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0 11: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多选题
1.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和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为探究气体M(含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丁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不同的
B.必须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才能点燃酒精喷灯
C.若撤走丁装置,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
D.通过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可以确定通入CO的质量
2.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关铁的知识的认识符合实际的是(双选)
A.生铁和钢是混合物 B.用CO还原铁矿石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3.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炼铁原理,从13.6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提取铁,向该混合物中通入足量的CO并灼热至完全反应,所得固体质量为11.2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
B.该实验需要CO总质量为4.2g
C.该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50%
D.反应生成CO2的总质量为6.6g
4.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丝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不易熔化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合金一般比组分纯金属的硬度更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5.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的反应为
B.反应②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D.反应②中金属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
6.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清洗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 置换反应
B.验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置换反应
C.高炉炼铁: 置换反应
D.乙醇燃烧: 氧化反应
7.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C.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8.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刷“银粉”防止生铁暧气片生锈 B.铜、银、金的合金可以制作货币
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9.在下列条件下,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氧化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性能有差异 D.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锈蚀得快
11.下列不属于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的是
A.铁矿石 B.焦炭 C.石灰石 D.二氧化碳
12.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油膜能更好防止其腐蚀
B.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小、熔点更高
C.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元素的金属元素
D.工业上可用焦炭和赤铁矿石反应冶炼铁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
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比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B.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中的“钙、铁”都是指元素
D.高层住房着火时,要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15.下列有关铁冶炼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提供一氧化碳
B.工业炼铁是用碳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C.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黑时,先停止加热,还要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下同);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铁制品容易锈蚀,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 ,在高温下,利用其中反应生成的 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4)炼钢过程中,检验员提取5g钢样,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得到0.25g白色沉淀。求:①该钢样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该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17.金属材料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生铁和钢都是常见的铁的合金,它们的硬度都比铁 (填“大”或“小”)。
(2)铝合金轻便坚固,应用广泛。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3)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实验室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
①写出A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认为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 。
(4)请回忆你去实验室的操作,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你回忆出现 现象时可以证明已经收集满了。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口进(选“d” 或“c”)。运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氢气,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
(5)向盛有9g生铁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8.8g,请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8.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五种元素①~⑤的位置。
则元素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以上①~⑤五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2)以下试剂不能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字母代号)。
A.Fe、Ag、CuSO4溶液 B.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Ag、FeSO4溶液
(3)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该实验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①简述装置B的作用 。
②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装置B的溶液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③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 接 、 接 、 接 、 接i。
⑤高铁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可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来焊接钢轨。若用足量铝与48kg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 。
参考答案:
1.CD
2.AD
3.AD
4.AD
5.AC
6.B
7.B
8.C
9.B
10.B
11.D
12.A
13.D
14.D
15.B
16.(1)Al ; Ca
(2)
(3)高炉 ; CO
(4)①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0.11g
答:钢样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11g。
②设钢样中碳的质量为y
y=0.03g
钢样中含碳质量分数=
=0.6%
答:钢样中含碳质量分数为0.6%。
17.(1)大
(2)铝容易和空气中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 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4) (或) 当集气瓶中水被排净或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d
(5)解:生成氢气的质量9g+100g-108.8g=0.2g
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18.(1) ①③④
(2)D
(3)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或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不变色,则溶质为碳酸钠 a b h g e f c d 解: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则
故填33.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