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唱歌 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09 17: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幸福花儿开心上》 单元 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
学时 一学时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唱歌课 执教者
教科书 书名:音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册次:三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 3--5年级唱歌与合作演唱的的学业要求:乐于参与演唱活动,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自信和有感情的进行独唱或与同伴合作进行合作进行齐唱、轮唱及简单的合唱;认识常用的拍号、表情和力度记号等,知道名字和用途,并能在演唱中表现出来,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能正确读谱或拍击简单节奏(含多声部节奏),跟随音乐模唱视唱简单旋律: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幸福花儿开心上》这首乐曲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的其中一节唱歌课,歌曲为二声部合唱曲,降e调大调,四二拍,是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歌曲为五个乐句,前两乐句音域较低,第一句采用的是变化重复的手法,第二乐句旋律下行,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自由安定的生活。第三四乐句完全重复,重要记号更,形象的表达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党,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美好心情。第五句为结束句,由反向旋律到最后在do音结束。整首歌曲情绪欢快热烈,很好的表现了在党的关怀领导下,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好动,无法长时间保持,在音准节奏,和音乐知识上都有一定的储备。但在二声部的学习中,音准还是有点欠缺,所以我会采用设置情景的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的熟悉歌曲旋律,从无意到有意记忆难点旋律。
学习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重要记号并运用到歌唱中。 2.学跳柯尔克孜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柯尔克孜这个民族的简介和音乐风格。
学习难点 能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
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式聆听,演唱二声部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的声音表现歌曲独特韵味。 2.通过对比感受、画旋律线等方法,了解旋律走向记忆旋律。了解重音,并用歌声表现重音唱法,体验柯尔克孜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3.通过柯尔克孜族的介绍及舞蹈律动,进一步了解柯尔克孜音乐风格,加深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提升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三度音准练习和三度和声练习。 查找少数民族相关资料。
学习策略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探究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唱,勤于思考。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一、组织教学 1.课前三度音准和声训 2.随音乐课前认识、问好! 1.教师弹琴,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2.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音乐课,我先介绍一下自己。 师:老师也想认识大家,我们用音乐的方式来问好。 1.学生随琴用正确姿势和声音演唱练习曲。 2.学生随音乐和老师拍手问好,并且仔细倾听老师用怎样的旋律和大家问好,并且用同样的旋律回答老师。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提前熟悉受二声部合唱。 2.在音乐中问好,拉近师生关系,同时对歌曲难点旋律初步有印像。 落实目标: 通过以上活动将歌曲中的难点旋律提前熟悉,为达到二声部和谐做准备。
情境导入,学习难点旋律。 师:老师请来两位新朋友,小兔和小熊。要去参加少数民族庆祝大会,在大会上表演合唱,请在坐的同学们和它们一起演唱,并分成两组。 分别熟悉小兔和小熊的旋律,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旋律不同旋律的走向,在老师的指挥下初步熟悉旋律,初步感受二声合唱。 设计意图: 提前解决难点,并把它设置到情景当中,提高了兴趣,解决了难点。
二、听辩歌曲 1.初听歌曲 2.复听歌曲 3.听音乐做律动。 1.师播放音乐,提问歌曲是哪个地区或民族的?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总结:这是一首柯尔克孜族的民歌。欢快,热烈的音乐表现了柯尔克孜人民的幸福生活。 2.播放音乐,歌曲中唱了些什么?从歌词中体会柯尔克孜族人的幸福生活。介绍柯尔克孜族。(课件展示) 师总结:结合歌词和柯尔克孜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柯尔克孜族。 3.师带生随音乐跳柯尔克孜族舞蹈,感受和体验欢快,热情的柯尔克孜族音乐风格。 聆听音乐,生初步完整感受歌曲旋律速度及歌曲特点。 聆听音乐,生从歌词中体会柯尔克孜族幸福生活,并从乐谱中找出来。结合老师课件进一步了解柯尔克孜族。 3.生随师有节奏的跳起柯尔克孜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歌曲,了解歌曲的出处。 生熟悉歌词,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柯尔克孜族幸福生活。 通过学习舞蹈动作,再次感受柯尔克孜族音乐特色,并不断熟悉歌曲,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落实目标: 通过柯尔克孜族的介绍及舞蹈,进一步了解柯尔克孜音乐风格,加深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提升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习歌曲 四、拓展 五、结束 听音乐 2.学唱第三乐句 3学唱第四乐句 4.学唱结束句 5.学唱一二乐句 完整演唱 7.表现歌曲 观看视频 1.师播放歌曲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找出大家熟悉的旋律。 师总结:歌曲的前两乐句是齐唱,大家一起来唱。歌曲的后三个乐句为二声部合唱,需要我们分成两个声部来演唱。 2. 出示第三乐句乐谱,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熟悉的旋律,并范唱两种旋律,通过老师范唱感受两种旋律的不同。引导学生对比感受加附点的旋律更加活泼,有弹性。 教师教唱第三乐句的高低声部歌谱和歌词。并讲解重音记号,提示学生要表现出来。起 3. 出示第四乐句乐谱,引导同学们观察第四乐句和第三乐句是完全相同,并提问:这两个乐曲有什么特点? 4.出示乐谱,教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的旋律,引导学生用旋律线来区分两种旋律,记忆旋律。高声部结尾是上行,低声部是下行,形成反向,最后稳稳结束到主音。并引导学生高音小声唱,注意休止符和结尾的长音时值,并加入重音记号。 5.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并指导学生慢速学唱一二乐句,提示准确演唱前八后十六,并用积极的状态和活泼的声音来演唱。 6.师完整弹奏两个声部。全体随琴演唱,二声部要准确演唱,重音表现出来,前奏和间奏准确斜街。 师带领同学们参加柯尔克孜庆祝大会。 师播放视频,《中华民族大家唱》了解我国其它少数民族。 师生随伴奏共同演唱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生安静仔细聆听音乐并思考,找出歌曲演唱形式。一二乐句为齐唱部分,三四五乐句为二声部合唱部分。 生仔细听教师范唱,找出两条旋律的不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加附点和不加附点的区别,加附点的旋律更活泼,有弹性。 生随师唱第三乐句歌谱,并加入重音记号,认识重音记号,体会重音记号更能表现柯尔克孜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并在老师的指挥下加入歌词,先分后合,两个声部不知不觉能初步合唱在一要和谐统一。 3.生随琴演唱第四乐句,了解是作曲家运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在老师的伴奏下演唱第三四乐句歌词。 4.生随琴演唱结束句的高低声部旋律,并加入歌词,在高音处小声唱,长音处保持好,加入重音记号演唱。 生随琴演唱第一二乐句,并思考用什么声音来演唱。 生随琴分别完整演高低声部。生完整演唱歌曲,二声部要互相倾听,互相配合,有感情表现歌曲。 请个别同学在庆祝大会上有感情演唱歌曲,并跳起柯尔克孜舞蹈。 生观看视频,并了解其它少数民族。 生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安静仔细聆听,感受二声部合唱音响效果。 熟悉乐句大大减轻学习难度,可以重点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和谐演唱,加入音乐重音记号,表现歌曲意境。 通过演唱,了解重复的作曲手法。 结束句放到第三、四乐句后面,为了对比学习,更容易通过旋律走向对比学习。 第一二乐句比较简单,放到最后学习。学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即可。 前面分段学习,这里进行整合,分别让高低声部完整演唱后,在合在一起完成。 这里是一个展示环节,也是情景导入的首尾呼应处,让学生有仪式感,更有兴趣的表现。 落实目标;通过对比感受,画旋律线等方法,了解旋律走向记忆旋律,学唱歌曲,用歌声表现重音唱法,体会柯尔克孜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达标 检测 通过旋律走向的学习,可以准确记忆并哼唱旋律。 能够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并能互相配合,感受二声部和谐之美。 能够参与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中享有乐趣。 通过学习了解了新的民族及相关文化。
板书 设计 幸福花儿开心上 < 重音记号 乐谱图片 旋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