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检测.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检测.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01 09: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
A.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
解答:A、醋,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从化学式中判断,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D、烧碱即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故选C
分析: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答案:B
知识点:氯化钠与粗盐提;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
解答: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正确.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错误.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正确.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判断.C、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D、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3、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 Ca(OH)2 B、H2SO4和Na2CO3
C、AgNO3 和 BaCl2 D、KCl和CuSO4
答案:B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
解答:A、HCl和 Ca(OH)2可以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正确。
B、H2SO4和Na2CO3可以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硫酸钠,正确。
C、AgNO3 和 BaCl2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正确。
D、 KCl和CuSO4不反应,错误。
分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才可以。
4、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 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ZnCl2 KNO3 MgSO4 B、NaOH KNO3 H2SO4
C、BaCl2 Na2SO4 K2CO3 D、AgNO3 ZnCl2 HNO3
答案:A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
解答:A、ZnCl2 KNO3 MgSO4不能反应,错误。
B、H2SO4和NaOH 可以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正确。
C、BaCl2 Na2SO4 K2CO3 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正确。
D、 AgNO3 ZnCl2 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正确。
分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才可以。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NO3- Na+ OH- B、 OH- Na+ CO32- H+
C、Na+ K+ CO32- Cl- D、 SO42- OH- K+ NH4+
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Cu2+ OH-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错误。
B、 OH- H+ 可以反应生成水 , CO32- H+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
C、Na+ K+ CO32- Cl-可以共存,正确.
D、OH- NH4+可以反应生成氨气和水,错误.
分析:离子共存必须没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才可以。
6、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都是沉淀的是( )
A、Ba(OH)2 + CuSO4 B、Ca(OH)2 + Na2CO3
C、AgNO3 + NaCl D、NaOH + FeCl3
答案:C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正确。
B、 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错误。
C、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溶于水,错误.
D、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错误.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如:硫酸不容钡和钙,钾、钠和硝酸盐全溶等。
7、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得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A、FeCl3 KOH HCl B、Na2CO3 CaCl2 HCl
C、AgNO3 HNO3 HCl D、CuSO4 Fe NaCl
答案:B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错误。
B、 可以得到无色溶液,正确。
C、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错误.
D、生成硫酸亚铁,浅绿色,错误.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且熟记铁离子黄色,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
8、 近来市场上出现用硫酸铜处理过的“返青粽叶”,食用其包裹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
解答: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之一为氧;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而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D
分析: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9、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
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已知:Na为+1价、O为-2价,求N的化合价。
分析:亚硝酸有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0、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生石灰 氯化钠 B.碳酸钡 硝酸钾
C.苏打 小苏打 D.氯化钠 硝酸铵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
解答:A都溶于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正确。
B碳酸钡不溶于水,会浑浊;硝酸钾溶于水,正确。
C都溶于水,无明显现象,错误。
D都溶于水,但硝酸铵溶入水会吸热,正确。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于水时放入与吸热情况。
11、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
  A. Ca(OH)2和H2 B.CaCO3、NaOH和H2
C. 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钙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Na2CO3=CaCO3↓+2NaOH+2H2↑.
分析:要学会从题目给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并应用与实际解题过程,需要学生平时多锻炼自学能力。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③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④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分析:要熟练掌握粗盐提纯的过程,明确每一步的原理。
13、如表中各物质名称、化学式和所属分类都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A 烧碱 Na2CO3 盐
B 氧化铁 Fe2O3 氧化物
C 煤炭 C 单质
D 熟石灰 CaOH 碱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
解答: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所属的物质类别为碱,故A错误;
B、氧化铁是三氧化二铁,化学式为Fe2O3,物质分类为氧化物,故B正确;
C、煤炭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 Ca(OH)2,所属的物质类别为碱,故D错误.
分析: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题,熟记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俗称。
14、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碳酸氢钠和足量盐酸反应的产物与碳酸钠和足量盐酸反应的产物不同
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解析:
解答: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正确。
B、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钠,错误;
C、碳酸氢钠用途之一,制作碳酸饮料,正确;
D、碳酸氢钠可以中和过多胃酸即盐酸,正确.
分析:了解碳酸氢钠的用途,平时生活中注意积累。
15、已知粉末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分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  )
加入物质 稀盐酸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
  A. CaCO3 B. Na2CO3 C. Cu(OH)2 D. Mg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该固体中有碳酸根离子或是金属,一定不是氢氧化铜;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根离子,不是金属镁,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并且排除了A;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溶解,说明此固体易溶于水,因此由以上现象可知,粉末X是碳酸钠.
分析:熟记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
16、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 )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该固体中有碳酸根离子或是金属,当产生的气体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根离子.故选B
分析:熟记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使澄清石灰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17、13.5 g CuCl2样品,当它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得到29 g AgCl沉淀,则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盐是( ) xK b1. C o m
A.BaCl2 B.CaCl2 C.AlCl3 D.ZnCl2
答案:BC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假设13.5 g为纯的CuCl2,则生成AgCl的质量为:
CuCl2+2AgNO3====Cu(NO3)2+2AgCl↓
135 2×143.5
13.5 g x
x=28.7 g
现为29 g,则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CuCl2中氯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质量分数,将各选项稍加变形,依次为:BaCl2、CaCl2、Al2/3Cl2、ZnCl2,显然答案为B、C。
分析:本题可用平均值法和变形法相结合来速解。
二、填空题
18、碳铵(化学式: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在试管中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三种化合物,在试管口可观察到水珠,说明产物之一是水。请根据所学知识,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答案: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NH3 在试管口放一张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有氨气生成
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NH3 在试管口放一张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有氨气生成
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分析: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以猜想另外两种产物可能是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氨气可以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19、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答案: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NaCl Cl- Na+
碳酸钠 Na2CO3 Na+
碳酸氢钠 NaHCO3 Na+
碳酸钙 CaCO3 Ca2+
硫酸铜 CuSO4 Cu2+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离子书写原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示所带电荷数。
分析:熟记常见盐的化学式。
20、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甲 HCl
乙 H2SO4
丙 Ca(OH)2
答案:甲:不行,因为虽然把CO32—除去了,但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Cl)
乙:行,因为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跑掉,水不算杂质
丙:不行,因为虽然能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把CO32—除去,但又生成了新的杂质(NaOH)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此题就是要把CO32—除去,除去的方法是可将其转化为气体,或转化为沉淀,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分析:除杂原则,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1、某园林工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使用铁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制的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会腐蚀铁桶和降低农药质量
(2)CuSO4+Ca(OH)2====Cu(OH)2↓+CaSO4
(3)用一支试管取少量波尔多液,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上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波尔多液中含CuSO4,否则不含CuSO4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不仅会腐蚀铁桶,而且会影响农药的质量。(2)桶里的两种液体是指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它们能发生复分解反应。(3)可插入一根铁丝,通过观察是否有铜置换出来,再判断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
分析: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2、如右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后,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变大 Ba(OH)2+CuSO4====Cu(OH)2↓+BaSO4↓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由于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附着在悬挂着的重物上,使其质量增大。并且由于生成了沉淀,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变小。综合上述,弹簧秤的示数将变大。
分析:结合物理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三、实验与探究
23、小红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在实验室练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配制过程是:称取1 g胆矾放入A容器中,再加9.0 mL水搅拌,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铜溶液;称取1 g生石灰放入B容器中,先加少量水搅拌,使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再加入10 mL水搅拌,制成石灰乳。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地倒入石灰乳中,同时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配制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用的A容器能否选用铁制容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过程中,小红需要用到哪些主要化学仪器?请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O+H2O====Ca(OH)2 CuSO4+Ca(OH)2====Cu(OH)2↓+CaSO4
(2)不能 因为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导致铁制容器腐蚀和农药失效
(3)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一个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另一个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需要哪些仪器可根据每一步的操作来填写:称取需托盘天平、量取体积可用量筒、盛水可用烧杯、搅拌可用玻璃棒。
分析: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配制溶液基本实验技能。
24、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第一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MgCl2 AgCl
乙组 ② HNO3[

(2)请写出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HCl AgNO3
乙组 ② BaCl2〔或Ba(OH)2〕 MgSO4 BaSO4
③ Mg(NO3)2 H2SO4 Ba(NO3)2
(2)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Mg(NO3)2+Na2CO3====MgCO3↓+2NaNO3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由题干信息可知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一定是酸,第三步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或?BaSO4,那么甲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则试剂Y是HCl,因另一种生成物是硝酸镁溶液,所以试剂Z是AgNO3;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那就是BaSO4,实验②第一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CO3,所以试剂X是BaCl2或Ba(OH)2,试剂Z是MgSO4;实验③是另一种酸则是硫酸,所以试剂X是Mg(NO3)2,试剂Z是Ba(NO3)2。
分析: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推断基本思路。
四、计算
25、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现称取只含氯化钠的纯碱样品34.6 g放入盛有13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51.4 g。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1.8 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
解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0 g+34.6 g-151.4 g=13.2 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http: / / www.xkb1.com / )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3.2 g
则x=31.8 g
则y=35.1 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能分析出溶液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跑掉了,可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