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2、起重机吊着重 2×104N 的物体,以 0.5m/s 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直线上升。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起重机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 F的大小是( )
A.F>2×104N B.F<2×104N C.F=2×104N D.F≥2×104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4、小华在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绳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列物理量的估计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重庆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0℃
B.中学生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约1000N
C.一个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0.5N
D.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20g
6、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A.减少压强 B.增大摩擦 C.减少摩擦 D.增大压力
7、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托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8、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9、我国已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该卫星着陆以前,在距月球表面约为100m的高度处开启喷气发动机,向下喷气使其处于悬浮状态,以观察地形,选择合适的着陆地点.如果月球表面的g是地球表面的 ,探月卫星在着陆时的质量为1.2吨,那么,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着陆前悬停时开动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为 (g地=10N/kg)( )
A.1.2×104N B.2.0×103N C.2.4×103N D.3.0×103N
10、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
B.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量均为G=10N,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用于B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1=2N;作用于C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2=3N,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A和B间的摩擦力 N,B和C间的摩擦力 N,C和桌面间的摩擦力 N,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
2、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落叶被吹得漫天飞舞。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风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在空气中 (受/不受)重力作用,其直径小于等于 m,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 (“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4、利用图示的装置可以探究重力方向的特点.实验时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BC上,用细线将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O点,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BC间的倾角,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这一现象初步得到结论是:重力的方向总是 .
5、小刚用50N的力向上提桌面上的重为200N的米袋,提不动,这时米袋受到的合力是 N,若小刚要把这袋米提起至少要用 N的力。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起重机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上升速度为0.4m/s,此时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为6×104N,问:
(1)重物所受的合大力小是多少N?
(2)若重物在下降过程中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多少N?
(3)若使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多少N?
2、小张一家人驾驶汽车外出游玩。已知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的总重力为8×104N,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48km,用时0.6h。若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总重力的0.05倍。(g=10N/kg)求:
(1)该汽车行驶的速度;
(2)该汽车的总质量;
(3)该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
3、 2017年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12月2日开赛,自行车的制作材料是影响自行车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自行车车架是用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其密度为1.6×103kg/m3,体积仅为0.0025m3,g取10N/kg。求:
(1)车架的质量为多少kg?
(2)若运动员质量是70kg,自行车总质量为10 kg,则运动员和自行车总重多少N?
4、航天迷小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4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5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式f=kv2,k=3N·s2/m2,求: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5、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1000N向上的升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100N的物体,这个气球就匀速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升力和阻力都不变,求阻力的大小。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这样做便能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1N,F2=2N,F3=1.5N的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 两图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 N;
2、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1)此实验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选填“压力”或“重力”).
(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 N.
(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5)比较实验步骤 (填表中的实验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6)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还与以下 有关.
A.拉纸的速度
B.纸面粗糙程度
C.金属盒与纸的接触面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调零一般方法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再用手轻轻抖动挂钩,确保与外壳无摩擦;并用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受力越大,伸长越长.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变小.
故选C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受力一定时,弹簧的伸长量是一定的,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受力后指针的位置偏上,其读数则偏小。同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答案】C
【解析】【解答】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2×104N
故答案为: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不再受到脚对它向前的力,但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飞行.但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外界施加的一种力.故A错误.
B、书受到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两者大小相等.但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同也不相反,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做曲线运动,所以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
D、桌子没动,说明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及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来确定选择项的正误,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4、【答案】D
【解析】【解答】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所挂物体的重力的和,不等于自行车的重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在于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等大反向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即位平衡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即为相互作用力。
5、【答案】C
【解析】【解答】A.重庆冬季平均气温约10℃,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单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约为500N,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因质量不随温度、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煮熟的鸡蛋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即煮熟的鸡蛋漂浮在水面时重力约0.5N,C符合题意;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6、【答案】B
【解析】【分析】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鞋与地面的接触面变得粗糙,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与地面的摩擦.使人不易滑到.
【解答】A、球鞋有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与球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的大小没有关系.要减小压强,就要增大球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在此题中并没有增大受力面积.故A错误.
B、球鞋的底部的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鞋底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鞋与地面的摩擦.故B正确.
C、此答案与B相反,经分析B正确,所以C错误.
D、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与鞋的重力之和.球鞋有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与重力无关,即与压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可以采用直选的方法直接得到答案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托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约为1N,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一只大象所受的重力4×104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应该在5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约为0.001N,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先估计选择项中给出的物体的质量,再根据质量算出个物体的重力,被托起时所用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选出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N的物体.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始终静止,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锯条变扁,说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是改变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要求;
C、汽车从静止起动,汽车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着陆前悬停,
所以,开动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
F=G月=mg月=m× g地=1.2×103kg× ×10N/kg=2.0×103N.
故选B.
【分析】着陆前悬停时开动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受到的月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G月=mg月求出其大小.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车上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车上的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
1、【答案】0;2;1;右
【解析】【解答】解: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和B间的摩擦力f1=0N,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分析可知,C对B的摩擦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有B和C间的摩擦力f2=F1=2N。
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桌面对C的摩擦力f3与F1、F2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得到f3=F2﹣F1=3N﹣2N=1N,方向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0;2;1;右。
【分析】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物体的具体受力,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知识分析解答.
2、【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解答】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即风力使小树发生了形变;静止在地上的落叶被风力吹得漫天飞舞(即运动),显然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改变物体的形状.
3、【答案】受;2.5×10﹣6;不属于
【解析】【解答】解:PM2.5在空气中受到重力作用,其直径小于等于2.5×10﹣6m,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颗粒物,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的,所以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答案为:受;2.5×10﹣6;不属于.
【分析】①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②1μm=10﹣6m;
③分子的直径一般在10﹣9m左右.
4、【答案】OA始终与水平面BC垂直;竖直向下
【解析】【解答】解:实验中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BC间的倾角,0A始终与水平面BC垂直,据此可以判断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0A始终与水平面BC垂直;竖直向下.
【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与重锤线平行的线或面都是竖直的,与重锤线垂直的线或面都是水平的.
5、【答案】0;200
【解析】【解答】由题知,米袋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50N,还受到竖直向上的地面支持力FN作用;米袋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米袋受到的合力F合=0N;
若小刚要把这袋米刚好提起,米袋受平衡力,即米袋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米袋的重力为200N,则拉力也应为200N。
故答案为:0;200。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0.
三、计算题
1、【答案】解:
(1)重物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合力F合=0N;
答:重物所受的合大力小是0N;
(2)重物保持静止不动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也与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6×104牛;
答:若重物在下降过程中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6×104N;
(3)当重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仍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相等,拉力仍等于6×104牛.
答:若使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6×104N.
【解析】【分析】(1)重物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钢索中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匀速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但其所处的状态是不变的,即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即可解决;
(2)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是这样计算的: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等于两力之和,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等于大力减去小力,其方向与大力方向相同.
2、【答案】(1)解:该汽车行驶的速度:
=80km/h
(2)解:该汽车的总质量:
=8x103kg
(3)解:该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所以受到的牵引力:
F=f =0.05G=0.05×8×104N=4×103N
【解析】【分析】(1)利用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2)根据物体的重力可以计算质量的大小;
(3)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计算阻力大小,结合二力平衡计算牵引力。
3、【答案】(1)解:车架的质量为m=ρV=1.6×103kg/m3×2.5×10 3m3=4kg
(2)解: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总=70kg+10kg=80kg自行车和人总重为G总=m总g=80kg×10N/kg=800N
【解析】【分析】(1)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m=ρV 计算车架的质量;
(2)求出运动员与车架的总质量m,再利用公式G=mg计算车和运动员的总重。
4、【答案】(1)解: ;
答: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0.8s;
(2)解:匀速下落时 ,G=f=75N。
答: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为75N。
【解析】【分析】(1)根据v= 的变形式t= 求解;(2)根据f=kv2和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5、【答案】解:匀速竖直上升时,G球=F升﹣F阻,即G球=1000N﹣F阻…①匀速竖直下降时,F升+F阻=G球+G物,即1000N=G球﹣F阻+100N…②.①②组成方程组解之得G球=950N、F阻=50N。答:气球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50N。
【解析】【分析】匀速竖直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N,向上的升力与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相等;匀速竖直下降时,空气阻力不变,向上的升力和空气阻力之和等于向下的所载物重之和。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水平;匀速直线
(2)压力;甲、丙
(3)3
【解析】【解答】(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大小才相等;(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甲接触面粗糙,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丁与丙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丁的压力是丙的2倍,所以摩擦力是丙的2倍,拉力也是丙的2倍,应为1.5N×2=3N。
【分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才相等,方向相反;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弹簧测力计算的示数不同,据此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甲、丙两图,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3)根据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进行计算.
2、【答案】(1)二力平衡
(2)压力
(3)3.6
(4)D
(5)①③
(6)B
【解析】【解答】解:(1)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当水平匀速拉动白纸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压力的大小.
(3)第二次实验中,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保持了总重力不变,而改变了压力大小,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第2次实验,金属盒的总重力仍为4.8N.
(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不需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因此D实验原理更合理不是其优点,故答案为D.
(5)探究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总重力,根据此要求,只有①③能满足.
(6)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还与纸面粗糙程度有关,故B为答案.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压力;(3)3.6;(4)D;(5)①③;(6)B.
【分析】(1)在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氢气球会对金属盒产生向上的拉力,从而改变金属盒对台式测力计的压力,但不能改变重力的大小;
(3)第二次实验中,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总重力不变,改变了压力大小,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拉动白纸可使实验变得更易操作,读数也更准确,但无论是拉白纸,还是拉测力计,其原理都是利用了二力平衡条件;
(5)探究摩擦力与重力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重力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6)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拉动的速度、接触面积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