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八年级语文开学学情评估
一、基础知识(共3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tǎn)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____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shào)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___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2分)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虬枝( ) ②婆娑( )
2.(2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平tǎn( ) ②shào( )兵
3.(3分)依据语境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
A.至少 宛然 B.最多 竟然 C.最多 宛然 D.至少 竟然
4.(3分)对下列句子语气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为感叹语气。
B.“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为祈使语气。
C.“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为陈述语气。
D.“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为疑问语气。
5.(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荻港(dí) 横渡(hèng) 摧枯拉朽(cuī)
B.芜湖(wú) 签订(qiān) 协定(xié) 锐不可当(dǎng)
C.泄气(xiè) 督战(dū) 前锋(fēng) 风平浪静(jìng)
D.巩固(gǒng) 要塞(sài) 歼灭(qiān) 英勇善战(shàn)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树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B.人生,有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也有风雨坎坷,惊心动魄。
C.这伙儿犯罪分子十分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观众。
D.长津湖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志愿军的英勇进攻,好似摧枯拉朽,纷纷败退。
7.(3分)小钱在收集一些对联时,不小心把对联的后半句打乱了,请你理出正确的对应关系( )。
①心存公道行方健;____。②眼界高时无物碍;____。
③言可省人方属贵;____。④政勤何须驱车快;____ 。
A.言出精诚语自雄。行能济世始称贤。身正岂在训话多。心田静处有清波。
B.言出精诚语自雄。心田静处有清波。行能济世始称贤。身正岂在训话多。
C.行能济世始称贤。心田静处有清波。言出精诚语自雄。身正岂在训话多。
D.行能济世始称贤。身正岂在训话多。心田静处有清波。言出精诚语自雄。
8.(3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穴居了四年的蝉,只有短暂的生命在阳光下________。茫茫黑夜中,它们________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________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春夏秋冬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的传说。它们只是等候,而后________。
A.开放 静静 幽微 重生
B.绽放 静静 熹微 复生
C.绽放 寂寞 熹微 重生
D.开放 寂寞 幽微 复生
9.(3分)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句末添加“的价值追求”)
B.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世界谋和平、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将“世界谋和平”与“民族谋复兴”调换位置)
C.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场保卫战为标记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亿万百姓关注的焦点。(将“标记”改为“标志”)
D.我国网民至少9.4亿人以上,互联网普及率约达到67%。(删掉“约”)
10.(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1.(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此善于飞行的昆虫的幼虫[水虿(chài)],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②此后,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③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④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⑤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A.⑤②①③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②⑤① D.⑤①④③②
12.(3分)对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赠从弟》以松柏为喻,赞扬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作者坚贞自守的品格,也有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B.《龟虽寿》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诗人认为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C.《野望》的后两联先写诗人看到的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获的猎物回家的田园气象,再写诗人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就干脆自娱自乐高歌起《采薇》,好一个隐逸山林的雅士!
D.《庭中有奇树》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13.(3分)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C.要是你能够让这个人的心变软,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说服这个人不是不可能的。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本题。
二、默写(共8分)
14.(1)(1分)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1分)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3)(2分)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4)(2分)杜甫在《春望》中写道:“ , 。”反映出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5)(2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 ,
。”
三、名著导读(共6分)
15.有一点却是非常奇怪的:萤火虫的卵,甚至还在其母的体内时,就是发光的。如果我在捕捉时,一不小心,捏破了雌性萤火虫那装满了卵的肚子,就会看到一道道汁液,闪闪发光地流在了我的指头上,好像我把一只装满着磷液的囊给捏破了似的。我用放大镜仔细地进行了观察,确实是被挤出卵巢的虫卵所发出的光亮。此外,将要临产时,卵巢里的萤光已经显现出来了,雌性萤火虫肚皮表面已经在透出一种柔和的乳白色的光。卵产下不久就会孵化。萤火虫幼虫雌与雄的尾部都有一盏小灯。寒冬将至时节,幼虫欲到地下不太深的地方,顶多也就是三四寸深。我在大冬天里,从地下挖出过几只幼虫,发现它们的尾灯一直亮着。四月将要来临,天气转暖,幼虫便钻出地面,继续完成其演化过程。
总而言之,我通过观察研究得知,萤火虫自生下来之日起,一直到寿终正寝时止,都一直在发光。它的卵在发光;它的幼虫在发光;雌性萤火虫亮着的是华丽的灯,雄性萤火虫保留着幼年时期的那盏已有的小灯。对于雌性萤火虫的光带的作用,我可以说是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它的尾灯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很遗憾地说,我尚不得而知。昆虫物理学要比我们书本上的物理学更加深奥,这个问题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甚至在永远的将来,也都会是个不解之谜。
(1)(3分)选段主要写了法布尔研究什么问题?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2)(3分)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四、综合性学习(共8分)
16.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2分)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 ;我们因为有梦想
。
(2)(3分)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3)(3分)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五、诗歌鉴赏(共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7.(3分)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18.(3分)“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个字的意蕴,说说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2分)本文作者是 时期的文学家 (人名)。
20.(4分)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从流飘荡 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 窥谷忘反
21.(2分)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2.(3分)作者在描写高山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3.(3分)古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描写景物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现代文阅读(共11分)
①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②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③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④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⑤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节选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4.(2分)选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5.(3分)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6.(3分)“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中加点的“至少”有什么表达效果?
27.(3分)请用疑问句给选文第④段拟一个小标题。
八、写作题(共60分)
28.(10分)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引发了人们对神秘古蜀文明的探寻。下图这尊1986年发掘的青铜面具,让我们对“目纵”(眼球极度夸张且明显突出眼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请仔细观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向大家介绍它。(200字左右)
29.(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答案
1.qiú;suō
2.坦;哨
3.A 4.B 5.C 6.C 7.B 8.B 9.D 10.C 11.D 12.C 13.C
14.(1)东风不与周郎便 (2)星河欲转千帆舞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5.(1)萤火虫发光的时间。 (2)严谨、坚韧
16.(1)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要有梦想,这样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参加活动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
(3)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
17.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18.“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和怀才不遇的愤满。
19.南朝;梁吴均
20.江流;绝美;争着;同“返",返回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2.作者在描写高山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高山起伏连绵的气势。
23.作者在描写景物中寄寓了热爱赞美大自然美景之情,表达了作者愿意纵情山水的恬谈情怀。
24.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的融合
25.列数字 具体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
26.“至少”指的是最低限度,有可能不止800~1000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7.示例一:碑身的西面有哪些浮雕? 示例二:“八一南昌起义”和“抗日敌后游击战”两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