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山水画的意境
一、导语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曾以近3亿的人民币在近现代书画拍卖场中成交,创拍卖纪录新高!请同学们想想其作品高超艺术体现在哪里?
同学们可能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万山红遍,看到雄奇的山峰,错落的红林,明亮的飞瀑,涓涓的小溪,参差的山村,白墙与黑瓦。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撼的美丽。但此画究竟为什么有如此高超的艺术魅力,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样的美的?
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山水画的意境》,体悟作者的绘画感受。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明确文中以诗歌意境为例来论述的作用。
3.领悟山水画创作对写作的启示,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诠释题目疑难
【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发展,隋唐始独立,脱离了人物画。
四、让我们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意境”并解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2-4段)
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要深刻认识对象,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5-8段)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意境和意匠二者要紧密结合;
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9-10段)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段: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5.请结合原文语句,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如何快速有效地理清文章的思路。
善于抓住语段中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内容,随着对意境的认识,逐步理清行文思路。
理清文章的思路,是我们阐述文章论证思路的首要条件。
五、跳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论述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举例论述。
例1.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 人的深厚的友情。
举例论证,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证明了好的意境往往需要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2.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举例论证,以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为例,证明了好诗词有很深的意境,每一个字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3. ⑥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举例论证,以齐白石画虾为例,并且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证明了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4.⑦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举例论证,以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为例,证明了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5. ⑧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需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将五代画家荆浩长期观察画松始得其真,与一位作者画画不能创造意境进行对比,证明了注重长期观察,充满感情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具有意境的独创性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6. ⑧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对比论证,将画一棵树、一座山时,画出意境与木然地画画进行对比,证明了注重长期观察,充满感情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具有意境的独创性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7. ⑨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举例论证,以齐白石的印章“老齐手段” 为例,证明了画画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例8.⑩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道理论证,引用杜甫的诗,论证了意匠的重要性,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六、结合我们理清的文章思路内容以及对论证方法的分析,要完善一个问题,深入探究或质疑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
1.请完善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提出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以古诗词为例论证了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论述怎样获得意境。最后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述意境和意匠的关系,强调要苦心经营意匠。
2. 总结阐述论证思路的方法。
①明确文章层次。
②概括各层层意。有条理地论述。
③准确分析文章运用的论据或论证方法。
④论述时使用一些能加强层次性的词语,如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还要使用一些能显示议论文文体特征的词语,如提出、阐述、证明、论述等。
3. 作者要论述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说说它们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巧借诗画同源,以诗的意境类比山水画的意境,让读者借助诗词的意境,来理解和把握山水画的意境,化深奥为浅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也让文章增添了文采,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七、再次通读文章,想想作者对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来写,如果不熟悉,却一定要写,那就需要观察,有全面的认识,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后再写。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写作如同画画,不是对景、物、生活的照搬,要根据情感的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修饰,加工,才能产生动人的效果。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 ,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切记无病呻吟,切记假、大、空。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写文章贵在独创性,要写自己内心有深刻感受的内容,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八、掩卷沉思,学以致用。
1.让我们细细品味《万山红遍》画作中作者的情感和匠心,再次欣赏并谈谈画作带给我们的美感体验。
李可染说:“我们画山水画也就是为祖国河山树碑立传,这就是山水画的爱国主义之所在。”这样的博大胸怀下创作出的作品必定是具有宏伟的艺术风格。
通过学习讲解,大家的感触会很深,在此老师也想简评下大师的画作《万山红遍》,与大家共勉: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峰雄奇,红林错落。
飞瀑明亮,小溪涓涓。白墙黑瓦,山静村宁。
高低和谐,动静相宜。冷暖对比,相互映衬。
远近相辅,层层推进。从点到面,由实到虚。
层次丰富,构图饱满。深沉静穆,情意浓烈。
河山壮丽,满纸豪情。匠心独运,引人深思。
真是:
笔底生烟霞,胸中有丘壑。
2.今时今日,面对疫情,身为师生的我们,是否感慨顿生,激情满腹,何不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看法和责任。
要求:1.体裁为议论文。2.观点鲜明,思路清晰。3.200字左右。
教师示例: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此时此刻,我依然坚定地认为:打败疫情,人人有责。
钟南山院士率领医护人员竭尽全力奋战在第一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令人敬佩的勇气和精神,克难除险,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或坚守岗位或捐钱献物,朴实诚挚的献爱心行为既令人振奋又让人热泪盈眶。疫区返乡人员主动申请隔离,宁愿自己享受孤独,也要避免将危险传播给他人。而现在,我们正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在家也要做贡献。
总之,只要人人扛起责任,那么定会困难将不再,家园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