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02 11:4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shèn 大节,是远古尧帝的第三子,其后裔子孙在西周末期亦称大节。
在周平王时大节公率军兴晋伐戎,恢复周王朝有功,在周平王迁都洛阳后,被周平王赐与谌地,即礁阳(今河南洛阳),遂以封邑为姓氏,称谌氏,始有谌氏一族。
谌姓人口有79万,按人口多寡排名,在全国4000多姓氏中排列288位,且收录进《百家姓》中,因此不能称为稀有姓。 谌姓由来什么政治?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什么是政治制度? 为了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设定的机构、组织,制定的政策与措施。必修① 政治文明演进 之中国政治文明 朝代更替歌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大禹治水图禹尧舜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原始社会)
军事民主制------传贤
王位世袭制(奴隶社会)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子
1、最高领袖继承: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夏商王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甲骨卜辞( 2 )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相、卿士
卜、祝、史


地方:侯、伯(1)定期向王纳贡
(2)奉命征伐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请你预测分封制对周朝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5、影响:
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②通过分封,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请你预测分封制对周朝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庶民 士得田而耕,
服役天子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奴 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再如法炮制。金字塔般的体系5、影响:
①周王(天下共主),周王室(众星捧月);
②西周(扩大统治区域,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局限性: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6、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1)原因:
①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2)表现:
①诸侯争霸;
②楚王问鼎;(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宗法分封制度。√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尊祖庙也。
——《说文》宗(本义):宗庙,祖庙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定义: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宗法制的内容
1、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想一想: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就周王室而言:诸侯、卿大夫、士是小宗
在诸侯国内:卿大夫、士是小宗;
在卿大夫封地内:士是小宗;想一想:绝对的大宗:周天子,天下唯一的大宗宗法制的内容
1、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定义
2、目的
3、内容:
4、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定义
2、目的
3、内容:
4、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评价:对宗法制的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宗法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封侯、伯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习近平: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所有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 在汉字姓氏中一些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名,如陈姓、许姓等。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 禅让制 D. 王位世袭制√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族谱黄氏大宗祠张氏宗祠上坟清明节上坟 大克鼎
西周孝王龙纹扁足鼎 商晚期 青铜觥 商代晚期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 齐侯匜
西周晚期 青铜器牛刀小试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