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 一 课时5.1.1《对顶角》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使用者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顶角,并会判断哪些是对顶角。
(2)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此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简单的几何证明语言进行叙述。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如果∠1+ ∠2=1800,则∠1与∠2是——————
2)已知∠1=300, ∠2是∠1的邻补角,则∠2=————
3)如果BP是∠ABC的角平分线,∠ABC =400,则∠ABP=——————
4) ∠1与∠2互为补角, ∠3与∠2也互为补角,则∠1 ——— ∠3
B
5)观察上图中∠AOC和∠BOD这两个角,它们有什么特点?
提示:顶点的关系,边的关系。
结论:像这样两个有 的角,其中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是
的射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于是我们在上图中可得到:∠AOC与∠BOD是对顶角;∠AOD与∠BOC是对顶角
反馈练习:
练习1.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对顶角?
(1) (2)
(3) (4)
练习2.找出图2中∠AOE,∠BOD的对顶角。
∠AOE的对顶角是 ;∠BOD的对顶角是
练习3.说出图3中的对顶角.
图3中对顶角有:
(图2) (图3)
操作:每个同学画一对对顶角,
分别量出它们的度数。
猜想:
证明:
结论:如果两个角是 ,那么这两个角 。
简单的说:对顶角相等。
(二)应用新知
例题:
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O,∠AOC=120°,求∠BOD,∠BOC,∠DOA各为多少度?
练习4:
如图: ∠AOE=40°, ∠BOD=90°
那么,∠DOF =-----; ∠EOC=-----
∠BOC=-----; ∠EOD=-----
练习5
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G平分∠BOC, ∠ BOG=68°,求∠AOD。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让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什么叫对顶角?
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语句错误的有( )个.
(1)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4)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2、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则∠AOD与∠________是对顶角,∠BOD与∠________是对顶角。
3、下列图形中,表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三、学习延伸
(一)布置作业:
1.课本162页练习题1、2、3.
2.同步练习册《对顶角》
(二)知识拓展: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如果∠AOD=35°,那么∠EOC等于多少度?
学后反思
第 二课时 5.1.2 垂线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使用者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
二、自学导航:
①如果∠α与∠β互为余角,∠α=37°,那么∠β= 。
②已知∠1与∠2互为余角,∠1与∠3互为余角,那么∠2与∠3的关系是 。
三.探究合作:
1.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毛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2)
2.如图1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四、尝试应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AD⊥BD,BC⊥CD,AB=a cm, BC=b cm,则BD的范围是( )
A.大于a cm ;B.小于b cm ;C.大于a cm或小于b cm ; D.大于b cm且小于a cm
5.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有(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无法确定
6.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 直线m的距离为( )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
7、如图4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是_______,记作_______,此时,∠AOD=∠_______=∠_______=∠_______=90°.
8、如图5,AC⊥BC,C为垂足,CD⊥A ( http: / / www.21cnjy.com )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点B到CD 的距离是_____,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 (5) (6) (7)
9、如图6,在线段AB、AC、AD、AE、 ( http: / / www.21cnjy.com )AF中AD最短.小明说垂线段最短, 因此线段AD的长是点A到BF的距离,对小明的说法,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7,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
五、拓展提升:
1、已知,如图,∠AOD为钝角,OC⊥OA,OB⊥OD
求证:∠AOB=∠COD
证明:∵OC⊥OA,OB⊥OD( )
∴∠AOB+∠1= ,
∠COD+∠1=90°(垂直的定义)
∴∠AOB=∠COD( )
变式训练:如图OC⊥OA,OB⊥OD,O为垂足,若∠BOC=35°,则∠AOD=________.
2、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
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
与OE的位置关系.
学后反思
第 三课时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总第 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使用者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并会熟练地识别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 对邻补角, 对对顶角
二、自主探究
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或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 个角。现在,我们来研究其中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一)同位角
1、定义:如图,∠1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同位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同位角。
(二)内错角
1、定义:如图,∠3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内错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三)同旁内角
1、定义:如图,∠3和∠6,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三、课堂展示
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l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
四、自我检测
1. 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如右图所示:
(1)∠1,∠2,∠3,∠4,∠5,∠6是直线 、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而成的。
(2)∠2的同位角是 ,∠1的同位角是 。
(3)∠3的内错角是 ,∠4的内错角是 。
(4)∠6的同旁内角是 ,∠5的同旁内角是 ,
(5)∠4与∠A是同旁内角吗?为什么?
五、我的收获
1、归纳
2、注意: (1)以上三对角都有一边公共,是第三条直线(截线)。
(2)识别“第三条直线(两个角一边所在的同一直线)”是关键。
学后反思
O
A
C
D
E
A
A
C
D
E
F
G
B
C
O
D
B
F
4
D
A
1
O
2
3
C
B
A
B
D
C
O
C
B
A
E
O
D
F
D.4
C.3
B.2
A.1
D
C
B
A
C
E
O
B
A
D
D
A
B
C
E
F
1
3
4
5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