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9 21: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下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刷擦洗铝制炊具 B.室内着火不宜立即打开门窗
C.焚烧处理废弃塑料 D.填埋处理废旧电池
2.工业上用12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A.700t B.778t C.672t D.645t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节水节电养好习惯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4.通过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中使用的蒸馏水是经过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B.对比①和③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C.①中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处
D.探究过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5.下列有关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甲烷完全燃烧: 氧化反应
C.工业煅烧石灰石: 分解反应
D.工业上利用CO冶炼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置换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7.赭石为一种中国传统药物,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有“赭,赤色也”、“苦、寒、无毒”的描述,根据上述性质,其主要成分可能为
A.Fe2O3 B.CuO C.KCl D.Fe3O4
8.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涉及化学反应的有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某炼铁厂用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生成的A物质是CO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D.高炉炼铁所得的产品是生铁
10.下列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方法的原理不同的是
A.表面涂油 B.表面刷漆 C.覆盖塑料膜 D.制成合金
11.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二、实验题
12.“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验中也常被使用。
(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是 。
(2)实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③的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试管c内棉花中放氯化钙的目的是 。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 (填序号)中的铁钉生锈,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13.某小组采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时,出现了争论。甲同学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推断黑色固体是Fe;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黑色固体可能是Fe3O4,并查阅了资料:Fe3O4可被磁铁吸引,几乎不溶于稀的酸溶液。

(1)制备CO的原理是:(HCOOH在常温下为液态),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 (填标号)。
(2)若甲同学推断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和验证。
①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 。
②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Fe3O4和Fe.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 。
(4)该小组为了探索CO还原Fe2O3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SDTQ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

①用CO炼铁时,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 ℃。(填“400”“600”或“800”)
②图中:x= 。
③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加热温度为600℃左右,他们发现上述对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结果与图像有矛盾,推测黑色固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反应: 。
14.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实验时要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开始给氧化铁加强热,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 ,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现象是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物质M用于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则M是 。
(2)图乙是研究铁制品锈蚀条件的实验。试管①②③中分别放了一枚洁净无锈的铁钉。一周后,观察到试管中铁钉出现了不同的现象。试管②中的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目的是 。能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现象是 ;该实验研究铁生锈条件是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即通过设置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3)写出一种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方法: 。
三、科学探究题
15.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
(5)据图,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 ,解决方法是 。
【反思与评价】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
16.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生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铁锈为红色固体,其主要成分为Fe2O3 xH2O。
②煮沸可以使水中溶解的氧气受热逸出。
【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1)图1中能证明“与H2O接触是铁生锈条件之一”的现象对比为 。实验1的结论是: ;铁锈化学式 。
(2)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利用传感器监测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200s时氧气浓度/%
水/滴 食盐质量/g 稀醋酸/滴
① 0 0 0 20.8 20.8
② 10 0 0 20.8 15.2
③ 10 0 5 20.8 12.7
④ 10 1.0 0 20.8 8.0
①中200s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本实验中能得到“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对比是 (填实验序号)
②本实验中设计②③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3)继续实验探究,发现稀盐酸比稀醋酸使铁生锈速率更快,其实验方案为氧气初始浓度为20.8%时,于实验2的装置中所取的“其他试剂”有 ,测量200时氧气浓度,并与 (填序号)进行对比。
四、计算题
17.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反应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若该厂日产含铁1.4×104t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8.“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1)古代中国在公元前就发明了用铁矿石和木炭进行液态冶炼。冶炼时,使用鼓风机鼓风的目的是 。
(2)若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来炼制44.8吨铁,需要赤铁矿石多少吨?
19.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的含碳量,同学们取样品进行实验:向四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分别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生铁样品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7 1.4 1.5 m
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钢铁锈蚀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措施: 。
(2)表格中m值为 。
(3)计算该生铁样品中碳单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4)小明同学认为取一定质量铁样品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通过测定其它数据可更简单获取样品中的含碳量,他测定的数据是称量 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被腐蚀,故用钢刷擦洗铝制锅具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易被腐蚀,故A错误;
B、室内起火,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等于加快空气流通,给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室内着火不宜立即打开门窗,故B正确;
C、焚烧处理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C错误;
D、填埋处理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故选:A。
3.A
【详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B、节水节电养好习惯,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做法正确;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能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选项做法正确;
D、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A。
4.B
【详解】A、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根据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①②中使用的蒸馏水是经过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故A说法正确;
B、①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③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对比①和③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接触,故B说法不正确;
C、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最易生锈,①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乙处与水和氧气接触的最为充分,锈蚀最明显,故C说法正确;
D、①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同时接触,该探究过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书写正确,该反应为甲烷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生成气体没有标箭头,正确的方程式为,且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书写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蒸馏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得到纯水,因此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可以防止金属制品生锈,从而有效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A
【分析】赭,赤色也,说明赭石主要成分是红色。
【详解】A、氧化铁是红色固体,符合题意;
B、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是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①孔明灯升空过程中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造纸发明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珍珠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④铁的冶炼过程中有铁的化合物转化成了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属于化学变化的有①②③④。
故选D。
9.C
【详解】A、碳在过量的空气中、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C、反应③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前没有单质参与,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D、高炉炼铁所得产品是铁、碳合金,是生铁,选项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在金属表面涂油,即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的原理是将金属与氧气和水隔绝。
B、在金属表面刷漆,即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的原理是将金属与氧气和水隔绝。
C、在金属表面覆盖塑料膜,即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的原理是将金属与氧气和水隔绝。
D、制成合金进行防锈,即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的原理是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综上所述,四种防锈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方法的原理不同的是制成合金。故选D。
11.D
【分析】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铝的后面,则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故A不正确;
B、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B不正确;
C、锈蚀的铁制品除去铁锈,可以回收,有回收价值,故C不正确;
D、自行车链条涂油可以防止铁和水和氧气接触,有防锈作用,故D正确。故选D。
12.(1)过滤(或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等)
(2) 需要可燃物 棉花燃烧(或棉花变黑等)
(3) 作干燥剂(或吸水等) a
【详解】(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均是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2)实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属于可燃物,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属于可燃物,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水加热后蒸发,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观察到棉花燃烧(或棉花变黑等);
(3)试管c内棉花中放氯化钙,可以作干燥剂,吸收试管中的水分,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试管a中铁钉与空气和水接触,生锈,试管b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13.(1)C
(2)3CO+Fe2O32Fe+3CO2
(3) 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
(4) 800 33.6 4FeO Fe
【详解】(1)由制备CO的原理知,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C。
(2)甲同学推断黑色固体是Fe,则对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①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②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Fe3O4和Fe,可加入稀盐酸,Fe3O4不溶于稀盐酸,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则黑色固体同时含有Fe3O4和Fe。
(4)①用CO炼铁得铁单质,结合图像,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800℃。
②由图知,最初氧化铁固体的质量为48g,其中铁元素全部转化到铁单质中,则铁的质量为,则x=33.6。
③由图知,600℃左右固体为氧化亚铁,可能是在冷却过程中氧化亚铁分解为四氧化三铁和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Fe3O4+Fe。
14.(1) 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 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2) 除去蒸馏水中溶有的氧气 试管①铁钉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不生锈 控制变量法
(3)给链条涂油(合理即可)
【详解】(1)一氧化碳是有可燃性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燃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为红色(或红棕色),生成的铁粉为黑色,所以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探究铁生锈属于对比实验,所以控制变量要唯一,试管②中的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目的是除去蒸馏水中溶有的氧气;
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设计的实验需要一个有水存在,一个没有水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能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现象是试管①铁钉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不生锈;该实验研究铁生锈条件是利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防止铁锈蚀的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所以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方法为:给链条涂油(合理即可)。
15. 氧气和水蒸气 氯化钠 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 Fe2O3+6HCl=2FeCl3+3H2O 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 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详解】(1)A铁钉和氧气、水同时接触生锈,B没有氧气不生锈,C没有水不生锈,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故填:氧气和水蒸气;
(2)A无氯化钠生锈速度慢,D有氯化钠生锈速度快,说明说明铁锈蚀还与氯化钠有关,故填:氯化钠;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来除锈,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Fe2O3+6HCl=2FeCl3+3H2O;
(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故填: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5)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故填: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6)解:设铁的质量为x。
x=
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 ,故填:。
(7)该实验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故得到氢气体积偏大,计算铁质量分数偏大,铁锈质量分数偏小,解决方法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故填: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8)实验1是铁钉,实验二是铁粉,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故填: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16.(1) 试管A中铁钉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生锈 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2O3/Fe2O3 xH2O
(2) 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②④ 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3) 10滴水,5滴稀盐酸 ③
【详解】(1)由图1可知,A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但不与水接触,无明显变化,C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同时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能够证明与H2O接触是铁生锈条件之一,故填写:试管A中铁钉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生锈;
由图1可知,A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但不与水接触,无明显变化,B试管中铁钉与水接触,但不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无明显变化,C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同时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故填写: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铁生锈是铁潮湿的空气中作用的结果,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4Fe+3O2+XH2O=2Fe2O3·XH2O,但是在初中阶段我们一般认为铁锈就是Fe2O3,是由于铁缓慢氧化所得:4Fe+3O2=2Fe2O3,所以不论是Fe2O3,还是Fe2O3·XH2O都是正确的,故填写:Fe2O3或Fe2O3·XH2O。
(2)①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①水滴量为0,说明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不消耗氧气,故填写: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②没有食盐,④有食盐,其它条件相同,且④中200s时氧气浓度更低,说明食盐能加速铁生锈,故填写:②④;
②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②中滴有水滴,③中不仅滴有水滴,还滴有稀醋酸,则说明本实验中设计②③的目的是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故填写: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3)控制变量法,改变酸的种类,其它条件不变,继续实验探究,发现稀盐酸比稀醋酸使铁生锈速率更快,其实验方案为:氧气初始浓度为20.8%时,再取10滴水,5滴稀盐酸,故填写:10滴水,5滴稀盐酸;
并与滴有稀醋酸的③进行对比,故填写:③。
17.解:设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x=2.5×104t
答: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2.5×104 t。
【详解】详解见答案。
18.(1)使燃料充分燃烧,提供热量
(2)解:设炼制44.8t铁需要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x=80t
答:需要赤铁矿石80t
【详解】(1)冶炼时,使用鼓风机鼓风,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供热量;
(2)见答案。
19.(1)铁制品表面喷漆
(2)1.5
(3)解:设20g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
该生铁样品中碳单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生铁样品中碳单质的质量分数为2%;
(4)固体的质量
【详解】(1)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措施:在铁制品表面喷漆;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增加20g样品,生成气体的质量增加0.7g,第三次只增加了0.1g,则第三次时酸剩余,铁反应完全,故第四次不再生成气体,m=1.5;
(3)解析见答案;
(4)由于碳和酸不反应,且不溶于水,铁和酸能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和氢气,故可以向一定量生铁样品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没有气泡产生,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进行测定样品中碳的含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