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路岩,字鲁瞻,魏州冠氏人。父群①叩,字正夫,通经术②,善属文。性志纯洁,亲殁③,终身不肉食。累官④中书舍人⑤、翰林学士承旨,文宗优遇之。居⑥循循⑦谦饬⑧,若不在势位者。所与交,虽褐衣之贱,待以礼,始终一节。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
【注】:①父群:路岩的父亲,路群。②经术:以经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③殁:死。④累官:积功升官。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古代官名。⑥居:平时,平常。⑦循循:遵循规矩。⑧谦饬:谦虚谨慎。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善:( ) (2)性:( ) (3)若:( )
2.翻译下列句子
(1)亲殁,终身不肉食。
(2)所与交,虽褐衣之贱,待以礼。
3.你认为路岩的行为和孟子说所的“大丈夫”相矛盾吗?简要阐述你的想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亲丧,哀毁如成人。及葬,礼皆中节。刘安世居南京,光以师礼见之。除太常博士,迁司封。首论士大夫谀佞成风,至妄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之说,以杜塞言路;又言怨嗟之气,结为妖冷。王髑恶之,令部注桂州阳朔县。安世闻光以论事贬,贻书伟之。
知宣州,值金人乱,御营统制王燮、王民素不睦,至是,拥溃兵砦城外索斗。光亲至营,谕以先国家后私仇之义,皆感悟解去。时奔将、散卒至者,光悉厚赞给遗。有水军叛于繁量通宣境即遗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千斛。青喜,秋毫无犯。他日,舟过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
剧盗威方破宁国县,抵城下,分兵四击。光募勇敢劫之,贼惊扰,自相屠蹂。戚方围宣,与其副并马巡城,指画攻具。光以书傅矢射其副马前曰:“戚方穷寇,天诛必加,汝为将家子,何至附贼。”二人相疑,攻稍缓,始得为备,而援师至矣。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葬,礼皆中节 中:符合 B.谕以先国家后私仇之义 谕:劝说
C.剽当涂、芜湖两邑间 剽:掠夺 D.遗米二千斛 遗:丢失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A.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B.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C.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D.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宵遁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光在孩童时期不嬉戏玩闹,亲人去世时悲痛得如同成人。
B.李光任太常博士时,批评士大夫的歪风邪气,得罪了王。
C.李光厚待逃到宣州的逃兵溃将,船过繁昌时也能秋毫无犯。
D.李光趁敌人被离间、相互怀疑之机整顿军备,等来了援军。
7.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世闻光以论事贬,贻书伟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俱乘船避难 俱: (2)王欲舍所携人 舍:
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10.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学士
【清】戴名世
李学士,好治经,有才干,然忠厚朴诚,于当今士大夫中鲜闻矣。尝谓余:“士子也,安可为案牍所困乎?”
某年乡试,李学士恐不登科,忿然大醉,但闻呕吐声,往时非数日不能解也。忽闻报得隽,即起。阅十岁,为督学。此乃美官,颇恋之。及事毕入京,忽得衰疾,畏风,居密室中,群医毕集诊视。
多相顾不敢决,医方药饵盈几。又畏人声,问疾者徐步行至榻前,或无一语问答。一日,学士见仆立榻前,久之,问曰:“外间何事?”曰:“内阁王公使人来贺,我公复任督学三年。”即被衣起,召王使入劳。贺者踵至,迎送笑语,竟日不已。骑马至畅春园谢恩,往返风雪中数十里,不倦。偶入密室,见药裹,始忆前病。周曰:“人心乐,则无病;即病,忽有非常之喜,病即除,无所事于药饵也”
余笑曰:“世间病酒及寒疾者多矣,岂能尽得举人及督学为药乎?自令《本草》医书中当增一方矣。”
(节选自《忧庵集》,有删改)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好治经 治:研究 B.阅十岁 阅:经过
C.召王使入劳 劳:使……劳累 D.始忆前病 始:才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谓余:“士子也,安可为案牍所困乎?”
(2)贺者踵至,迎送笑语,竟日不已。
13.作者结尾的笑语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王生不说 说: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而:
(3)王生益愠 愠: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B.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C.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D.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17.请简要谈谈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晚乃步出城东,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③,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④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藂(cóng)橘:一丛橘树,菜同“丛”。④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志权交人。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有识的一项是( )
A.则园己易主 易:替换 B.然以予故 故:原因
C.时何氏方作觉竹间 方:正当 D.晚乃步出城东 步:少伐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1)既饮,往憩于尚氏之架。
(2)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20.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皆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所作,结合两文所记件,说说苏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知益州①,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
神宗立,召知谏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召见,劳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为朕行乎?”对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问?”
既至蜀,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 “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 蜀郡晏然②。剑州民私作僧度牒③,或以为谋逆告,扑不师界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薨,年七十七。谥曰清献。
(节选自《宋史·赵拆传》有删改)
【注释】①知益州:知:管理,主持,此处为在某地为官;益州与后文的剑州同属蜀地。②晏然:安定的样子,平安的样子。③度牒:古代官方颁发给僧人的身份证明。
2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召见,劳之日劳:使……劳累
B.比戍还 比:等到,到了
C.得余赀持归 持:拿着,带着
D.悉从轻比 悉:全,都
2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
(2)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
23.赵抃两度治蜀,他是如何治理好蜀地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②馏:蒸饭。③识:记住。④易夺:修正失误遗漏。
2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使:让 B.俱委而窃听 委:委屈
C.炊忘著箅 著:放置 D.尔颇有所识不 不:同“否”
25.翻译句子。
(1)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2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太丘为什么会原谅儿子元方、季方“煮饭成粥”的失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③。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人名。②胡:中国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一般指匈奴。③郡:此指城。④败义:毁坏道义。
2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今死矣,子可去 去:去掉
B.贼既至 至:到了
C.不忍委之 委:丢下
D.值胡贼攻郡 值:遇到
2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29.你从这则短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30.下列选项与“华捉而掷去之”中“之”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曲肱而枕之 D.一年之计在于春
31.解释下列划线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共:
(2)又尝同席读书 尝:
(3)宁读如故 故:
32.如果你是管宁,你希望结交怎样的朋友?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曹冲救库吏
①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②。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③,犹惧不免④。冲谓之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⑤。”
②曹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⑥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⑦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啮:咬(多指鼠、兔等)。③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④免;免于祸。⑤自归:自首。⑥谬:假装。⑦县:通“悬”。
33.解释下列加点字。
(1)冲谓之曰 (2)以刀穿单衣
(3)今单衣见啮 (4)俄而
34.断句。(限断两处)
曹 操 之 子 冲 早 慧 时 军 国 多 事 用 刑 严 重。
35.翻译下列句子
(1)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2)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36.《世说新语》分三卷36门。其中《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和《方正》篇。如果把《曹冲救库吏》放入《世说新语》,适合归入以下哪一门?说明理由。
A.德行——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品德、涵养、内在的优质道德。
B.文学——写魏晋士人的文章诗歌。
C.夙慧——魏晋士人年纪小而特别聪慧的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 ,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 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 ,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37.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谒( ) (2)怪( )
38.断句。(限断两处)
翌 日 萧 氏 子 盛 服 而 往 意 为 公 必 盛 馔。
3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0.读了本文后,王安石的待客之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从这一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②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椒:花椒。②欻(xū)然:快速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B.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C.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D.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2)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
①意似甚恨怒
②欻然遁去
③及入穴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
②蛇果腹,蜿蜒入穴。
(4)蒲松龄笔下的义鼠有哪些品质?请结合内容简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盗之道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①。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②已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③,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已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有删改)
注释]①穰:五谷丰饶。②谬:欺骗。③滂润:灌溉滋润。
4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亡( ) (2)罔( ) (3)故( )
4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44.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阅读回答问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①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选自《唐才子传 白居易》,有删节)
【注释】①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
45.下列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谒顾况 谒:拜见
B.及览诗卷 览:展览
C.不尚艰难 尚:推崇
D.言言皆实者也 实:朴实
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A.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B.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C.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D.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年近二十岁名声还没传开的时候,去京城游玩并拜见过当时的名流。
B.白居易写作了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传到宫中,受到皇帝的喜欢。
C.白居易写诗每成一篇,必让家里的老婆婆先读,老婆婆理解了他才抄录下来。
D.鸡林国国相很喜欢白居易的诗,愿以一百两银子一首的价格买下来分辨真伪。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善:擅长; 性:性情; 若:好像 2.(1)父母去世以后,一生都不吃肉(荤菜)。
(2)和他交往的,即使是平民,他也以礼相待。 3.不矛盾。路岩在父母去世后,不吃肉,和任何人交往,都以礼相待,而且,他心性纯洁,谦恭谨慎,可见他重孝、重礼、重义,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一致的。
4.D 5.C 6.C 7.刘安世听说李光因为议论政事被贬,赠信称赞他。
8. 一起 舍弃,丢下 9.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10.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11.C 12.(1)曾经对我说:“士人,怎么能被官府公文所困扰呢?”
(2)道贺的人接踵而至,迎来送往,谈笑,终日不断。 13.示例:结尾笑语的意思是说世间饮酒致醉如病及患了感冒的人很多,难道都能得到科举中第和做督学为药吗?从现在开始《本草》等医书中应当增加一个方子了。结尾的笑语以戏谑之辞讥刺了功名富贵对天下士心的左右之深,含有强烈的嘲弄意味。
14. 说:通“悦”,高兴。 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生气 15.B 16.我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了,几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这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有的(态度)么 17.①我们不仅要热爱学习,更要注重学习方法。②学习不能只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后理解了的知识才是真是掌握了的知识。)③对待别人的意见,要虚心听取。④善于学习的人要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不能自我满足。
18.D 19.(1)喝过酒之后,我们去姓尚的人家休息。
(2)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 20.同:两篇文章都能表达苏轼虽然被贬,但是能恬然自适,旷达乐观的心态。不同:本文写了朋友之间一起游玩的愉快,也有朋友即将分别的惆怅,如“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记承天寺夜游》则借助写月光清冷,发出感慨,传达出贬官后淡淡的凄凉心情。
21.A 22.(1)赵抃以身作则(以自身做出表率),蜀地(官场的)风气为之改变。(2)因为成都有守边士卒的困扰,(赵抃)于是以大学士的身份再次任成都知府(到成都为官)。 23.①赵抃以身作则,弘扬正气,改变蜀地官场的不良风气。②赵抃为政简易、尚宽,他勉励下属清谨率众,轻判私制僧人度牒的百姓。
24.B 25.(1)您和客人谈话,于是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做饭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2)既然这样,只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 26.因为陈太丘善于教子,他以儿子的学习为重,获悉儿子是为了学习才把饭煮成粥的,而且儿子学有所得,所以陈太丘原谅了儿子的失误。
27.A 28.(1)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2)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男人,竟敢一个人留下。 29.示例:友情无价。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赤诚的友情,它比生命还值得人们珍惜。
30.D 31. 共同、一起 曾经 原来、先前、从前 32.我希望结交淡泊名利,不慕浮华,不贪图钱财,不崇尚权势;专注学习、勤奋好学的人。
33. 对……说 用 被 不久 34.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35.(1)世上的人们都说,谁的衣服让老鼠咬了,谁就不吉利。
(2)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何况是悬在梁柱上呢? 36.A:我认为把《曹冲救库吏》放入《德行》一门合适,因为《曹冲救库吏》讲述了曹冲不忍库吏受罚,在曹操面前,假装衣服被老鼠咬破,最终救了库吏。可见曹冲善良,富有爱心。《德行》是记载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品德、涵养、内在的优质道德的,《曹冲救库吏》曹冲的形象符合这一特点。
C:我认为把《曹冲救库吏》放入《夙惠》一门合适,《夙慧》是记载魏晋士人年纪小而特别聪慧的事,《曹冲救库吏》中年幼的曹冲打算救库吏,并不是直接向曹操求情或讲道理,而是假装自己因“单衣见啮”而伤心,引导曹操明白“物品被啮主人不吉”一说只是妄言;人在边上,单衣都会被老鼠咬破,何况放在库房的马鞍。用聪慧的方法,救了库吏。
37. 拜访 对……感到奇怪 38.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39.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40.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 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勤俭节 约的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 杜绝奢侈浪费,共创节约型社会。
41.(1)A
(2) 神情 离开 等到
(3)①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
②蛇吃饱肚子,蜿蜒曲折地进洞。
(4)蒲松龄笔下的义鼠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和蛇斗争,用咬蛇尾巴的办法让蛇进不了洞,从而让蛇吐出了另一只老鼠,既聪明又讲义气。
42. 没有 欺骗 所以 43.(1)向氏非常高兴,他听明白了国氏偷盗的话,却不理解国氏偷盗的道理。
(2)你偷盗这些东西而被判罪,这该怨恨谁呢? 44.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45.B 46.A 47.D 48.顾况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