明我们的太阳)Black hole 太空黑洞 Earth with clouds 地球与云彩Earth without clouds 地球没有云彩The Earth with the Full Moon 地球和月球滿月Venus with clouds 金星的云层Mercury 水星Mars
火星 Jupiter 木星Saturn 土星Uranus 天王星Neptune 海王星Pluto 冥王星The Milky Way 银河系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掌握天体系统的
层次。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入手,分析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和探索宇宙的兴趣。
一、宇宙●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物质性运动性天体天体系统?多样性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四层次“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恒星星云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流星雨流 星 体在星际空间运行的固体小块 。流星现象 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摩擦、发热、燃烧、发光现象 。陨星 没有燃烧完的流星体落到地面上,分为陨石和陨铁 。亚利桑那陨石坑吉林1号水星上的陨石坑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11月16-18日)彗星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球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天体自
然
天
体 相互吸引
天体之间
相互绕转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其他恒星、各种天体其他行星、卫星等地月系银河系仙女座大星云(星系)
体验学习:请判断如下事物是否为天体?1、遨游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2、地球上等待发射的卫星3、天空中的白云和飞鸟4、宇宙中漂浮的尘埃与空气分子体验学习: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1、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
2、北斗七星
3、地月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1、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 小行星带的位置;
哈雷彗星的周期; 行星的分类,运动特征。76年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二、太阳太阳系八大行星太阳(中心天体)小行星带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冥王星为什么被“开除”出大行星? 北京时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大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原因:冥王星虽然也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但其质量体积小(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不能清除其运行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作用:光热能源
生物生长
大气和水体运动
间接作用:化石燃料—人类生产生活
延伸拓展: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2、太阳辐射(1)、太阳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提供光热资源,
为生物的繁衍
生长提供能量。
如:光合作用
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促进水循环 目前主要的能源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太
阳
能
电
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汽车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迷津指点] 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1)、太阳的结构(气体球)
从内向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
日珥:色球层极夜磁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的影响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里 外 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黑子耀斑太
阳
大
气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年降水量的影响短波辐射带电粒子流扰动大气的电离层,
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扰动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结论
存在相关性;(正、负、正负)
两者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不同地区两者相关性不同。图1-1-15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1、一般性——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三、地球1.安全的宇宙环境
A行星际空间——安全的运行轨道(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B恒星际空间——太阳稳定→光照稳定2.适宜的自身物质条件
A: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宜→液态水→原始海洋的形成→单细胞生命的出现.
.地球的特殊性——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C自转,公转周期适中→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避免地球生物受到过多紫外线伤害,减少小天体的撞击大气层的热力作用使地表温差不至于过大2、特殊性——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运行环境
宇宙环境 光照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自身的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
自、公转的周期适中
磁场-宇宙射线
思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温度
水
大气1.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地球自转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
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
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D.地球自转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体验学习: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读表可知其原因是
A.质量最合适 B.体积最合适
C.自转周期最合适 D.表面温度最合适D.表面温度最合适4、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
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关系,并且连成直线。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的臭氧层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知识结构: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专练
一、选择题
1、目前,人类能探测到的宇宙范围被称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2、在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彗星 C.地球和月球 D.流星和卫星
3、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4、下列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且距日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 D.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5、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有
A.黑子 B.耀斑 C.磁暴 D.极光
6、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
B.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八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
D.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
7、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使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不太大
CABBBAC
8、地球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原因包括
A.太阳很稳定,没有发生变化
B.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C.地球与其他行星自转方向一致
D.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9、(2004年上海卷)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
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10、(2003年江苏卷)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选)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BDCBC水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AHGFFE同向性平面1.安全的运行轨道、稳定的光照条件2、日地距离适中,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了适
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
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