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九年级语文开学学情评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九年级语文开学学情评估(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08: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九年级语文开学学情评估
一、基础知识(共32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②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zàng,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③绝望是懦夫的幻想。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⑤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懦夫    玄zàng   
2.(2分)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2分)用波浪线画出语段的事实论据。其运用的是▲的表达方式。
4.(2分)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众叛亲离”相同的一项是(  )
A.取得佛经 B.三重压迫 C.粮水断绝 D.山穷水尽
5.(3分)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 (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
6.(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汲取(xí) 恪守(gè) 贸然(mào) B.箴言(zhēn) 尴尬(gān) 涵养(hán)
C.自持(chí) 遵循(xún) 刷洗(shuā) D.书籍(jí) 难堪(kān) 积淀(diàn)
7.(3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一年来疼痛的折磨,已使他形销骨立。
B.这是她父亲留给她的产业,没想到她的叔叔却鸠占鹊巢。
C.这本著作对许多文学基本理论问题都能再深一步,抽丝剥茧式逐层追问“为什么”“怎么样”。
D.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小华的热心帮助下,李明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真是相得益彰啊。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今内地的各大超市除供应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海产品、海带和海虾等。
C.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建造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D.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及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3分)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一名志愿者的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也是源于自己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对社会的使命感。②即使少了一部分休息时间,我不觉得疲惫,反而每次离开的时候,看到被我们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图书馆,我会感到愉悦和满足。③闲暇时,我之所以经常与校园内的读者交流,是因为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④志愿者工作,不仅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收获了友谊,又增强了我的自律意识,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
A.将第①句( 转折复句 )中的关联词“也是”改为“而是”。
B.在第②句( 假设复句 )中的“不觉得”前面加上“也”。
C.将第③句( 因果复句 )中的关联词“因为”改为“为了”。
D.将第④句( 递进复句 )中的关联词“又”改为“还”。
10.(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B.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C.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D.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11.(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 ”
①周恩来同志生前致力于解决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③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周恩来同志生前操碎了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12.(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塑造了众多特点分明、形象鲜明的人物,它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B.《简 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 爱为追求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而逆袭奋斗成功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特 勃朗特。
C.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
D.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 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二、默写(共10分)
13.(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8)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三、名著导读(共6分)
14.
宋江在灯下看那A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当下宋江看了A这袁人物,心中甚喜。便问A道:“二郎因何在此?”A答道:“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迳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日一年有余。后来打听得那厮却不曾死,救得活了。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二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勾动身回去。却才正发寒冷,在那廊下向火。被兄长跳了掀柄,吃了那一粳惊出一身冷汗,觉得这病好了。"宋江听了大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A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次日起来,柴进安排席面,杀羊宰猪,管待宋江,不在话下。过了数日,宋江将出些银两来,与A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疋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说话的,柴进因何不A 原来A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A的前病都不发了。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A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A道:“小弟的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因此要去望他。”宋江道“:“实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如若得闲时,再来相会几时。"三个离了柴进东压,行了五七里路。 A作别道: “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 “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些闲话,不觉叉过了三二里。A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指着道: “容我再行几步口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A倚了哨棒,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盘馔果品菜蔬之类,都搬来摆在卓子上。三个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曰平西。A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我时,就此受我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A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A。A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A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A拿了哨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A堕泪,拜辞了自去。
(1)(3分)文中的A是谁?他离开宋江之后,发生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2)(3分)结合选段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共12分)
15.(12分)家风,即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传承的为人处世的规则、规矩和风范。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参与解决。
(1)(3分)【寻家风】下面是活动搜集到的一些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曾国藩
材料二: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学父亲勤俭生活。
——《习近平家风》
材料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未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将如何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3分)【传家风】下面四则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让你选一项请学校书法大师刘老师书写后挂在学校阅览室,你选择哪一项,并说明理由。
①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3)(6分)【赞家风】下面是小明写的一段介绍自己家风的稿件,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多交朋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家的家风。(A)爸爸妈妈总是鼓动我广泛交友,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又常常给我讲一些古今中外宽厚待人的故事。父母让我懂得:(B)只有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当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经常用孔子的话“不与小人同座”来教导我。妈妈还说不要和品德不好的人交朋友。孔子对待品德不好的人连坐在一起都不愿意,何况是交朋友呢?妈妈还告诉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品德不好的人交往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时间久了,自己的品德也会得到提升。
①文中有个错别字是“   ”,正确写法是“   ”。
②(A)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③(B)处画线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五、诗歌鉴赏(共6分)
1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3分)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六、文言文阅读(共11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7.(3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鸟声俱绝 沿溯阻绝 B.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矣 D.是金陵人 是进亦忧,退亦忧
18.(2分)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9.(3分)作者说“舟中人两三粒”,又说“独往”,是否矛盾?
20.(3分)同桌拿来其他组设计的作业,邀你一起挑战,请你接受下面的挑战。
从武林门①而西,望保叔塔②突兀③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④,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⑥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应作“保假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突兀:高耸的样子,④昭庆:西湖的寺庙名。⑤娥:美女的黛眉。⑥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曾写《洛神赋》。
请从以下探究题中任选其一,接受挑战:
①《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都写到了西湖的景色,请结合内容分析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②《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都提到“泛舟西湖看景”,作者看的是什么景?景中蕴含的是什么情?试探究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七、现代文阅读(共13分)
被“偷走”的鲜花
①我开了家鲜花店,父亲在闲暇之余会过来帮忙。我的左邻是一家老饭馆,我的右邻是一家新开的面店。我的店和我的左邻右舍没有严格的分界线。由于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加上又没有特别醒目的标识,我的鲜花店生意惨淡。为了招徕生意,我将一些鲜花从店里搬出来,在门前摆了个造型。这样,A门口倒也打扮得花团锦簇,远远望去,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②一天,我打开门时,却发现自己门前摆着的鲜花造型不见了,仔细一看,鲜花被排成了一列,摆在了我和右邻的两道店门之间,而且,一排鲜花紧紧靠向右邻的店门。我气不打一处来,本来生意不好,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便要出去与他们理论。父亲却拦住了我说:“且慢!我自有妙法。”
③我看到我父亲走进了左邻的店里。出来后父亲便一言不发地将店里的另一些花也往外搬,把它们排在左邻的门口。摆放整齐后,左邻门前的花与靠近右邻的花形成了一种对称美,大气简洁。
④尽管我一百个不愿意,但父亲却说自有道理,我问他时,他只说让我等等,便不再多说。
⑤第二天早上,B两边的鲜花同时争奇斗艳,明丽动人。到店里吃饭吃面的顾客纷纷在花旁驻足。走进店里,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其间。饭后,与老板唠上两句,知道这动人的鲜花来自隔壁的花店,便时有顾客用餐之后到我店里光顾。我的生意慢慢开始转好,左邻右舍的生意也是兴隆起来,左邻饭店老板与父亲握手,说感谢我们;右邻面店老板也来和父亲握手,一脸羞愧,说我们大度智慧。父亲高兴地对他们说:“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允许我将鲜花摆到你们的门口,是你们替我做了广告。”
⑥我在心里久久地回味着父亲的这一“妙法”。
⑦晚上,父亲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去一家修理厂当修理工,那天接了一个活,修理一辆自行车,需要换掉后胎,几个徒弟争先恐后地忙完了,便坐在一旁打扑克,他不爱玩,看着自行车锈迹斑斑的,便自作主张地拿了机油给自行车的传动部位加油,完了,又将外圈给打磨了一下。同事们觉得他多管闲事,人家又没让你修别的部位,出力不讨好。可是,几天后,车主却将这个年轻人挖到他的公司上班,并且有着不菲的待遇。
⑧父亲讲完故事,我恍然大悟,想到毛姆的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⑨现在,我想,我已真正懂得了父亲所讲的做人妙法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减)
21.(3分)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中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花店生意惨淡 ① 父亲将花摆放在左右饭店入口 ② 父亲给“我”讲修理工的故事 ③
22.(4分)为满足文章结构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文章常会运用反复的手法,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文中画线句子两次描写了鲜花,请比较分析两处描写在文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②文章为什么两次引用故事?请加以分析。
23.(3分)请分析文章以“被‘偷走’的鲜花”为标题的作用。
24.(3分)文章篇末说,“我已真正懂得了父亲所讲的做人妙法了”,作者真正懂得的“做人妙法”到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写出你的理解。
八、写作题(共60分)
25.(10分)学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开展“鲁迅文化周”宣传活动,并发布了“‘鲁迅文化周’宣传员”招募计划。小文同学想报名参加,请根据下面材料中的信息,以小文的名义撰写一封自荐信。(200字以内)
姓名 小文 出生年月 2007年2月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学历 初中 学校 ×××实验中学
个人简介 七年级,参加“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级,获得“新圃杯”鲁迅知识竞赛一等奖 九年级,担任学校广播站广播员
26.(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
1.nuò;奘
2.头;投
3.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记叙
4-12 DDADC CBBC
13.略
14.(1)武松,景阳冈打虎
(2)①他爱惜人才,初见武松,就心中甚喜,嘘寒问暖。②他热情大方,在武松落魄之时,扶危济困,留他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帮他做衣裳。③他善于结交,送别武松,送了一程又一程,还和武松结为兄弟。④他仗义疏财,在武松需要缠盘之际,大方赠送银两。(写出两点,并能举分析即可,其它说法合理亦可)
15.(1)学习名人家风家训;从父母那儿学习和继承;从课本中学习;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
(2)③或④。
(3)座;坐;鼓动;鼓励、支持;就;才
16.(1)C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17.B
18.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9.不矛盾,这里要去其形式,存其精神。这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独立不羁)人傲岸自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追求,舟子不会有这样的追求和雅兴。
20.示例1:我选择(1)《湖心亭看雪》通过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如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由远及近,写出了天地白茫茫一片的广阔与雪中人的渺小。《初至西湖记》通过生动的比喻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天山色如黛,花色娇艳,微风醉人,湖水微谦的美丽景色。
示例2:我选择(2)张岱看的是雪景,冰雪象征高洁的情操,张岱痴迷雪景,实际是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袁宏道看的是湖光春色,通过生机勃勃的景色抒发对西湖春天的沉醉与喜爱之情。
21.①鲜花被搬走 ;②“我”和左邻右舍都生意兴隆; ③“我"明白了做人妙法
22.①A句写“我”因为生意惨淡所以搬出鲜花,希望鲜花能够招徕生意,引出下文鲜花被搬走.父亲出妙招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B句写鲜花的明丽动人,引出下文鲜花使得左邻右舍生意兴隆,突出强调鲜花具有为店铺带来收益的重要意义,继而引出文章主旨。②文章通过写修理工额外修理其他部件最后被挖到其他公司,以及踩花的两个故事,体现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他人和善宽容,也一定会为自己迎来顺利,深化文章的主旨;引用两次故事使文章主旨确凿充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富有启发性。
23.内容上,概括了“我”为招徕顾客而摆在门口的花被右邻面店移到自己店门口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主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花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24.“做人妙法”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待他人和善宽容,一定会有所回报。示例:我们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热心帮助班里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当我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体育运动时,他们都愿意和我搭档,帮助我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