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4 草》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4 草》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1 20: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草 王愿坚 红军吃过的野菜标本草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作者作品介绍 王愿坚,现代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电影《闪闪的红星》…… “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文体特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用生动细腻的情节描写和环境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情节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学习目标 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注音:
焦灼 踉跄 蔫巴 捂 酸涩 拽
抽噎 一霎 飒飒 掀开 掠过 愠怒

挣扎、挣脱 刨地、刨根问底
挣钱、挣命 刨冰、刨床
晕倒、晕头转向 火烧火燎
晕车、月晕 燎原之火、燎泡
勒紧
悬崖勒马、勒令 zhuóliàng qiàngniānzhuàiyēshàsàlüèyùnwùsèxiān 组词:
缰 沸 驮 渣 咴 倚 摊 详 梧 篷
僵 拂 驼 楂 恢 绮 滩 祥 捂 蓬
疆 佛 鸵 喳 诙 释义:
焦灼、愠怒 、蔫巴、徒手、关切、
僵持、救治、惶惑、端详、荒漠、
抽噎、光火、一霎、一气、宽慰、
踉踉跄跄 、花天酒地解释①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 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跄:走路不稳。
④愠怒:愤怒,生气。
⑤惶惑:疑惑,畏惧。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阅读课文,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1、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2.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题记”?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两句话或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题记”是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手法,因为它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选作“题记”的文字要么是富有哲理的话,要么是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话,要么是能引人深思或受启发的话,且这段文字都是和文章紧密相连的。
本文借用了藏族同志的一段话作为“题记”,含义颇深。既说明了这里的草挽救了许多红军的生命,也指无数红军战士为了劳苦大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里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热血滋养了这里的草,也必将滋养着无数的后来者。用这个题记含蓄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其中 “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开端(1—5):战士误食有毒野草中毒,班长杨光摸黑向上级报告。 发展(6—16):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人,医生有紧急任务在身。??发展和高潮(17—36):杨光惊醒了昏迷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对中毒提出处理意见。结局(37—44):杨光和其他战士从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3、围绕“草”作者写了哪些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主席不顾安危尝毒草 下令辨毒草(发展和高潮)
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开端:战士误食毒草发展:周副主席辨毒草?? 高潮:周副主席尝毒草 结局:周副主席评吃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草二、研读描写,感受形象 两个主要人物
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的句子,研究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周副主席: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杨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十分具体”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作风和伟人气度(指挥若定,严谨细致,考虑问题周到,以他人为重 、以革命利益为重等)。
 2、杨光的动作描写和作用: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 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3、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三、揣摩语句,体悟深意
§38“革命斗争……把草吃得好一些!”
§39“也要记住这些草” 、 “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 、 “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
§40 “这些话,……又慢,又轻, ……像 沉雷一样隆隆地 ……”
§41 “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第一句 
引导战士要根据革命斗争需要,承认困难、正视困难进而战胜困难。第二句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周恩来善于引导启迪战士第三句周恩来的话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深深激励了红军战士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第四句四、总结归纳 主人公:周副主席 线索人物:杨光
主题: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毒草而中毒的险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野草,而且亲口咀嚼野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五、写作特色(1)以小见大。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紧扣线索“草”安排情节。误食毒 草——周副主席辨识毒草、咀嚼毒草——周副主席议论“吃草”,结构紧凑、脉络分明。
(4)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六、情感迁移“总理的惊人之处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 ——梁衡《大有大无周恩来》 拓展练习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提示: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中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