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22: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他们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如同慷慨激昂的交响乐,给予我们奋斗的力量。如同久旱的甘霖,滋润我们干涸的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去感受它无穷无尽的魅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歌和元曲。
2、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和元曲的主要内容。
3、品味诗歌和元曲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南安军》
一、朗读诗歌
文天祥宁肯饿死,也决不投降,他深厚真挚的爱国之情是如何体现的呢?请大家聆听范读,然后要求大家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二、背景介绍
我们来了解时代背景:
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庭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yú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三、疏通文意
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四、感悟赏析
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诗人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叙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悲苦心情,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
3、赏析“风雨湿征衣”一句中的“湿”字。
“湿”字写出诗人征衣被雨淋湿,表现了环境的凄苦,烘托出诗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凄苦沉痛之情。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种赏析方法:通过探究动词、叠词、化静为动的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品味诗歌的语言。
4、第三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二种赏析方法:通过把握比喻、借代、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品味诗歌。
《别云间》
《别云间》这首诗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下面我们满怀深深地敬意走近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 请大家聆听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朗读诗歌
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二、背景介绍
我们来了解时代背景:
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
三、疏通文意
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大意。
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四、感悟赏析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表现作者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
3、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
运用毅魄的典故和想象,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三赏析方法:通过分析典故、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来品味诗歌的语言。
《山坡羊·骊山怀古 》
一、背景介绍
阿房宫 ,秦朝的宫殿群,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小令。
二、朗读诗歌
请大家聆听范读,然后要求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 房一炬,当时奢 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三、疏通文意
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大意。
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里?只见荒草疏落,凄水回旋弯曲。到现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漫的林间。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赢了的,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一抔黄土。
四、感悟赏析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属于景物描写,它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由景抒发对封建统治的无奈,表达对统治者互相残酷厮杀的讽刺。
2、赏析“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借古讽今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 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三种赏析方法: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来品味元曲的语言的凝练。
3、曲的结尾说赢、输都变做了土,概括出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作者的这种议论谴责的是什么?
打赢了的(项羽)把输掉了的(秦王朝)的一切,都付一句炬;而赢的,到头来也变成了泥土,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谴责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战争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中作者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尖锐的。请大家聆听范读,体会这首元曲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然后要求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朗读诗歌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净鹅飞罢!
二、背景介绍
我们来了解时代背景:
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搜刮民财。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诗人王磐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就以此为题。
三、疏通文意
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大意。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声音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 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走了。
四、感悟诗歌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散曲以什么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吹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吹之声: 曲儿小腔儿大 吹 吹之作用: 全仗你抬声价 吹之恶果: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2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这句中“腔”字的妙处。
曲儿小腔儿大”一语双关, 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作者借物抒怀,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
我们可以从修辞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多角度赏析这首曲子语言的讽刺的意味。
3、赏析“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罢 ”。
点明了全曲主旨。 运用夸张、比喻手法, “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 ,“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揭露了他们百姓仗势欺人,欺诈百姓的罪行。
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语言上具有通俗易懂,讽刺性强的特点。这是我们学习赏析的第四个方法:通过品味语言风 格。来理解元曲的含蓄语言。
推荐作业
课下推荐两个作业,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
一、填空:
1、《南安军》中表明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的句子是: 。
2、《别云间》中最能表现诗人坚贞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的句子是: 。
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千都做了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4、《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