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体育与健康 授课年级:七年级 讲课题目:正面双手垫球
章节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排球 学时 第2学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相关排球运动的要求是:1.运动参与: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2.运动技能:基本掌握并会运用排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3.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球类运动中提高灵敏性等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积极应对挫折并保持稳定情绪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学生在了解排球有球技术的第一个技术学习的内容,水平四阶段学生要掌握这项技术,保障排球运动的连续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在练习过程中发展素质与品质的能力,与课标相呼应,做到“承上”。内容不光有“承上”,还有“启下”我们可以看到:教科书在渗透正面双手垫球的同时,设计了思考和学练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动作的规范性,提高排球的技术能力,为后面的遵循学习规律的教学过程打下基础。
学习重点 移动中的预先判断和手臂触球位置
学习难点 身体重心移动与垫球姿势相结合的协调发力
学情分析 课前对班内32名学生进行前测,结果显示:技术动作手型移动步伐协调一般正确错误掌握一般1715302311根据第1课时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望,能够积极地投入体育活动中的现象,同时结合上表可知:绝大多数同学基本掌握移动步伐和垫球手型,但对技术动作的协调性掌握不够,由此,本节课从多种抛击球训练开始,让学生主动迎击球,学会发力顺序,并可以移动垫球。在实践中通过降低难度的辅助练习,让学生的动作能在实际中有效体现,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同时给学生提供技术方法练习、技术配合应用及团队比赛的机会,提高学生有意识、针对性的技术配合能力。
学习目标 1.在学练中,判断来球方向,及时移动脚步,使身体处于球的正前方进行垫高(2米)给队友8次及以上2.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在团队配合练习中移动接抛垫球20个以上并垫高3.在教学比赛中,学生相互合作移动垫球,能够顺利通过障碍(排球网),使学生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协作配合的默契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观看移动对垫球技术,思考她们垫球为什么又高又稳?如果我想成为垫球小能手,我需要加强哪个环节?(带着“小能手”的任务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学习策略 1.视频观摩:观察对垫球技术方法及同伴之间如何配合对垫2.思考提问:教师讲解技术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提出自己疑惑点3.巩固练习:在课后及准备活动中积极投入,提高自身技能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术学习与比赛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实现技术配合,加强自身基本技术能力5.探索创新:探索不同的提高垫球技术的方法或合作形式,并与同伴主动交流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学生要到哪里去 1.以“女排精神”为线索,激发学生兴趣2.化身垫球“小能手”,带领学生探索垫球技术的奥秘,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教师利用影频、图片等资料及讲解法,让学生对排球移动垫球有更直观的认识(如图①) 1.观看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感受你眼中的“女排精神”2.观看移动对垫球技术,思考她们移动过程垫球为什么又高又稳?3.勤于思考,解决问题:如果我想成为垫球小能手,通过本节课练习,发现我需要加强哪个环节? 让学生对排球运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问题引领和带入情境,提供任务式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掌握一种技术方法,知道排球技术的综合运用,以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项结合
活动一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练习方法1.1 1.侧滑步或交叉步进行移动垫固定球(如图②)组织:每12人一组,分成大圆环6人和小圆环6人,大圆环同学固定球的位置在腰腹前方,手臂斜下方45度,小圆环同学通过向左向右侧滑步(交叉步)来进行击固定球2.在抛垫中,进行左右滑步(交叉)动态垫球(击掌)(如图③)组织:每8人一组,分成抛球4人,垫球4人,要求抛球同学球不旋转,有弧度,高度超过头部,垫球同学通过左右滑步(交叉)到队友面前垫球,反方向回来与同侧队友击掌3.巡回指导并关注个体 1.利用侧滑步(交叉步)进行击固定球:注意垫球位置及手型①垫球位置及姿势②移动垫固定球2.左右滑步(交叉)垫球:身体重心快速移动,在球的正前方垫球③移动垫抛球3.注意移动步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利用侧滑步(交叉步)展开的垫球动作,并正确地判断手臂触球位置解决学习重点:手触球的位置是否落实目标:同伴之间检查手臂发红位置(位置不正确的采用“笑脸贴”)2.学生通过判断球的方向和速度,及时移动脚步,让身体处于合适的位置,进行移动垫球 落实学习目标1及解决学习重点移动中的预先判断是否落实目标:同伴之间检查在抛球的过程中队友是否移动到球的正前方垫球,并将球准确地回垫3.检查自身是否移动速度过慢导致垫球质量下降
活动二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练习方法1.2 1.跑动过程中进行垫球配合(如图④)组织:每4人一组,间隔2米,左右两侧各2人前后站立,左前同学垫球给右前同学后,跑步到右侧排尾,右前进行垫球后,跑步到左侧排尾,以此类推2.赏识激励,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纠正错误 1.小组合作运用跑步,在合适位置进行连续垫球,协调发力④跑动过程中垫球配合2.自主探究,自我纠正,相互指导学习 1.解决身体重心移动与垫球姿势相结合的协调发力落实学习目标2及解决学习难点协调发力是否落实目标:小组成员相互检查同伴“蹬、跟、送”动作的协调性2.自主探究加深对技术动作环节的理解
活动三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练习方法1.3教学评课课练课课练 1.小组合作比赛规则:两人一组间进行移动垫球,边线到底边线,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方法将障碍(球网)通过(如图⑤)2.教学评一体:在1分钟内,小组合作垫球成功的次数越多,小组获得冠军3.课课练每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每组30秒后进行交换(如图⑥⑦⑧⑨)侧滑步、静蹲、交叉步、高抬腿、前进后退、平板支撑、鸭子步、仰卧起坐言语激励,调动学生情绪,强调安全 1.比赛:学生相互合作移动垫球,能够顺利通过障碍⑤移动垫球比赛2.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内容通过教学评,自己是否能争当垫球“小能手”,思考我为什么能够承担这个称号?3.体能大比拼共计4组,8个动作,如下:⑥侧滑步、静蹲⑦交叉步、高抬腿 ⑧前进后退、平板支撑⑨鸭子步 仰卧起坐 1.增加比赛障碍,隔逐渐拉大,进一步体会“蹬、跟、送”动作的协调性要学生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协作配合的默契,提高垫球能力与素质落实学习目标3及突破学习难点协调发力是否落实目标:教师检查小组通过障碍的成功率2.实现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更深层次认识3.课课练中增加排球的基本步伐,提高移动速度,除此之外,对学生的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心肺耐力通过课课练提高水平(能力、素质),从而捍卫自己的“荣耀” 教学回归课程标准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达标检测 通过学练,自己是否能争当垫球“小能手”,思考我为什么能够承担这个称号?(通过技术、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来)我该怎样继续提高我的水平来捍卫我的“荣耀”?表1 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对照表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在能做到后打√)目标1:在学练中,判断来球方向,及时移动脚步,使身体处于球的正前方进行垫高(2米)给队友8次及以上移动能快速运用移动步伐位置身体处于球的正前方质量能到8次及以上目标2: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在团队配合练习中移动接垫球20个以上并垫高维度高度到达2米,可以增加远度质量协调发力接垫球20个以上目标3:在教学比赛中,学生相互合作移动垫球,能够顺利通过障碍(排球网),使学生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协作配合的默契成功率顺利通过障碍( )次情感态度协作能力A+/A/B 勇于突破A+/A/B
板书设计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