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1.把“冷战”推向高潮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2.二战后,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的悲剧》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 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建立欧洲联盟
C.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D. 建立联合国
3.下图是哪个集团的标志 ( )
A.华约组织 B.北约组织
C.七十七国集团 D.欧盟
4.1947年,被迫承认印度独立,结束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5.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是(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实现了社会福利政策 D.大力扶植信息产业
6.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对两国史实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事件说明争霸的优势在美国一方
B.20世纪70年代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实行战略收缩
D.20世纪80年代苏联积极扩充军备,赢得了争霸的胜利
7.1945年,斯大林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建立华约组织 B.欧洲走向联合
C.东欧剧变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8.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A.重视发展教育 B.对外侵略扩张
C.获得美国援助 D.强化中央集权
9.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 结论
①罗斯福新政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开始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0.二战结束时,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然而经过短期的恢复与发展,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有( )
①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②美国的大力扶持
③重视人才培养
④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C.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2.《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巨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13.1991年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在荷兰的哪个城市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总称《欧洲联盟条约》?
A.阿姆斯特丹 B.马斯特里赫特
C.海牙 D.鹿特丹
1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第三世界的兴起
15.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实现了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是( )
A.北约组织 B.华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第II卷(非选择题)
16.分析探究:
机遇稍纵即逝。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机遇: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二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日本机遇: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20世界五十年代,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3)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国机遇: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17.日本是中国的主要邻国,其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根据有关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7世纪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次改革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效仿了哪种制度?
(2)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是向谁学习?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4)了解日本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8.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
材料一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签署的一系列条约非但没有如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材料二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为保证战后世界和平而签订的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这一系列条约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为对付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为实现在军事方面的联盟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材料三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回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了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二:1967年法、意、比、荷、卢、西德等六国将三个经济合作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底,欧共体国家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经济联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
(1)材料一中“长达六年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后为与苏联“冷战”,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援助西欧?
(2)材料二中1993年成立的联盟是什么?该联盟在世界经济中有何地位?这一组织的成立在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纵观欧洲的历史,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6.D
7.A
8.A
9.A
10.A
11.D
12.A
13.B
14.A
15.C
16.(1)机遇:战时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
(2)外部:美国在经济上的扶持;
内因: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坚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养;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3)措施:成立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都可)。
(4)机遇: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形势相对稳定;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国内政治稳定。(任意两点即可)
17.(1)大化改新,隋唐中央集权制度
(2)明治维新;西方学习
(3)依靠美国扶植、利用有利的发展机遇,运用最新的科技成就、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方能发展壮大、改革是一个国家改变现状,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18.(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国际关系趋于暂时缓和、稳定,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但另一方面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2)国家利益的冲突;冷战政策;建立北约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原因:西欧各国东山再起;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
19.
(1)第二次世界大战。推行马歇尔计划。(2)欧洲联盟。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3)国与国之间应避免战争,谋求合作,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