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同步检测.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同步检测.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8.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01 09: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同步检测
1、 选择题
1、有一杯饱和的食盐水,小刚同学对它进行下列操作,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是(  )
A. 再加水
B. 倒出一部分
C. 升高温度
D. 恒温下,再加食盐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A、再加水使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A选项正确;B、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倒出一部分溶液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B选项不正确;C、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升高温度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C选项不正确;D、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再加食盐,所加的食盐不会溶解,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A.
分析:本题主要了解饱和溶液升温和加溶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2、农业生成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氯化钠16g
B. 溶液质量为100g
C. 每100g溶液中含氯化钠16g
D. 每100g水中含氯化钠16g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由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是指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16g氯化钠.这要与溶解度的概念要区别清楚。
所以选: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属基础性题.
3、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 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 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A、保持温度不变,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10g溶剂会析出晶体,溶液还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由公式: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A选项不正确;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10g溶质,该10g溶质不会溶解,所以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都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B选项不正确;C、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外界因素是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只要温度不改变,溶解度就不会改变,所以C选项不正确;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10℃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所以D选项正确.所以选D.
分析:本题要能准确地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 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不饱和溶液若通过降温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A选项不正确.B、恒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变,所以B选项不正确.
C、温度不变,往饱和溶液中加入其他的溶质如饱和的食盐水中加入蔗糖溶解,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减少的,所以C选项不正确.D、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的物质来说,比如熟石灰而言,降温时,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不会析出晶体.所以D选项正确.所以选D.
分析:此题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所学对不同情况下的溶质质量分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
5、下列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是(  )
A. 20g水中溶有0.2g食盐
B. 101g食盐水中溶有1g食盐
C. 100g水中溶有1g食盐
D. 99g水中溶有1g食盐
答案:D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可以知道,
A、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9%.所以A选项不正确;
B、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所以B选项不正确;
C、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所以C选项不正确;
D、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所以D选项正确;
所以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时,注意溶剂和溶液的区别,
6、要使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升高温度到30℃②降温 ③加入2g硝酸钾 ④加入2g水 ⑤蒸发2g水再恢复到20℃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⑤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①升温会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都不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②降温,饱和硝酸钾的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少,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再加2克硝酸钾,由于溶液已经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加入的硝酸钾不会溶解,溶质的质量不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④加2克水,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增加了,但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⑤蒸发掉2克水,饱和溶液中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综合以上分析,能使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浓度发生改变使②④,所以A正确.所以选A.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7、实验室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
A. 49g
B. 88g
C. 98g
D. 100g
答案:B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10g×98%=(10g+x)×10% ,解得:x=88g.所以选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8、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当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 12克
B. 60克
C. 120克
D. 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进行解答;设需要10%的溶液的质量为x,则蒸发60g水后溶液质量为(x-60)g
x×10%=(x-60)g×20% 解得:x=120g
1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20g×10%=12g
所以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蒸发过程中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
9、某温度下,向100g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5.6g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溶液中Ca2+的总数不变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等于98.2g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了解加入生石灰后,发生反应为:CaO+H2O=Ca((OH)2 并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这一点进行解题;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5.6g生石灰和1.8g水反应会生成7.4g的氢氧化钙,并且溶液温度升高,会析出一部分氢氧化钙,因此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钙的质量要大于7.4g,所以A选项不正确;
B、由于反应CaO+H2O=Ca((OH)2会导致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从而会析出氢氧化钙固体,但剩余溶液还是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改变,由公式: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B选项正确;
C、由于反应CaO+H2O=Ca((OH)2会导致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从而使溶液中溶解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减少,因此溶液中的钙离子会减少,所以C选项不正确;
D、由于反应CaO+H2O=Ca((OH)2可以知道:5.6g生石灰会消耗1.8g水,饱和溶液中减少了1.8g水会导致溶液中溶解的氢氧化钙结晶析出,因此剩余的饱和石灰水的质量要小于98.2g,所以D选项不正确;
所以选B.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时引起的一系列的量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在此温度下,向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40.0%
B. 30.0%
C. 28.6%
D. 23.1%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能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意义: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说明在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20℃温度,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硝酸钾,还有5g硝酸钾剩余。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3.1%,由于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还可以利用公式: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进行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23.1%
所以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需同学们掌握.即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11、实验室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 3%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 3g 氯化钠与 100g 水配制得到
B. 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 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 用50g 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 水配制得到
答案:D
知识点:
解析:
解答:解答本题主要要了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方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实验步骤、仪器、误差分析等;A、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3%=3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3g=97g,所以A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应用药匙取氯化钠,所以B选项说法不正确.C、对于称量一般药品应该放在滤纸上称量,而对于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该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纸上称量,所以C选项说法不正确.D、用50g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水混合,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所以选D.
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的NaCl B.称取3gNaCl C.量取47mL水 D.溶解
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取氯化钠时应该用药匙,并且瓶塞应该倒放,所以A选项的操作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一般左边放药品,右边放砝码,所以B选项的操作正确;
C、量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所需要的液体体积,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所以C选项的操作不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所以D选项的操作正确.
所以选C.
分析:本题主要查考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在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仰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大,若俯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小.
13、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 20%
B. 22.5%
C. 25%
D. 30%
答案:A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
解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00g×20%+3g,而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3g+12g
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所以选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4、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
A. 100mL、54.35mL
B. 100mL、55.5mL
C. 250mL、54.35mL
D. 250mL、55.5mL
答案:B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进行解题.则需浓硫酸的体积为x
则500g×20%=x×98%×1.84g/mL 解得x=55.5mL,由于需量取55.5mL,应选择量程与之接近的量筒,应该选择1001mL的量筒,
所以选B.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15、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 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3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从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
B、从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C、在t℃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
D、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根据公式: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7%,所以D选项说法不正确.
所以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的了解,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 填空题
16、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它是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比.
答案: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填: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分析:本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的理解
17、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400g,需碳酸钠______ g,需水________g.
答案:40;360.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碳酸钠质量=400g×10%=40g,需要水:400g-40g=360g.所以答案为:40;360.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8、某实验小组探究选稻种的实验,需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5g,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计算应称取氯化钠________g,需加水________________mL(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lg/cm3).
(2)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请举两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5;94.5;
(2)①NaCl固体中含有杂质或倾倒氯化钠时有少许氯化钠洒落;②量取水的时候仰视或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底部有水等.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5g×10%=10.5g;需要水的质量为:105g-10.5g=94.5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94.5mL;
(2)配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0%,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是水量取多了或是氯化钠取少了,如果倾倒氯化钠固体时洒落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减少而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或者量水时仰视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
所以答案为:(1)10.5;94.5;(2)①NaCl固体中含有杂质或倾倒氯化钠时有少许氯化钠洒落;②量取水的时候仰视或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底部有水等.
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溶剂质量的计算方法,用天平称量时的注意事项,掌握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
19、60℃时,将24gKNO3溶于96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现此溶液等分为四份:
(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2)取第二份溶液,将其温度升到10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KNO=固体_____________ g;
(4)取第四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入水_____________ g.
答案:20%;(1)20%(2)20%(3)10(4)30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
解答:首先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知道开始配制的6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解答本题还要了解溶液的三大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和混合物,所以将溶液分成四等份时,每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还是20%.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g,溶液的质量为30g.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就行了.
(1)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2)升高硝酸钾溶液的温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质得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还是20%.
(3)通过加溶质的方法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即要达到40%.由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则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40% 解得:x=10g
(4)通过加水的方法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即要达到10%,由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
设加入的水的质量为y
=10% 解得:y=30g.
所以答案为:20%;(1)20%(2)20%(3)10(4)30
分析:解决此类溶液浓缩的问题,要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要注意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加一倍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却不会减小为原质量分数的一半
20、甲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使D中溶液质量分数改变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20g甲 b、加入50g水 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
答案:(1)、A、C;B、C、D;(2)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溶解度曲线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知识的应用问题:
(1)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在100g水中先加入20g的甲物质会全部溶解,所以A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0g甲物质全部溶解,所得的B溶液恰好饱和;由于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升高温度至30℃,水的质量还是100g,溶质的质量是40g,所以C为不饱和溶液;再降低温度至20℃,所得的D溶液恰好饱和。
(2)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有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此题首先要了解D溶液恰好是20℃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a、D溶液恰好是20℃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加入20g甲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a选项不正确;b、加入50g水使溶液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b选项正确;c、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只会使饱和的甲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选项不正确;d、加入10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此时依然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甲的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选项不正确;
所以答案为:
(1)、A、C;B、C、D;(2)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液状态的判断、及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分析判断.
3、 解答题
21、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5%.求: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解:设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x,
=15% 解得:x≈11.8g
答: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11.8g.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可设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x,
=15% 解得:x≈11.8g
所以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11.8g.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方法,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22、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需要用的较稀的硫酸溶液.现要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答案:解: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mL=500cm3 :
x×1.84g∕cm3×98%=500cm3×1.14g/cm3×20% 解得:x=63.2mL
加水的质量为:500cm3×1.14g/cm3—63.2cm3×1.84g/cm3)=453.7g即453.7mL
答:需要63.2mL浓硫酸,需要加水453.7mL.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答此类型的题要紧紧抓住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就进行解题: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mL=500cm3 ,由溶质的质量相等列等式:
x×1.84g∕cm3×98%=500cm3×1.14g/cm3×20% 解得:x=63.2mL
加水的质量为:500cm3×1.14g/cm3—63.2cm3×1.84g/cm3)=453.7g即453.7mL
因此需要63.2mL浓硫酸,需要加水453.7mL.
分析:本题要求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关键知识点。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50g水可以溶解______________g甲物质;
(2)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3)将20℃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30℃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5;
(2)升高温度、添加物质甲(或蒸发溶剂);
(3)甲大于乙.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解答本题首先需要了解溶解度的意义: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说明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的甲物质,所以50g水可以溶解12.5g甲物质;
(2)一般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加该溶质、降温、蒸发溶剂,但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为使它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升高温度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3)将20℃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30℃时,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知道:甲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但是乙的溶液中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
24、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够多的固体食盐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不同的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答案: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
方案一 10g NaCl 和40mL水
方案二 25g40%的NaCl溶液和25mL水
方案三 20g15%的NaCl溶液,7gNaCl,23mL水.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50g×20%=10g,则需要水的质量=50g-10g=40g(也即40mL),然后利用所提供的药品设计不同的配制所需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用食盐和水:所以可以直接称10g食盐、量取40mL水,混合溶解所得溶液即为所需配制的溶液;
方法二:可以直接用浓溶液加水稀释即可,但要注意加入水的体积的计算,所以需要4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10g÷40%=25g,加水的量=50g-25g(合25mL);
方法三:可以直接用稀溶液中加溶质的方法做到,题目所提供的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20g×15%=3g,因此,需要再加10g—3g=7g食盐,因为此时溶液的质量只有20g+7g=27g,所以还必须往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的质量=50g-20g-7g=23g(合23mL)水进行配制;
所以答案为: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
方案一 10g NaCl 和40mL水
方案二 25g40%的NaCl溶液和25mL水
方案三 20g15%的NaCl溶液,7gNaCl,23mL水.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关键是要设计好三种不同是实验方案,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①溶质加溶剂;②稀释浓溶液;③稀溶液中加溶质
25、20g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与6g铁钉恰好完全反应(铁钉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Fe═FeSO4+H2↑)
(1)计算该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
(2)将20g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1)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的质量是20g×49%=9.8g
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x
H2SO4 + Fe ═ FeSO4 + H2↑
98 56
9.8g x
解得:x=5.6g
所以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2)由于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设需要水的质量是y
20g×49%=(20g+y)×20% 解得:y=29g
答:(1)该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93.3%;
(2)需要水的质量是29g.
知识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是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注意20g的稀硫酸是混合物,不能直接带入计算,必须先要算出溶质硫酸的质量才能进行计算。
(1)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的质量是20g×49%=9.8g,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x
H2SO4 + Fe ═ FeSO4 + H2↑
98 56
9.8g x
解得:x=5.6g
所以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2)由于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设需要水的质量是y
20g×49%=(20g+y)×20% 解得:y=29g
所以(1)该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93.3%;(2)需要水的质量是29g.
分析:根据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列方程求出铁的质量,并计算铁钉中铁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