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0 08: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课 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授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教 具 PPT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2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验证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正确性。这节课在本单元教学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现代史中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内容内在联系: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目呈递进关系,呈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侧重。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向全国的推广,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4.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本课涉及很多经济类术语,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既要用通俗易通的语言解释和总结专有名词,还要展史料举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教学 策略 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研读法、对比教学法 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评估 任务 1、阅读史料,学生能说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及改革的必要性,即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阅读《相关史事》并观看《小岗村18户农民当年签下的文书》图片,学生能准确说出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课后活动2,学生能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阅读史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合作探究,找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通过对比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情况,能说出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动。 3、阅读教材,知道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结合图片,能说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并能进一步分析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评 估 要 点
温故 知新 新课 导入 学习 目标 探究农业改革 (二) 探究城市改革 (三)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三条路:借鉴苏联的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再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谁开创的? 2、这条路的伟大起点?这次会议开启了怎样的新时期? 过渡:改革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发展的大门。那么我国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后的意义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8课对内改革中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师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探富民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探究一:探究农村改革前农民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状况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材料二: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农村改革前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1978年以前,小岗村是全县有名“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人民日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所有农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 探究二:探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 材料四:《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大包干”契约》图片 材料五:《相关史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学生研讨:根据材料分析,找出安徽凤阳小岗村农业的改革措施是什么?这种改革好在哪儿? 教师点拨及总结 过渡:虽然土地、人都没有变化,只是生产、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变化产生了惊人的效果,1979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6.62万公斤,相当于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此后,小岗村的创举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探究三: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作用 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材料:课后活动2表格 年份农业总产值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
学生根据相关史事介绍和表格内容,说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有哪些? 得出结论: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探究四:探究中国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学生通过分析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土地 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内容 形式土地 归属影响启示
二、兴企业之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探究一:探究国有企业改革前状况 材料一:“沈阳有两个相邻的工厂,一个叫沈阳变压器厂,一个叫沈阳冶炼厂,这两个工厂都是政府行政主导,变压器厂需要大量的铜,由主管的一机部从云南等地调到沈阳。冶炼厂生产的铜由冶金部从沈阳调往全国各地。一墙之隔的两个厂由于行政主导,没有市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材料二:“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 材料三: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学生阅读材料研读,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探究二:探究改革方式及带来的变化 1、小组合作探究,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请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献言献策。 材料四:海尔集团的发展 材料五: 2、改革后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三、铸强国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正式开启: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展示图片,教师引导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GDP的增速走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课堂小结: 出示图片: 学 生 回 答 观 看 短 片 学 生 齐 读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 观察数据 学生分享 标记知识点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学生展示 阅读史料,思考问题 生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后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直观感受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 了解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展示图片,增强生动性和直观性 直观感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的变化 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史料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初步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阅读史料,学生能说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及改革的必要性,即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阅读《相关史事》并观看《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当年签下的文书》图片,学生能准确说出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结合课后活动2,学生能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通过表格总结,从生产关系调整中得到启示 结合《材料研读》,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找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通过对比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情况,能说出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动。 阅读教材,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与正式启动情况;结合图片,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课堂 练习 【基础巩固类】 (2020·黑龙江大庆)1.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粮食339115万吨,相当于其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了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土地改革的实行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2.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经济特区 3.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能力提升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1)材料中小岗村农民于哪一年采用什么办法来进行农业生产?这一生产形式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一生产办法后来得到中央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全国农村推广了什么经济制度?
板书 设计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作业 设计 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结合第8课和第9课所学内容) 社会调查:请选择一个角度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你的家人、家庭在衣、食、住、行等某一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在课堂上展示汇报。
教学 反思 《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课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理论性较强,是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备课时我努力想办法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本课的主题就是改革,那为什么要改革 怎么改革 改革之后的影响是什么 所以围绕“改革”我设计了三条路,一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条富民之路;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条让企业活起来,让城市兴起来的道路;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条强国之路。 围绕这三条路我制定了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 1.通过小岗村的变化,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 2.通过改革前后的对比,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积极意义。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重大意义。 1.导课环节,我是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探究新课知识。 2.精选丰富的史料,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以及改革带来的变化。历史学科教学重视论从史出,强调有理有据,大量的史料是揭示历史现象的依据,是理解历史本质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对历史背景及影响的分析,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概念或原理,学生不易理解,而通过史料分析,抽丝剥茧,由现象到本质,学生就会在史实的分析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弘扬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