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6课《绝唱》(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6课《绝唱》(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1 20: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绝 唱刘 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 鹗 《老残游记》
李伯元 《官场现行记》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 朴 《孽海花》作者简介
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人,著有长篇小说《老残游记》教学目标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
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
的方法。
偌大 疙 瘩抑扬顿挫发髻铮铮羯鼓秀而不媚皓齿熨斗千仞驰骋周匝屏气花坞撩乱霍然遽戚戚ruògē dāyìcuòjìzhēngjiémèihàoyùnrènchěngzājùbǐngwùliáohuòqī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含贬义。谈笑自如:自由自在的连说带笑。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百变不穷:变化多次不停止。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千回百折:形容曲折的样子。屏气凝神:暂时抑止呼吸,有意的闭住气,聚精会神。轰然凝神:形容声音非常响,像打雷一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形容歌声高亢、悦耳,
使人经久不忘。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极端美好,有长
时间使人忘记一切的魅力。出声朗读课文,
标画生字词, 并随时勾画课下重点注释。戏园的盛况
琴师的弹奏
黑妞的说唱
听众的反映
白妞的说唱
黑妞说书观众评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白妞说书结构图示戏园盛况时间早观众多:职业广:十点 下午一点满满的,人缝里
坐下
官员,生意人,
读书人琴师弹奏外貌:初奏:轮指:甚为丑陋不甚留神入耳动心欲


抑黑妞演唱外貌:演唱:朴素洁净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动作:娴熟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即指对所描写的
对象、内容不作直接刻画,而是通过对其他
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映衬,这样的写法就是侧
面描写。作用:作者这样步步铺垫,层层烘托,
有力的突出了白妞说唱技艺的高超。
(不同凡响,精彩绝伦。)侧面描写绝 唱观众多叫好不绝以为观止轰然雷动琴师黑妞白妞刘鹗第二课时第五自然段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白妞出场时的外貌、动作、神情。2、写白妞的外貌抓住什么来写?有什么特点?写外貌抓住性别、年龄、装束、面容来写,突出他的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特点。3、写白妞的神情抓住什么来写?怎样写的?写神情抓住白妞的眼睛来写。写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再从观众的感觉来写。左右一顾一看,连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
不必说。就这一眼,满院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连一根针掉到地下都听得见响!4、这段描写白妞出场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作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生动地写出了白妞眼睛清澈、
明亮、有光泽、灵活、有神的特点;对
比和夸张写出了白妞眼神对观众的吸引
力和威慑力,突出了观众对白妞的尊重
和喜爱。写白妞的出场,借外貌突出其内在神韵,
借动作突出其高超技艺,借眼睛显示了
作为艺术家的眼神魅力,未传一声就勾
摄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由于铺垫充分,
烘托到位,使得白妞的出场不同凡响。小结白妞说书:“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寂”演唱的起始演唱的发展旋律的跌宕演唱的高潮演唱的结束初唱:像熨斗熨过,像吃人参果拔尖: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翻高:恍如由傲来峰登上泰山陡落:如飞蛇在黄山中盘旋穿插低细:渐渐的就听不见了忽扬:像放东洋烟火收尾: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听觉→触觉 味觉听觉→视觉听觉→感觉听觉→视觉听觉→视觉通感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 “通感”又称 “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修辞方式。
第七段两次写观众的反应,找出来并说说有什么作用。第一次:写观众听得入神的神态。第二次:写观众对白妞演唱的喝彩、赞扬。从侧面写出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 第八自然段写少年人的话和旁边人的话有什么作用?写少年称赞白妞的话和旁人的同感,
从侧面衬托白妞说唱的高超技艺。绝唱侧面描写戏园盛况:轰动泉城琴师弹奏:不同凡响黑妞演唱:以为观止观众评论:“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正面描写白妞出场:“秀而不媚
清而不寒”白妞说书:运用通感板书设计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