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20: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题西林壁
——人生最难的事
习作公告栏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经典诵读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书要求:
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节奏。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脚下。
缘:因为,由于。
请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请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书写,题写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墙壁
大意: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 西林 壁
从正面看
各不相同
大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从侧面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认识、
辨别
因为、由于
大意: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1这座山,
指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为何“不识庐山”?
1、找到观察点
那么苏轼身在山中哪些位置观察庐山的?
请你把文中表示位置的字圈出来。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侧、远、近、高、低
2、感受“不同风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点观察庐山,看到了哪些景色?
找出诗句读一读。

相连的山

高而尖的山
2、感受“不同风光”
“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3、想象“万千风光”
那身在庐山的远处、近处、高处与低处,看到的景又是怎样的呢?
苏轼并没有细说,只告诉我们———
“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_______________处看,
庐山__________________ 。
都有哪些不同的景象呢? 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站在远处看,
庐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
站在近处看,
庐山像一位高大的巨人耸立在眼前。
站在低处看,
庐山高大险峻,一眼望不到头。
3、想象“万千风光”
站在高处看,
庐山云雾缭绕,隐隐约约。
名师微课堂
3、想象“万千风光”
多少文人墨客,用诗句写下了庐山不同的美!请你说一说。
瞧,诗仙李白站在庐山远眺,
望见了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初夏,白居易走进庐山上的大林寺,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仰望。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那苏轼为什么能看到这么多的美景呢?
苏轼曾两次游庐山,第二次在山中流连了十余日,就是这样的连续观察,再加上多角度的细致观察,才让他欣赏到庐山“各不同”的美景。
连续地、多角度地、细致地观察
诗人见识了庐山的不同面貌,为何还说自己“不识庐山”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庐山景色千姿百态,所以作者心生疑惑,不知哪个才是庐山的真面目。
作者在庐山看到的景色只是庐山的一面,未能领略到它的全貌。
看来,有时候我们还要跳出事物本身,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才能了解事物的真面目呀!
瞧,诗人在描绘庐山美景时,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真是了不起!
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诗。
哲理诗
你还知道哪些富含哲理的诗句?
请列举诗句和说明其所蕴含的哲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哲理:这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宋]苏轼《题西林壁》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哲理: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境界,开阔胸襟。
哲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古诗新译栈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漫读好时光
人生最难的事
1944年,我参加上海铁路局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上了一堂题为“草船借箭”的阅读课。课上得很热闹,自我感觉也挺好,然而评委却给出一个很低的成绩。原因是我的教学目标只落在了“诸葛亮如何巧用东风借来十万支箭”的过程之中,而忽略了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我在备课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目标定位。
今天再来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往事不堪回首,内心五味杂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站在庐山之中看庐山,对庐山的真实面目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这就揭示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
漫读好时光
相传,苏东坡一生至少游览过两次庐山,后一次游览,印象尤深。由于他声名在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连寺院长老都高兴地说:“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那情形如同今天的追星族看到了自己的偶像。
苏轼这次上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下到山上,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哪里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呢?诗人一路思索着,一路探寻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
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东西二林,诗人积蓄在心头的思索终于有了答案。于是,他挥笔而就,在西林壁上留下了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九百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回味它,吟诵它,揣摩它。
创意写作坊
在写景状物的作文中,有两种写法应该灵活运用:一种是“借物抒情”,另一种是“借物喻理”。《题西林壁》属于哪一种?苏轼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亲子共读 师生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