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市四灶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五)
本试卷分I、II两卷,总分160分,第I卷共51分,第II卷共109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51分 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蛊(gǔ)惑 缂(kè)丝 慰藉(jiè) 熟悉谂(shěn)知
B.粗糙(zāo) 狭隘(ài) 伺(sì)机 长歌当(dāng)哭
C.赧(nǎn)然 赁(lìn)屋 瞭(liáo)望 呱呱(gū)而泣
D.蜕(tuì)皮 疱(páo)疹 桀骜(ào) 前仆(pū)后继
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组
A.家具 委曲求全 气慨 暗然失色 B.撕打 陨身不恤 纹身 箭拔弩张
C.脉膊 平心而论 编纂 常年累月 D.通牒 真知卓见 碟片 激流勇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②荆江防洪大坝工程事关重大,任何一家施工单位都不能__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
③评委们经过反复斟酌,反复磋商,最后__出58篇优秀论文,结集出版。
A、遏止 借口 选拔 B、遏止 借故 遴选
C、遏制 借口 遴选 D、遏制 借故 选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章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对我们班上五十六个同学都是等量齐观的,不存在偏心哪一个的情况。
B.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美国官员希望通过审判萨达姆的罪行,来证明他们发动伊拉克战争有理,但专家认为,这次审判对美国来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医院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B.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果,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失望。
C.能否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东北师大附中全体教师本着团结向上、求实创新为原则,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校的“四个建构”工作,成果喜人。
6. 下面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夙遭闵凶 而刘夙婴疾病 B、刑人如恐不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C、匹夫不可夺志也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D、愿陛下矜悯愚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某所,而母立于兹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9.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 臣具以表闻
C. 臣欲奉诏奔驰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而刘夙婴疾病 B. 圣人不凝滞于物 C. 其制稍异于前 D.重为乡党所笑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11~12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1.对这两支曲子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日景象。
B.“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C.“飞鸿”句,写一只鸿雁掠过天空,此一笔使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并产生动感。
D.“白草”句中的“白”是白色的意思,与青山绿水直接组合,具有视觉美感。
12.对这两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曲的构思明显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并多处化用唐诗宋词的意境,组成一幅春天的绚丽图画。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D.《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3.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行比一乡 比:比较 B. 德合一君 合:联合
C. 而征一国者 征:征服 D.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加:更加
14.下列句中“然”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虽然,犹有未树也 B. 未数数然也
C.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D. 泠然善也
15. 下列与“彼且恶乎待哉”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 翱翔蓬蒿之间 C. 之二虫又何知 D. 彼且奚适也
16. 下列对“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领域,那么还有什么等待的呢?
B.如果能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领域,还等待什么呢?
C.至于能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领域,他还凭借什么呢?
D.至于能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领域,还要依靠谁呢?
1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四种人略高一筹,但正像鹏鸟和蜩、斥鴳一样,区别只是“小大之辩”,共同点是“有所待”,还都算不上逍遥游。
B.作者在文中提到宋荣子和列子是为了衬托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C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第II卷(共109分)
二.(10分)
18、根据课文默写(每空1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⑵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⑶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⑸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7分)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 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 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9.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人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语言运用(12分)
23.下面一段文字的表述不够规范,请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和句式,可适当增减词语,使之更合理、连贯。(4分)
在本次人大会议上,委员们呼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除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也需要理顺外,农民的长远生计制度性保障也应设计得更合理。
改为:
。
24.根据要求,发挥想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拟两条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活泼、富有文采。(4分)
⑴(从观众的角度)表现观众对运动员的热情的期待。
⑵(从历史的角度)表现这次体育盛会的意义。
25.请选择两个事物,仿造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写一段话,使前后语意连贯。(4分)
玫瑰长满了刺,但能散发芳香;小溪活泼欢跳,只能浅流自赏。
, ; , 。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哪棵树上没有疤疮?
五.作文(70分)
26.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要有真情实感。⑤不少于800字。⑥卷面整洁。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考试答卷纸
总得分:
一、(51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4 15 16 17
二.根据课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⑵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⑶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⑸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17分)
19.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四、语言运用(12分)
23.(4分)在本次人大会议上,委员们呼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除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也需要理顺外,农民的长远生计制度性保障也应设计得更合理。
改为:
。
24.(4分)
⑴(从观众的角度)表现观众对运动员的热情的期待。
⑵(从历史的角度)表现这次体育盛会的意义。
25.(4分)玫瑰长满了刺,但能散发芳香;小溪活泼欢跳,只能浅流自赏。
, ; , 。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哪棵树上没有疤疮?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试卷(必修五)答案
一、(51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B C D C D C D C C D D D A B C D
二.根据课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⑴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⑵晓来谁染霜林醉
⑶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⑷举世皆浊我独清 举世皆醉我独醒
⑸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17分)
19.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5分)
20.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2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刘和珍的英勇无畏。(2分)
21.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
就会在沉默中灭亡。(2分)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他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2分)
22.BD (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23. 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改革利益分配机制,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外,还应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设计更合理的制度性保障。(4分)
24.(1)示例:我们,永远为你助威,为你喝彩!(2分)
(2)示例:历史,将记住这个古老的国度点燃的和平圣火。(2分)
这是一题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切合,语言连贯,合乎标语的要求,即可得满分。
25. 示例:荷花生于淤泥,但香远益清;浮萍漂流自在,只能随波逐流。
小草虽然柔弱,但能点缀大地;腊梅临寒开放,只能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