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讲评 课件(共8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讲评 课件(共8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13: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4张PPT)
汕头一模语文试卷讲评
2024.3.3
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
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 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
③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结合他自己的考察经历指出:所谓一个陌生民族到头来会全盘接纳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访客,以致这个外来者和本地人并无两样的说法,“让人悲哀的亦非事实”;“你顶多只能期望被当成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在他们眼中,人类学者是财源,能为村人带来工作机会”。
研究者原本的文化立场如何能够不影响其研究是一个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无处不在。如信仰“一神救”的基督教传救士到非基督救地区服务,尽管表示要尊重当地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但文化上遭遇的排异却无法避免。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是很难通过类似“移情”的方法弥合的。
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
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 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 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 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 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北美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为例,其因外部文化的侵蚀而失去原貌。这提醒历史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对多少带有“田野”性质的通过“调查”历史当事人所作的“口述历史”,在时过境迁且缺乏佐证的情况下,也不能盲从礼拜,奉为信史。
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学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方法,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立场与方法借鉴。
【原文】 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
【解析】A 项对应原文“在研究立场和 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 …… ‘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借助历史文献”“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可见人类学起初的调查方法更多立足于“田野作业”,而非文献。
【原文】 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
【解析】B 项对应原文“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中的“这”,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
【原文】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 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 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 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 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解析】 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表述有误。前文“以这样的族群作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重点落在“主要依靠‘田野’”, 意思是指原来以“田野作业”为主的调查方法是否适用于研究具有详细文字记载的族群,是否需要再吸纳历史文献的记录,启示学者思考如何协调“田野作业”与“历史文献”的运用。这并非如选项所述的“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的问题。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作者认为,“田野”的可信度有待考量,因为即便能传承至今,今天的田野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非“原生态”的田野。
【原文】 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解析】D项对应原文“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遗存,即世 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令的文化习俗或遗存, 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 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令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借用人们观察认知人事的日常现象来析“移情”这一专业的学术用语,使得说理贴切深入而又浅显易懂。
B.“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以近乎绝对的言辞,强调了完全不受自身文化立场影响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C.√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很少发生性状变化。
D.从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例延伸推断,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急剧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习俗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
【原文】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A项,主要强调以“地下之新材料”来补正文献 记载的不足,更适用论证“田野作业”的优势。
B.《国语》记载黄帝四妃之子与黄帝异姓,历史学者表示无法理解。这种父子异姓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人类学描述的母系氏族社会“子从母姓”的习俗来解释。
B 项,主要是强调“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知识来 阐释历史学难以认知的社会现象”,更适用论证“人类学对历史学的启示”的观点。
C.√有鉴于许多西方学者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保罗·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主张,认为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
“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正是强调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 不能囿于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要设身处地,“在中国发现历史”。这与材料第一段“移情”“设 身处地”“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相契合。
D.一位学者正在外国进行民族“幸福感”的调查。但有人认为受限于彼此之间的文化隔膜,这位学者认知的幸福感,未必与原住民的真实体验相吻合。
D 项,主要是强 调“学者未必能设身处地体验原住民的幸福感”,适用于论证“移情”方法的局限。
4.①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推导出“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②这一推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存在局限,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4.材料引用惠施的话进行类比推理,请分析这一推理的作用。(4分)
源文本: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 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
①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推导出“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
②这一推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存在局限,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敏感性: 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转变其自然带属性;
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1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
5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
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不相同。
①第一处引用,用以例证历史学受人类学的启示,注重运用“移情”的研究立场和方法。
②第二处引用,用以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观察取向研究/“客位描述”法相结合。
一、现代文阅读(2)
作者金宇澄祖籍吴江黎里。熟悉他的吴江人都知道金宇澄家学渊源深厚:母亲姚云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是一位进步文艺青年;父亲金大鹏(1919-2013)出生于吴江黎里,1938年入党,曾是潘汉年领导的中共上海地下工作者,解放后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在《繁花》阿宝父亲的身上,我们依稀看到了作者金宇澄父亲的身影。阿宝祖父还对阿宝断断续续地透露过其父做了什么:“做情报,做地下党,后来,就蹲日本人的监牢了,汪精卫监牢……后来就跟阿宝姆妈,浙江地主家庭小姐结婚。”(《繁花》第25页)。而在金宇澄的《回望》一书中,我们则清晰地看到金宇澄父亲完整的传奇人生。
有人评价,《回望》就是《繁花》的昨天。
  有人感慨,金宇澄父亲的传奇经历堪比电视剧《潜伏》里的余则成。
金大鹏
一切已归平静
金宇澄
母亲说,我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一九九〇年,父亲在卢湾区一旧日家具店看到有三张日式矮桌,样式相同,三张叠在一起。店老板一般很“识相”,注重来客年龄、打扮、神色,不讲话。父亲想打听什么,但是没作声,最后怏怏出来,在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
“一定是日本租界的东西。”他对母亲说。(敏锐的细节1)
他的两颊早有了老年斑,这位昔日的抗日志士,已失去敏锐谈锋,即使面对他熟悉的“地下党”电视剧,也一般在沙发里坐着,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记得有一次,他转过脸对我母亲说:“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 白皮鞋 ”(敏锐的细节2)
这是我听到父亲唯一的不满,他的话越来越少了。
他曾是上海“沦陷”期的中共情报人员,常年西装革履,也经常身无分文,为失业苦恼。
“穿不起西装,总要有七八套不过时的,配背心、皮鞋,秋大衣不可以冬天穿,弄得不好,过去就叫‘洋装瘪三’。”
他不许我吃日本料理,每提起深恶痛绝,“日本饭是最坏的东西”。
当年,按组织命令,父亲撤到上海,去熟识的香粉弄华商旅馆与系统领导吴成方见面,之后化名丁弢,任汪伪某协会干事,所编辑的《市声》半月刊,隶属龙襄三、陈孚木,有汪伪背景。
他按指示迁至辣斐德路萨坡赛路“斐邨”,与程和生同住。最后的这段经历,颇有小说的意味-他和“老程”扮为假兄弟,户口登记化名为“程维德”。
他觉得“老程”是个很好的人,遵守纪律,从不谈论个人的事。有一次考虑到如何应对查户口,他问程在哪里工作,程却简短地回答他说:“我在钢铁公司。”连公司名称也不愿说。他就此也不便再问,只讲定两人的籍贯是安徽太和。某天,程忽然就搬走了,临走时程说:“你住下去吧,如果房东问起,就说我去南京了。”
他于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深夜一时许突然被捕,宪兵上楼问他姓名,他答:程维德。宪兵拿出照片对照后问:程和生是你什么人?他答:是我哥哥。问:他去哪里了?他答:去南京了。当场宪兵大力打他耳光,把他建走。他事后知道,与此同时,宪兵已在另处逮捕了程和生与倪子朴,押往宪兵司令部途中,经过北四川路桥,程突然跳车,受伤甚重。
他根本不明白被捕的原因---但能估计到问题出在程和生方面,(敏锐的细节3)因为宪兵进来就先追问程的新地址。夜押他至北四川路日宪兵总部,即刑讯逼供程和生的地址。他坚持说程已去了南京,并捏造了一南京假地址。对方毫不理会,边打边问半个多小时,没有口供。最后收监。
[父亲致马希仁信]当夜我进宪兵队就被打,追问兄的住址,我不知道。过一忽儿,一日军官匆忙冲入向审我的尉官报告什么什么云云,“蓬”地叫了一声,用手比头部,我意会到,大概在捉他,他跳车被打死了。后来才知道,车过北四川路桥上行车速较慢时,他跳出篷车,脑部受重伤。数日后在刑审间隙,他们领我去宪兵病房与胞兄会面,只呆一二分钟就分别,一直没知下落。“文革”后,从被捕的原日共的回忆录中得悉,假胞兄在宪兵队跳楼壮烈牺牲了。这个同志非常正派。
翌日起连续两天,他经受宪兵反复刑审,逼问吴成方的住址及程与吴之关系,他都顶住了,一周后东京来人,东京警方与法警均动用严刑,却没有得获口供---他始终坚称,程是胞兄,安徽太和人。
关于刑讯细节,多年来我只记得父亲偶与母亲的片语只言,如:“让我坐到浴缸里......”然后就是他忽然意识到的沉默。
东京来人审问自三四岁起,问经历、家庭人员,问父母名字、职业等,直至他被捕前任《先导》编辑为止,十分详备。他发现,所章日方没去《先导》调查,否则极可能在他进入《先导》的细节上露破绽,因而,也就没发现他的假经历和假兄弟问题,更也由此可知,程和生没一点口供(敏锐的细节4)---虽日方一直追逼他关于直接领导的情况,常用你“哥哥”已全部招供引诱,他仍然坚称两人是兄弟关系,此外一概不知。记得有一审,日方指明了他就是程的“联络员”,反而露出了根本不了解情况的马脚(敏锐的细节5)。
[父亲致马希仁信]我在宪兵队吃了不少苦,敌人一个劲逼问领导人住址,我都能顶住。难于应付的是口供,这胞兄弟父母的姓名职业,兄弟二人从四岁到被捕,我都硬着头皮胡编(万一穿帮,反正一死),结果一字也没被拆穿(原来假胞兄牺牲了!)。我承认了从国民党抗战区金华来谋生的,刚到上海,没有朋友,最难对付的是查朋友,上海没有,只有抗战区的桂林、昆明写一堆,一次次背假口供,一次也没有出漏洞。
被捕后第三天上午,军曹审讯人带他去宪兵医院病房三楼看“哥哥”。他走进房内,见程面色苍白,头部包扎了很厚的纱布, 小茶几上摆了多瓶菊花牌炼乳(敏锐的细节6)。 他握住程的手,程紧紧把他的手贴到心口,带着坚定的语气说 “完了”两字(他理解是为理想牺牲, 且有“一起牺牲了”的含义),程再没说一字。 待他一开口:“我刚从金华到上海来。”一语未毕, 即被军曹喝住禁止讲话。两人凝视片刻, 仅仅一二分钟。
我母亲说,只在某一封没写完的信里, “才见到你爸爸充满情感的回顾: ‘天寒刮起西北风, 让我想起满目萧条的, 我的青春年月...... ’”
如今,一切都归于平静了,他们都戴老花镜, 银发满头。寒冷的雨雪即将来临之时,父亲辗转不能入眠, 狱中旧伤仍然隐隐作痛 。
(节选自 《回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情报工作者的积习使然,他能从旧家具里发现有用的情报信息。(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是个人爱好,他逛旧家具店不是为了找情报信息,无中生有)
B.√曾在日据沦陷区潜伏,又被日本宪兵队严刑拷打,过去的伤痛给他留下了阴影,父亲潜意识里排斥有关日本的东西。
C.父亲对程和生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因受他牵连、被捕入狱而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又十分敬重他为了理想献身。(对程和生“心生怨恨”错,于文无据)
D.父亲用“满目萧条”来形容他的青春岁月,是因为他的青春里只有同志的牺牲、敌人的折磨、工作的艰险、自身的苦痛。( 青春里不是“只有”不幸,也有理想和激情,“满目萧条” 是痛惜牺牲了的同志,属以偏概全。)
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7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并未采用宏观视角来描绘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物的传奇,而是注重描摹具体细节,使历史更生动鲜活、真实可感。
B.标题“一切已归平静”奠定了全文超脱淡泊的基调,也揭示了主旨:父亲已经忘却了过去的一切,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从发现日租界家具、看“地下党”电视剧、原文“父亲辗转不能入眠,狱中旧伤仍然隐隐 作痛”可知,父亲并没有忘却过去,平静是因为他们已经老去,又是和平年代,不可能也不需要再参加战斗。)
C.作者善做“不写之写”,如父亲说完“让我坐到浴缸里”就突然沉默,所省略的内容都交由读者想象,读来更余味无穷。
D.本文叙述节奏舒缓从容、娓娓道来,故事的惊心动魄和叙事的冷静克制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文本叙事更富张力。
8.曾是“地下党”的父亲敏锐过人,善于从细节中捕捉信息,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细节。(4分)
①父亲在卢湾区一旧家具店看到有三张日式矮桌……“一定是日本租界的东西。”
②但能估计到问题出在程和生方面,因为宪兵进来就先追问程的新地址。
③“蓬”地叫了一声,用手比头部,我意会到,大概在捉他,他跳车被打死了。
④也就没发现他的假经历和假兄弟问题,更也由此可知,程和生没一点口供。
⑤日方指明了他就是程的“联络员”,反而露出了根本不了解情况的马脚。
⑥程面色苍白,头部包扎了很厚的纱布,小茶几上摆了多瓶菊花牌炼乳。
⑦他转过脸对我母亲说:“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 白皮鞋 ”
你有印象吗?
九省适应性考试《牵手》8.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5分)
①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
②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
③“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
④“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
⑤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到橘子林去》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
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关切心理及一点狡黠;
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
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
④“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9.①由“我”叙述故事,根据写作需要聚焦场景或裁剪材料,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故事,使叙事更灵活生动、富于变化;②由父亲的信件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展现父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③“我”的叙述和“父亲”的叙述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共同表现了父亲的坚韧与智慧,又在差异的对比中形成参差的美感。
9.父亲被捕受讯的经历由“我”叙述后,又再次经由父亲的信件叙述,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①由“我”叙述故事,根据写作需要聚焦场景或裁剪材料,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故事,使叙事更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②由父亲的信件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展现父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
③“我”的叙述和“父亲”的叙述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共同表现了父亲的坚韧与智慧,又在差异的对比中形成参差的美感。
你有印象吗?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四大要素的理论,即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
作品
世界
读者
作家
解读视角 解读内容 解读方法
世界解读视角 作品反映的现实世界(社会时代、历史背景、民族文化) 社会解读、道德解读、文化解读
作家解读视角 作家的个性、人格、思想、情感、价值观等 知人论世
读文论人
作品解读视角 作品的形式(语言、形象、结构、表现手法等) 文本细读
读者解读视角 读者的反应(思考、体验、评价) 多元解读
以意逆志
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
作品
世界
读者
作家
9.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作品的形式(语言、形象、结构、表现手法等)
从情节结构角度看,只有以盲人曾明的角度讲故事,才能使得刘主任是盲人这一重要事实直到结尾才揭示,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从人物形象角度看,只有以盲人曾明的角度讲故事,才能更立体、丰富地塑造刘主任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引出刘主任心中的疑问,继而探讨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
①小说从盲人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曾明的心理状态,感同身受;
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
9.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②让刘主任的行为和言语显得有些奇怪,引发读者的好奇和想象;
③使得刘主任是盲人这一重要事实直到结尾才揭示,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广州调研《相见时难》9.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又多处穿插使用第一人称“我”,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本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蓝佩玉寻访旧居的过程。
②穿插多次第一人称“我”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独白。
③呈现出同一空间不同视角叙述的立体结构。
④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腻、复杂的情绪。
[第①②点,各1分;第③④点,各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1.第①点,答出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具体内容,概括准确即可得分。如:寻访旧居的过程、多年后回国探访老宅、回国寻找当年的回忆、描述了小院的全貌……
2.第②点,答出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具体内容,概括准确即可得分。如:(我认识它)的心理独白、(我再也回不来了)遗憾(伤感)的情感……
3.第③点,2分,能准确地综合地分析、概括出两种视角叙述方法在文章结构上的效果即可得分。如:(使文章)叙事立体、灵活、丰富多视角、突破了时空束缚、(更能让读者了解行综的)全过程……如果只是单一地分析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叙述在文章结构上的效果,分析准确,只得1分。
4.第④点,2分,能准确分析、概括出两种叙述方法在表达人物情感上的效果即可得分。如:复杂的心理、丰富多样(变化)的情感、细腻而有层次……如果只是单一地分析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叙述在情感抒发上的效果,分析准确,只得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huǐ】、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
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旺,放弃贤能之士自负专断而衰败。这两条必定的情势,是古今共通的道理,也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为什么安定的时代有人才国家就能兴旺呢,昏乱的时代虽然有人才国家也还不能兴旺呢,原因是所说的任用贤能与不用贤能啊。有贤才而且能用,是国家的幸福;有人才但是不能用,犹如没有人才啊。商朝兴旺时,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相,商朝衰败的时候,也有微子、箕子、比干等多个贤能之士。周朝兴旺的时候,有十位同心的天国功臣,它衰败的时候,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人。
仲虺,奚仲后裔,薛方国君主,生于薛(今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故城),汤革夏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祭公谋父,周朝人,是周穆王当政时期的大臣。祭公谋父向周穆王提出的意见,显示了非凡的智慧。
内史过:春秋周惠王时期大夫。生卒年不详。
微子,名启,一作开。因封于微,故称微子。是商纣王庶兄。与箕子、比干称为殷之“三仁”。宋国始祖。微子看到商朝将要灭亡,屡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微子于是离开国家出走。在周武王灭商后,称臣于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令微子率领殷族,封于宋。
箕子,子姓,名胥余,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官至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箕子朝鲜。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两汉兴旺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等人,它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等人。魏晋以下,直到李唐王朝,不可一一列举,然而这当中的盛衰的王朝,也都一样啊。由此看来,有贤能的人并且任用他,这是国家的幸福;有人才却不能任用,就和没有一样,能够不慎重对待吗
表一类人:之族、之属、之徒、之伦、之辈、之众、之流。
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 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 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 ”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
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 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yì]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选自王安石《兴贤》)
今天和古代是一样的,今天的天下和古代的天下是一样的,今天的士民也和古代的士民是一样的。古代即使是纷扰的乱世,还有那么多像这样的贤能之士,何况今天太平时节,怎能说没有人才呢 关键在于君主任用他罢了。广泛咨询众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有进身之道了;君主没有忌讳,那么忠言直谏的路就开通了;不亲近小人,那么谗佞阿谀的小人就走远了;不拘泥于文书习俗,那么尽职守责的人就能明辨是非,治理有效了;不因为细小的过失责备人,那么有能的官吏的志向就能发挥效力了。如果能实行这个方法,何愁不能超越两汉三代,而后践行三皇五帝的治世之道呢。
谠直:正直,也指正直的人。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chèn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
澹tán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见了他的容貌就接纳他,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的言辞,高雅而有文采,孔子接纳他,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如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子羽身上出了差错;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了差错。”所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误的感慨。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比宰予还要多,而当代君主在听辨时又比孔子还要眩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
澹台子羽:是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人,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他是孔子的弟子,属于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古代的教育家。 澹台灭明原为武城衙署的公差,后来求学于孔子。尽管孔子初见澹台灭明觉得其相貌不善,但后来澹台灭明退而修行,得到子游的推荐,被孔子收为弟子。澹台灭明在从师学习后成为有名的学者。
宰予(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客先贤。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鲁悼公九年去世,从祀孔庙。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子门下最能说会道的学生。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和楚国。后世追封齐侯、临淄公、齐国公。嘉靖九年,称为“先贤”。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选自《韩非子·显学》)
如果只看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这个士人能力怎样;可是在官职上试验他,考察他办事的成效,就是庸人也不会怀疑他是愚蠢还是聪明了。所以明君任用的官吏。宰相必定是从州部地方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治理有效。爵位高俸禄厚,促使官吏尽职、治理有效,是称王天下的方法。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何治安之A世有之B而能兴 C昏乱之世D虽有之亦不兴E盖用之F与不用之谓矣G有贤而用
答案:CEG。而为什么安定的时代有贤能之士就能兴旺,混乱的时代即使有贤能之士也不兴旺?这应该是任用贤能之士与不任用贤能之士的区别。
A.举,文中指“列举”,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的“举”意义不同。(全)
B.过,文中指“过错、过失”,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意义和用法不同。(动词,责备)
C.焉,文中指“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哪里能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D.功伐,“功”与“伐”同义复用,“伐”字与《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伐”的用法相同。(功勋;自夸炫耀)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答案:D
A.材料一中王安石列举了商、周、两汉时期在兴旺与衰败时所任用的贤士,来论证任用贤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B.君主如果能不求全责备,让官吏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则有可能超越两汉三代,而后达到三皇五帝的治世境界。
C.材料二批驳了孔子以貌取人、以言取人的错误做法,指出如今新起的辩才泛滥,统治者被蒙蔽视听,要引起警示。
D.韩非子认为对国家有功之人要加以奖赏,用高官厚禄让官员更加勤勉努力,用心治国,这才是王者的治国之道。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4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译文】不亲近小人,那么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自然疏远了;不受旧规习俗的束缚,那么守职得官吏就能明辨是非地治理事务了。
【解析】(4分。迩,亲近,接近,靠近,1分;拘文牵俗,受旧规陋俗束缚,“拘”“牵”,能译出“被束缚”或“被牵制”的意思,得1分;辨治,明辨是非地治理事物,1分,句意,1分,主要落实“则谗谀者自远矣”,其中“谗谀者”译为“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
(2)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4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译文】所以明主任用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州县里提拔起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中选拔出来的。
【解析】(4分。起,提拔,1分;发,选拔,1分;卒伍,士兵,军队,1分。意,1分,主要落实“于州部”“于卒伍”两处状语后置的句式。)
14.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①广泛咨询百姓意见,寻找有才能的人。(1分)
②不因个人喜好而选才,先考验其能力,并从基层进行选拔。(2分)
14.两则材料都围绕“人才观”阐释观点,根据材料概括选拔人才的正确做法。(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书陆放翁诗卷后林景熙①(宋末元初)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注】①作者为南宋遗民。②2月氏:古西域国名。此处以月氏代指金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林景熙(1242~1310) 宋末爱国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暘,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公元1271年(南宋咸淳七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据新编《平阳县志·林景熙传》载: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珈,发掘绍兴宋陵及大臣墓101所,抛弃其遗骨。时林景熙在绍兴王英孙家作客,激于爱国义愤,约乡人郑朴翁等乔装采药人前往,拾得高宗、孝宗骸骨,共装六函,葬于兰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树作为标志,又作《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以记其事。林景熙这种热爱祖国,反抗民族压迫的行动,深受称赞。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因而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后人编为《霁山集》。
公元1279年(祥兴二年),在元兵追击下,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抱八岁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南宋诗坛经受着时代凄风苦雨的洗礼。爱国诗人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痛心疾首,扼腕捶胸,谱写了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爱国主义成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搫的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诗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林景熙这首《书陆放翁诗卷后》就是其中一首脸炙人口的绝唱。
1.天宝诗人:指杜甫。杜甫身历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所作有“诗史”之称。其作《杜鹃》诗,有“我见常再拜”,“泪下如迸泉”语。
2.龟堂:陆游家堂名,他晚年即自号龟堂。3.劲气:指刚强正直的气概。
4.摩其垒:迫近他的堡垒。5.冰瓯雪碗:透明洁白的茶杯。
6.建溪:在福建,是产茶区。7.承平:治平相承;太平。
8.麾(huī)节:旌旗与符节。此指做官。9.海宇:指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10.镜曲:镜湖边。镜湖在陆游家乡绍兴。
11.盟鸥沙:与鸥鸟为友,指过隐居生活。
12.不负酒:没有辜负美酒。指喝了酒作出好诗。
13.月氏(ròuzhī):古西域国名。《汉书·张骞传》载匈奴破月氏国,把国王的头做饮器。此以月氏代指金国。
14.天南东:即东南天。15.来孙:玄孙之子,泛指后代。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kūn],仍孙,云孙,耳孙
天宝诗人诗有史,
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
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
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
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
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
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天宝间的诗人杜甫,他的诗就是一部历史;他对着杜鹃鸟再次下拜,有感于国破民困,泪下如涓涓泉水。
龟堂老人陆游与杜甫旗鼓相当,所作诗刚劲雄放,直摩杜甫诗垒。
他穿着轻裘,骑着骏马,赏遍了成都城中的名花;又持着洁白精致的器具,在建溪品尝着名茶。
天下太平,宦游的足迹到过国中的一半;辞官归来,隐居鉴湖,与白鸥为盟,度过了晚岁年华。
书陆放翁诗卷后林景熙①(宋末元初)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喝醉了酒随意挥洒,作出了高超的诗篇上万首;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投身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
床头挂着的宝剑白白地发出铿然声响,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大好河山落在敌手。
远远的青山如同一线,那是中原大地,笼罩着蒙蒙哀怨;祖国的东南一带也燃烧着战火,恢复的大业已经成空。
陆游啊,你的后辈虽然见到了九州一统,可统治者是胡虏,在家祭时怎么开口禀告你这泉下的老翁?
书陆放翁诗卷后林景熙①(宋末元初)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创作背景
有宋一朝,外患频仍,南渡之后,更是国事日非,风雨飘摇。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在元兵追击下,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抱八岁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南宋诗坛经受着时代凄风苦雨的洗礼。爱国诗人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痛心疾首,扼腕捶胸,谱写了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爱国主义成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搫的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诗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林景熙这首《书陆放翁诗卷后》就是其中一首脸炙人口的绝唱。
第一段肯定陆游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说他相当于唐朝的杜甫。先标举杜甫的诗是诗史,然后举杜甫《杜鹃》诗中“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句为例,说明杜诗反映了国家动乱,诗的宗旨是忠君爱国。在此定论下,再述陆游诗与杜甫旗鼓相当,性质相同,高屋建瓴地肯定了陆游。这样开场,避免了低手直截浅露的写法,从远处逗起,稳重自然。
第二段四句,概括陆游一生坎坷经历。“轻裘骏马成都花”,写陆游在乾道年间在四川任职的一段经历。陆游在成都为官时,曾写过《花时遍游诸家园》等赏花诗,所以林景熙拈出看花一事,以概括他入川经历。“冰瓯雪碗建溪茶”,写陆游在福建事。陆游在淳熙年间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事,所以诗举饮茶事,既是因为福建是著名产茶区,陆游又官管茶叶收购的官,一语双关。这两句所写,一东一西,跨地极大,故用以代陆游宦迹。以下便以“承平麾节半海宇”作一总写,然后说他晚年退隐家乡鉴湖。通过四句诗,有分有合,精炼地概括了陆游的一生;“承平”二字,已将他难以报国的不得已隐藏在内,尤为春秋之笔。
第三段写陆游的报国雄心。承接上“承平”字,说他在承平时代无法实施自己的爱国抱负,上前线去杀敌,收复失土,只好沉湎诗酒,把满腔热忱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而他胸中,时刻以未能手枭敌首为恨,所以空有豪情,眼睁睁地看着中原沦丧,无力挽救。这一段,隐曲地批判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高度概括了陆游一生的心事。
末段四句,接入自己,把当前现实与陆游所处时代作对照。陆游当时是眼睁睁地看着沦陷的中原无力收复;林景熙所处的时候,中原依然沦陷,遥望北方,青山隐隐,笼罩在一片哀愁之中。
更令人揪心裂肺的是,南宋偏安一隅的局面也已打破,国家已经灭亡,只剩下东南一带,还有残余的宋军在抵抗元人。因此,诗人感叹,国势已无法挽回,陆游的后裔确是见到了九州一统,然而是被敌人统一,他们在遵照陆游遗嘱家祭时又怎么向他禀告呢?这一段,“青山一发”是化用苏轼“青山一发是中原”句;末两句是本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写得沉痛之极。这时候,诗人已经把陆游的悲与自己的悲完全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血泪。正如陈衍《宋诗精华录》所评的那样:“事有大谬不然者,乃至于此,悲哉!”
全诗把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所题的是陆游的诗集,但在赞诗时更重在赞人。诗写得一意相贯,层层推进,悲壮雄浑,同时善于概括,尤其是在成句的化用上,浑如生成,自然得当,显示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引用“诗史”与“杜鹃啼血”两个典故,为后面抒情做铺垫。(手法)
B.诗歌中间八句描绘陆游从戎与归隐的一生,既叹放翁,也叹自己。(内容)
C.结尾化用《示儿》的诗句,意为此时山河一统,可放翁早已作古。(主旨)
D.这首诗抒发作者读陆游诗卷以后的内心感想,壮怀激烈、气势雄浑。(风格)
【参考解析】陆游临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写得沉痛之极。其后代子孙确实也见到了“此时山河一统”,但却是国破家亡,南宋覆灭,元朝建立,家祭之日,子孙无从告禀。而作者也成了“南宋遗民”,此处诗人已经把陆游的悲与自己的悲完全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血泪。
16.“诗缘情”与“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强调诗歌因情而发,表达心志。本诗是如何体现既“缘情”又“言志”的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诗缘情”,是指诗歌是因情而发的,诗人生活于南宋末年,经历过江山易主,国土沦丧的悲痛,又因闻读了陆游的诗卷,被陆游满腔的报国热情所打动,从而引发强烈的爱国之情。②“诗言志”,是指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理想的,诗歌借用杜甫忧时伤怀的诗作、蜀帝杜宇为国化鸟的典故,极力塑造陆游忠肝义胆的形象,来抒发诗人愿意舍生报国、渴求收复中原的理想志向。
(6分,划线处各1分。提到诗人经历、具体志向及受陆游影响各得1分;具体情感1分,“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悲愤之情”也可得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
(1)在《周书》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也曾提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韩愈在《师说》中,批驳童子们的老师只用“经师”的机械做法在授课,对应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参考答案】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授经典著作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而以个人的品行道德作学生表率直至终生的老师难以遇到。
(3)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在唐宋的诗坛中,赞颂友情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 ,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别董大》)
示例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送元二使安西》)
示例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赠汪伦》)
示例五: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出自《将进酒》)
示例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自《客至》)
三、语言文字运用(Ⅰ)
想要愉快地谈论植物,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就不会动呢 很多人都以为, A ,还没有学会运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生命诞生之初,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比植物古老得多——都能四处游动,寻找食物,趋利避害。演化论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物种如果天生就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它一定因为现在的样子而获得了某种生存上的优势。
①通过研究选择了一动不动的生命,②使生物学家获得了一些全新的认识。③这类生命的能量获取效率竟然比其他会动的生命更快。④一棵高深莫测的大树,⑤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⑥枝干高高地举向天空。⑦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能接受到实实在在的阳光,⑧每一条根系都能吸收到真真正正的养分。⑨虽然大树不会移动,⑩但它获取能量的方式却比老虎和燕子更高级。 B ,大树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最小的。一棵大榕树的投影面积常常可以达到上万平方米,它占据的生存空间能达到几十万立方米。无数会跑会跳的小动物会以大榕树为家,它们之中的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榕树的怀抱。对于植物来说,它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甚至当它们放弃运动、把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成了环境本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答案】
A:这是因为它们是古老的/这是因为它们很古老。
(2分。本空需回答“植物为什么不会动”的问题,同时,由于下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这个回答应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能够运动,由此可推,错误在于认为“植物因古老而无法运动”。)
B:获取相等的能量时/获取的能量相等时。
(2分。由下文的比较--“大树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最小的”可推,此处就上文所提能量的获取进行比较。)
【答案】②删去“使”;③处,“更快”改为“更高”;④处,“高深莫测”改为“高大挺拔”/“高耸入云”。另外:“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不能受“一条”修饰。
(6分,指出错误1分,改正1分。②“使”淹没主语,删去。第③处,“效率”用“高低”形容,因此“更快”应为“更高”。④处“高深莫测”指高度与深度无法测量,用以形容令人难以理解或摸不透,一般用于形容虚化的概念,不用于形容实物的高度或深度。此处由下文的描述可知,应该强调树的高大。)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①通过研究选择了一动不动的生命,②使生物学家获得了一些全新的认识。③这类生命的能量获取效率竟然比其他会动的生命更快。④一棵高深莫测的大树,⑤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⑥枝干高高地举向天空。⑦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能接受到实实在在的阳光,⑧每一条根系都能吸收到真真正正的养分。⑨虽然大树不会移动,⑩但它获取能量的方式却比老虎和燕子更高级。
三、语言文字运用(Ⅱ)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千丝万缕的瓜秧四下蔓延,层层密叶,顺藤摸瓜,一个个斗大的西瓜像满地乱滚的青石磙子;没有两膀子九牛二虎的力气,别想偷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种西瓜是柳梢青他爹的拿手戏。——柳梢青的手艺,叫得响的,一是香瓜,二是面瓜。
他的香瓜匀溜个儿,滴溜儿圆,白的玉白,黄的金黄,摘下来带两片绿叶,更显得好看。蹲在绿柳浓荫下,撕一片苇劈儿,轻轻划上一道,瓜分两半,甜脆爽口,蜜汁元汤,喝下去沁人心脾。他的面瓜,皮薄、肉厚、大肚囊儿,掰开来白籽红瓤,一篓蜜;有花面鬼脸的,有傻头傻脑的,一个个憨态可掬,逗人喜爱。
远怕水,近怕鬼,生人吃柳梢青的面瓜,先得打听路数;贪吃嘴急,张口就咬,得眼直,憋得脸青,鱼鹰子伸脖儿;吃一个不饱,吃两个撑着,忍一忍,歇一歇,走两趟小水再吃也不晚。吃过柳梢青的香瓜面瓜的人,没个够;人行千里,心也拴在他的瓜秧上。谷雨前后,栽瓜点豆;柳梢青的瓜园花一开,就香气四溢。等到瓜熟时节,满天下香雾;南风一吹,弥漫方圆几里。于是,东奔西走的行人留步,南来北往的行船靠岸,吃瓜的人一窝蜂赶来。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他的香瓜匀称,浑圆,白的,黄的,带两片绿叶,更显得好看”,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原句:他的香瓜匀溜个儿,滴溜儿圆,白的玉白,黄的金黄,摘下来带两片绿叶,更显得好看。
①原句“匀溜个儿,滴溜儿圆”是方言词语(也是俗语、口语),增添了语段的乡土气息/与语段口语化风格更相符。
②原句“白的玉白,黄的金黄”,既写出香瓜颜色的种类,也强调了颜色的鲜艳诱人,语意比改句更丰富。
③原句“摘下来带两片绿叶”,用“摘”字使语句富有动态感,与语段明快的风格更相符。(4分。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给满分。)
21.文字含义随语境而变化,请谈谈文中加点的“一”字表意上的不同。(3分)
吃一个不饱,吃两个撑着,忍一忍,歇一歇,走两趟小水再吃也不晚。吃过柳梢青的香瓜面瓜的人,没个够;人行千里,心也拴在他的瓜秧上。谷雨前后,栽瓜点豆;柳梢青的瓜园花一开,就香气四溢。等到瓜熟时节,满天下香雾;南风一吹,弥漫方圆几里。于是,东奔西走的行人留步,南来北往的行船靠岸,吃瓜的人一窝蜂赶来。
【答案】
①“一个”中的“一”是数词,表示吃整个香瓜的最小的数量。
②“忍一忍”中的“一”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示动作时间的短暂。(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歇一歇、笑一笑;闻一闻、看一看)
③“花一开”中的“一”表示一旦。
(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横线部分都使用了破折号,用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1)在生命诞生之初,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比植物古老得多——都能四处游动,寻找食物,趋利避害。
(2)种西瓜是柳梢青他爹的拿手戏。——柳梢青的手艺,叫得响的,一是香瓜,二是面瓜。
【答案】
①用法不同。
②第一处的破折号连接的内容将完整的句子拆开,表示插入。
③第二处的破折号连接的内容前后对象不同,表示转换话题。(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汕头期末考试)四.写作 (60分)
本试卷的三则文言文阅读材料对孟尝君养士一事有不同的说法,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这启示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争取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题目解析】
这道作文题延续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命题特点。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让学生敢于动笔,乐于表达;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让学生均能有话可说;坚持价值引领,“认识一致”强调认识上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意识,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见解独到”则推崇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开创进取的精神品质。本题重视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既要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依赖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又能不武断固执、唯我是从,要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地发现、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要能在一致中坚持不同,又能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实现双赢。
一、关于文字材料“生活中”,泛指人类存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一句的理解要注意几个要点:“总”,指一向、一直,习惯性;“强调”,指特别着重或者着重提出;“认识一致”,指个人对世界的认识要符合客观规律、个人的前进方向要与团队的共同目标保持一致。“推崇见解独到”一句,指人们十分推重与众不同的、有创新性的看法。“见解独到”,是指观察与分析问题时,角度和深度与众不同,表达的见解和想法具有创新性,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富有启发性。“总强调”与“又推崇”,明确了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态度,希望两者同时存在。“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这对二元关系可理解为并列、递进、互补、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等关系。
二、关于引导语
题目的引导语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个指令要求你所有的联想或思考必须从“材料”中这句话引出。“联想”,指能联系与材料相关的理论、观点或具体事例。“思考”,指由此及彼的抽象延伸,考生可以将这句话的要旨延伸到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联想与思考”的内容可从历史到现实、微观到宏观、现象到本质、整体到局部等这些角度展开分析,要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且契合材料要旨。
三、关于试题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选准角度:要求把角度选准,指文章写作的切入角度准确精当。
1.“是什么”的角度:围绕“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两个概念展开,谈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给人的启示,属于“是什么”的角度。比如:“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分别指什么,“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发,等等。
2.“为什么”的角度:围绕“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两个概念展开,对人们对待两个概念的态度进行评价并阐释理由,属于“为什么”的角度。如为什么强调“认识一致”,为什么推崇“见解独到”,等等。
3.“怎么做”的角度:围绕“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两个概念展开,在明确材料的要旨后,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做法,属于“怎么做”。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做才能“认识一致”,如何才能做到“见解独到”,等等。
4.综合角度:围绕“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两个概念展开,综合以上几个角度,按照一定的行文思路构思写作。
(二)确定立意
围绕“认识一致”和“见解独到”两个概念展开,按照以上任一角度或综合角度进行立意,阐述二者关系,突出自己的“联想与思考”。
四、关于符合题意
(一)符合题意
作文试题规定了下述两个方面的写作任务:
1.行文紧扣“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两个核心概念,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正确,且能阐明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能从材料引发联想与思考:有具体事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联想与思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代精神,文风端正。
全面完成上述2个写作任务,即可视为“符合题意”。
(二)基本符合题意
1.只谈“认识一致”或“见解独到”一个概念,且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
2.虽然行文提到两个核心概念,写联想与思考的内容与材料联系不紧密。
3.对二元关系阐述不当,逻辑混乱,推理牵强。
(三)偏离题意
1.完全材料内容,另起炉灶。
2.思想不健康,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背公序良俗,没有底线思维。
3.残卷,没有完成写作任务。
4.白卷。
五、参考立意
1.兼收并蓄,和而不同
2.敢于在一致的认识中提出独到的见解
3.让与众不同的看法在求同中存异
4.在“百花齐放”中寻找“一枝独秀”
……
一号文 万花争妍,春色方成 生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的一致,“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同时,人们又推崇见解的独到,肯定思维的创新。二者似乎相互矛盾。然窃以观之,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并无冲突,正如一株绮丽的名卉并不会毁灭花圃的和谐,倒是会为其增色不少。同样,只有一株花卉也并不成为园圃,只有汇万花成一园,万花争妍,春色方得。 社会的花圃需要有万紫千红方成春色。人们的认识需要统一,正如园圃需要齐整的规划,否则便算不上是景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认识的统一是社会运行平稳有序的保障。商鞅变法初期立木为信,在秦确立了诚信的认识,遵法守信随其政策的不断演进成为秦国社会的统一认识,并带动了秦统一天下的马车,扫平六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统一认识为乐,招致思维混乱,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统一的认识是驱动社会前进的内因,以这把剪刀修剪社会的园圃,才不至于沦落为荒园。
强调认识的统一并非意味着认识的同一,和而不同方是成事之道。园圃中不应该只有一种花卉,社会上也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有如此之认识,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方不至于偏听偏信,效桀纣故事。
社会的花圃并不排斥艳丽出俗的名卉,独到的见解往往值得受到肯定。爱因斯坦的灵光一闪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叩开了现代物理学的大门;牛顿的苹果不偏不倚,砸出了一位物理学的国王。德布罗意的小号悠扬,奏出了音乐与量子的乐章……哲人的独到见解推动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在社会之园圃中开出一朵又一朵鲜妍。
但独到与标新立异并不等价,正如不会有人将园圃中色彩绚丽的毛毛虫说成是奇花异草一样。异想天开并非就是肯綮之理,更有可能是不测之渊。
认识统一一致诚如花圃中整齐划一的规划,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和谐的体验,而这园圃中不仅仅是各种思想的和谐统一,更间植有独到见解开出的理性之花,为其增色不少。而社会这个大园圃正是有了一致与独特的和谐,方能集万花争妍,成春色万顷。
【点评】本文为一类卷,有以下优点:
1.文章结构严谨。开篇引述材料,并旗帜鲜明以比喻论证提出中心论点: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并无冲突,正如一株绮丽的名卉并不会毁灭花圃的和谐,倒是会为其增色不少。行文中通过紧扣对“认识一致”,“见解独到”的理解,并综合起来论证二者关系的总分总结构打造行文结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2.对关键词“认识一致”“见解独到”的内涵理解准确深刻,兼具思辨性。具体体现在:“认识一致”中的认识分为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并分析其利弊;“见解独到”则将其定义为“和而不同”“善于听取不同声音”,讲独到认识与标新立异进行区分,彰显思辨光芒。
3.对“认识一致”“见解独到”二者关系表述合理,论述充分。如指出“强调认识的统一并非意味着认识的同一,和而不同方是成事之道。”“但独到与标新立异并不等价”“园圃中不仅仅是各种思想的和谐统一,更间植有独到见解开出的理性之花,为其增色不少。”等关系阐释都切中肯綮。
4.比喻论证有亮点。行文过程中将比喻贯穿始终,将“认识一致”比喻为整齐规划的园圃,将“见解独到”比喻为艳丽名卉。比喻生动形象,说理贴切。
不足之处在于:论据的选用不够准确,如“德布罗意”乃是物质波理论创立者。文章缺乏时代热点的论据。有些句子表述有语病,如“往往值得受到肯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