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牛耕和铁制农具出现并得到发展,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了福泽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西汉赵过作耧车,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民间重视生产工具的创新 B.注重总结农业经验
C.不断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D.生产重视精耕细作
2.据学者研究,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即本县盐官不能任用本郡本县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可考的盐官莫不如此。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所记载的盐官长、盐官丞,都不是东海本郡人。汉代此举主要是基于( )
A.王国势力恶性膨胀 B.强化中央集权需要
C.完善察举征辟制度 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3.唐朝以前,庄园持有者多为宗室、功臣、外戚等地主豪强,庄园基本上都为“豪强庄园”;唐朝以后,庄园的实际控制者则逐渐转变为富民阶层,“富民庄园”显著增多。这反映了( )
A.庄园主阶层的开放性提高 B.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土地兼并问题的逐渐缓解 D.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
4.如表为唐代的水利工程情况统计。这反映出该时期( )
地区 北方(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道) 南方(淮南、江南道)
时期 唐前期 唐后期 唐前期 唐后期
工程项数 102 20 26 54
占该时期百分比 67.5% 23.5% 17.2% 63.5%
注:唐朝前后期划分是以安史之乱为界。
A.国家区域发展实现平衡 B.北方地区农业走向衰落
C.南方经济地位逐渐提高 D.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欠缺
5.据史籍记载,公元前594年从鲁国开始的新的税制已在几个国家纷纷出台。虽然记载的条目简略而令人不解,但一般地说,新税基本上包括农民的实物支付,以代替原来的个人劳役。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支付可能直接缴给该国的中央政府而不是给种植者依附的封建主。这一历史现象( )
A.源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B.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C.是生产力进步引起的变革 D.巩固了贵族政治的根基
6.如图为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找到的一组图片,据此分析,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 B.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
C.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 D.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进步
7.小亚细亚地区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两河流域的源头,为诸多显赫一时的文明提供了诞生条件和交往平台。对此以下时间轴中填写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表明( )
A.各行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工匠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古代行业发展相对固化 D.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9.如表是隋代墓葬出土的碓和仓模型,据下表推断,隋朝时( )
关中地区 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
隋初期 方形碓、方形仓 长方形碓、圆形仓
隋中期 长方形碓、方形仓 长方形碓、圆形仓
隋后期 长方形碓、方形仓、圆形仓 长方形碓、圆形仓
(注:碓:捣米设施;仓:贮粮设施)
A.关东地区农业设施相对先进 B.北方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C.农业生产方式区域差异明显 D.关中地区技术较为开放
10.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农业作物品种日益丰富 B.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发展
C.北方普遍实现一年两熟 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瓦解
11.“梯田”一词始见于南宋范成大对今江西宜春高山梯田的记录。江西赣州崇义的上堡梯田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梯田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土地资源得到较为充分开发利用 B.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2.夏商时期,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木耜,单独的木耜一个人操作,只能刺土,需要多人合作(通常是三人一组)才可以翻起土块,这种协作方式被称为协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字样。这表明当时( )
A.个体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B.精耕细作已处于成熟阶段
C.耕作方式和生产力相适应 D.土地公有提高了生产效率
13.元政府明确要求官方在采买中增加棉布收购数量,并使之成为惯例。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正式将棉布纳入政府的税赋中。大德六年(1302年),在江西行省的临江路,棉布开始取代麻布。这反映出当时( )
A.棉织机成为重要生产工具 B.棉布是民众主要衣料
C.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的凸显 D.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
14.如图为广东出土的东汉陶水田模型。水田共六方,每方有一俑在劳动。其中,两俑作扶犁状,四俑分别作收割状、磨镰状、企立状、捆稻草状。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铁犁牛耕在南方的推广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的生产情形
15.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龄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小家庭能够独立完成再生产全过程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孝公三年(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通过加倍征收赋税来强制推行以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通过析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这样就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在地广人稀的秦国,二男以上分立门户,各自可授田百亩,大家庭里的劳动力被挖掘出来,成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控制的人丁大幅增加;这些人丁自立门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相应增加。
——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古罗马的不断扩张使“住在意大利而以务农为业的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大为减少了,这不仅由于战时的死亡,还由于不断地向外迁徙,首先是迁移到东方去,而后来也向西方迁移。因此没有农民来屯垦荒地。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大群的奴隶,同时还有一批愿意使用奴隶来耕种土地的人”。于是,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南意、北非和东方等地的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的奴隶取代了原来的公民农民,罗马人在海外征服的胜利创造了农业劳动力的新源泉。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蜂拥而起。
——摘编自左芙蓉《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与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罗马“大庄园蜂拥而起”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很早就有设置专门的官吏掌管农业、传授农业技术的记载。“劝课农桑”是历代皇帝倡导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也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之一。周朝时期就有官吏承担起传授农业技术的责任。而一些在劝课农桑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官员也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如宿州一石碑上记载的“民获所利,刻石以颂刺史”,即用以铭记该官员推广“淤田法”使当地农业获得发展的事迹。我国古代许多农业创新之举也多为官员实践得出并推广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的传授与推广大多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的。
——摘编自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漫话·中国古代农业教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官员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于研究唐宋时期农业发展有何史料价值。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健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史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发展特点。
(2)根据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 386亿斤。
——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二 明朝中叶以后,在中国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工场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持续繁荣。一些商业化市镇开始兴起。这些市镇与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从客观上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群体结成了地区性的商业联盟,称之为“商帮”。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提升粮食产量的举措。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出现的新经济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所述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精耕细作,D项正确;“铁制农具出现”“西汉赵过作耧车”体现生产工具的创新,但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中“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信息,排除A项;“注重总结农业经验”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农书的撰写等方面,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水利事业的发展,但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中“铁制农具出现”“西汉赵过作耧车”等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主要是因为盐官握有经济实权,不能让本地人掌握经济大权,否则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材料所述措施是基于强化中央集权需要,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排除A项;察举征辟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材料与察举征辟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以后,庄园的实际控制者不再仅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如宗室、功臣等,而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富民阶层,这表明庄园主阶层的开放性有所提高,A项正确;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在唐朝前后变化不是很大,排除B项;土地兼并在唐朝以后并没有逐渐缓解,如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不抑兼并,明朝的土地兼并现象也很明显,排除C项;虽然士族门阀势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庄园主阶层的构成,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水利工程数在唐前期的工程占比中有一定的比例,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的相对南移使得南方水利工程的修建占比迅速增长,南方经济逐步得到发展,C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相对平衡,但各地区的工程数量占比不同反映出各地间的农业生产有差异,故“实现平衡”一词表述不当,排除A项;唐朝后期北方水利工程总数少于南方,不能说明北方地区的农业走向衰落,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水利工程的修建情况,没有明确各地方政府治理下的社会形势,故“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欠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94年(中国)开始。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公元前594年从鲁国开始的新的税制,基本上包括农民的实物支付,支付可能直接缴给该国的中央政府。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税收的改变源于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私田越来越多,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诸侯国的财政收入也因此减少,各诸侯国为了适应土地私有化这一现象变化,有了这一新税制变革,以便刺激生产,扩大剥削量,C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于秦朝,排除A项;新税的支付方式及对象的改变与井田制的瓦解,二者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春秋时期的一系列税制变革,进一步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削弱了奴隶主贵族政治的根基,即井田制,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匣钵是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支钉是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双镰铁范是生产镰的工具,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都与手工业有关,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进步,D项正确;材料中的图片不能反映领先世界,排除A项;图片与农业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文明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到近代的西亚。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介绍的是西亚文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是大麦、小麦的发源地,①正确;公元前15-前14世纪西亚赫梯帝国率先掌握冶铁技术,②正确;西亚在公元5-15世纪一度垄断中国丝绸在欧洲市场的贸易,④正确;故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已经驯服马匹,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题干当中核心信息是行业父子相承的问题,有很深的壁垒,C项正确;题干当中并没有对不同行业发展总量进行对比,排除A项;题干《唐六典》中除了工匠还描述了商家,排除B项;题干当中并没有提及手工业生产单位的公私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隋朝时期,关东地区的贮粮设施都是圆形仓,而关中地区贮粮设施是以方形仓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圆形仓比方形仓能贮存更多粮食,据此可以说明,隋朝时,关东地区的粮食产量比关中地区更高,关东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更高、农业设施更先进,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排除C项;“关中地区技术较为开放”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从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取代耕地轮荒农作制,成为主导地位,提高了农业产量。因此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向精细化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农业耕作技术,未涉及农产品种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黄河流域一些地方实现一年两熟,不能得出是北方普遍实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农业耕作技术,未涉及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梯田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进步,当时随着人口增多,平原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人们开始向山要田,这样较为充分的开发利用了土地资源,A项正确;向山要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了自然规律,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梯田出现的事实,并未反映梯田开垦的技术问题,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时期(中国)。从材料“(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可以看出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说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单凭个人力量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多人,说明耕作方式和生产力相适用,C项正确;材料介绍的是集体劳作,不是小农经济,排除A项;夏商时期是粗放的劳作方式,精耕细作农业是春秋战国以来逐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用棉布交税,政府采买棉布,一些地区棉布已开始取代麻布,可见当时棉布产量增加,生产扩大,侧面反映了棉织机成为重要生产工具,A项正确;明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排除B项;仅凭江西行省临江路棉布取代麻布,看不出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的凸显,排除C项;仅凭棉布在当时生产的扩大,看不出“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东汉陶水田模型表现出的是一种集体耕作的情形,这符合大地主田庄的生产情形,D项正确;个体农户是一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济,这不符合东汉陶水田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排除A项;铁犁和牛耕的推广是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中,工匠需要进行技术训练与学习,据此可判断,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提升工匠的专业技能,以保证其产品的质量,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注重工匠的技能提升,没有描述技能的传承,以及对技术的垄断,排除AB项;材料描述的是技术训练和学习,而非产品制作流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变化:由大家庭经营转变为个体小家庭经营;由集体耕作到个体经营。
影响:加强了社会控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古罗马扩张丧失大量农业人口;奴隶大量产生。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当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小家庭能够独立完成再生产全过程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可知,由大家庭经营转变为个体小家庭经营;据材料一“通过加倍征收赋税来强制推行以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可知,由集体耕作到个体经营。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成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控制的人丁大幅增加”可知,加强了社会控制;据材料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可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据材料一“这些人丁自立门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相应增加”可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原因:据材料二“住在意大利而以务农为业的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大为减少了,这不仅由于战时的死亡,还由于不断地向外迁徙,首先是迁移到东方去,而后来也向西方迁移。因此没有农民来屯垦荒地”可知,古罗马扩张丧失大量农业人口;据材料二“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大群的奴隶,同时还有一批愿意使用奴隶来耕种土地的人”可知,奴隶大量产生。
17.(1)原因:历史传统;指导农业生产是地方官员的职责;有大量劝课农桑的官员先例示范;小农能力有限;官员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实践条件;地方农业发展情况是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2)史料价值:图一:壁画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绘画内容涉及唐代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佛教讲经等内容,可以用来研究唐代耕作技术、耕作工具、收获流程、佛教传播等历史主题。图二属于碑刻,属于一手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书法、官制、农业政策以及佛教情况。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我国很早就有设置专门的官吏掌管农业、传授农业技术的记载”可知,历史传统;根据材料“‘劝课农桑’是历代皇帝倡导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也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之一”可知,皇帝重视,而且指导农业生产是地方官员的职责;根据材料“一些在劝课农桑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官员也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可知,有大量劝课农桑的官员先例示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能力有限;根据材料“ 我国古代许多农业创新之举也多为官员实践得出并推广的”可知,官员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实践条件;地方农业发展情况是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唐宋时期(中国)。史料价值:图一:根据材料可知,图一是壁画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从壁画内容可以看出,绘画内容涉及唐代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佛教讲经等内容,因此可以用来研究唐代耕作技术、耕作工具、收获流程、佛教传播等历史主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二属于碑刻,属于一手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书法、官制、农业政策以及佛教情况。
18.(1)特点:铁农具分布范围广泛,遍及中国很多地区;铁农具种类繁多,基本上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使用牛耕成本较高。影响: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由材料“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可得出铁农具分布范围广泛,遍及中国很多地区;由材料“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可得出铁农具种类繁多,基本上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本题是特点、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第一小问表现: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可得出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及所学可得出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由材料“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可得出使用牛耕成本较高。第三小问影响:由材料“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及所学可得出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9.(1)举措: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或采取重农政策);大面积垦荒;广泛种植多熟制作物;引进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
(2)现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清朝时期(中国)。举措:根据材料“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可知,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根据材料“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可知,实行大面积的垦荒;根据材料“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可知,广泛种植多熟制作物;根据材料“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地’的供应能力”可知,引进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
(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清时期(中国)。新经济现象:根据“明朝中叶以后,在中国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工场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材料“一些商业化市镇开始兴起。这些市镇与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从客观上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可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和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根据材料“商人群体结成了地区性的商业联盟”可知,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原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