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第2课时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第2课时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18: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导学案课堂同步导学
1.邓稼先
合作探究
分层作业
预习导学
第2课时


◎重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1924年6月25日,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出生。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国家放个大炮仗”。28年,他隐姓埋名,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28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邓稼先亲笔写的一首诗。“邓稼先”,历史的天空会永远镌刻下这个名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许多才华横溢、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打算为建设强大的中国贡献一切。许多科研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邓稼先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邓稼先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kān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pèi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难kān( )  pèi( )服  仰慕( )
(2)“妇孺皆知”中“孺”的意思是   ;“仰慕”的意思是 
 。
2.第五部分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堪 佩 mù
小孩子
敬仰、思慕
·学习小助手·
结合特定语境,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主旨;等等。
 写出戈壁滩的荒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工作条件之艰苦,衬托出邓稼先的工作热情和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与小组成员合作,分析文中事例,对邓稼先进行评价。
·学习小助手·
人物形象包括外在与内在(性格、精神品质等),要以内在为主,以外在为辅。概括人物形象要从整体事件入手,要紧紧抓住构成事件的故事情节,抓住每个情节中的核心细节。
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
典型事例 评价
195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报效祖国
1958年8月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之后成功设计了中国的“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化大革命”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一心为公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真诚坦白,以理服人
1971年,写信向杨振宁证实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严谨求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982年,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人们劝他回去,他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下面是“燃灯校长”张桂梅的颁奖词,请阅读,并参照其形式,为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词,100字左右。
张桂梅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写作提示: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突出贡献、卓越品质,用对偶、排比等修辞表达对人物的高度赞扬。
示例:当蘑菇云的硝烟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文中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将邓稼先、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可以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忠厚朴实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评价更令人信服。

分组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揣摩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探究一】精读课文,体会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小助手·
把你认为比较精妙的词句标示出来,然后用“我觉得×××(词句)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探究二】请从文中找出喜欢的语句或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品味这些语言。
  
【探究一】示例一:我觉得“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情状,读来令人悲痛伤心,更让人为中国处境担忧。
  示例二:我觉得“可歌可泣”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体现了使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生得伟大,他们是大写的“人”。同时与下文“鲜为人知”相照应,突出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无言英雄形象。
示例三:我觉得“鲜为人知”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对比鲜明。一位“贡献巨大”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这看似矛盾,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做人原则和高尚品德,对比之下愈见其人格的伟大。
  示例四:我觉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艰辛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做了总结,让我们肃然起敬。
·导学建议·
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先示范再引导,提醒学生赏析的角度有很多,如关键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结构作用等。
【探究二】句子一: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赏析一: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用特写镜头把邓稼先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邓稼先,从而指明了核心人物,开启下文。
  句子二: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赏析二:既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又运用对比的手法和表递进关系的句子,概括了他们在性格和为人方面的截然不同,为下文写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而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品行纯正张本。
  句子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赏析三: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句子四: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赏析四:运用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受到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又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意蕴丰富。
写好人物传记两要点
①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传主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借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突出其特质。选材精当,主题集中;既不给人物套上美丽的光环,又使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性。
②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要有文学性。传记文学不是纯客观地记载传主的生平经历,而是在尊重客观史实、遵循传主的生平经历的前提下,根据作者的理解和作品主题的要求,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次要人物描写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想象和夸张,做一定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特定逻辑。
赏析文章的修辞、句式。
阅读本文后,你在修辞手法、句式等方面一定有自己的审美发现,请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示例一:我发现本文的修辞手法用得好。运用排比,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如第一部分,举了1898年中国“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这种紧凑、短促的结构和重复出现的“强占”“租借”两词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把触目惊心的历史摆在读者面前,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列强的愤慨,以及对祖国屈辱历史的悲痛。
  示例二:我发现本文对比手法用得好。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课文中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示例三:文章长短句结合,句式多变,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如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的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排列整齐,往往营造一种气势;长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错落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二者结合起来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再读课文,感受邓稼先的光辉形象。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组委会先后出台了专家选聘(pìng)、人才招聘、筹办人员教育培圳等86项政策。
B.在饱含深情的宣讲中,“两弹一星”元勋(xīn)们的经点话语让现场观众湿了眼眶。
C.在中华民族伟大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奋力前行,致死不邂(xiè),攻克了一座座科学技术的高峰。
D.他,站起来是一把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是一头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cuì)。
D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他们是当之无 ① 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  ②  模。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 ③ 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  ②揩  ③谕
B.①愧  ②楷  ③喻
C.①愧  ②揩  ③谕
D.①傀  ②楷  ③喻
B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B.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C.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问题。
(1)选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写奥本海默,有何用意
  
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无私的品格。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竟”的表达效果。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竟”表示出乎意料,表明邓稼先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呼应了前文“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这句话。
(3)选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示例: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品格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联系,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像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物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反之,奥本海默亦是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许 先 生
路 明
①见到许伯威先生时,他已经七十岁了。这位国内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在校方的邀请下重新出山,给我们这些本科生上量子力学。
②许先生一头白发,总是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朴素干净,夏天则是灰色短袖衬衫。量子力学是物理系学生公认最难的课程。许先生讲课不用投影仪,不用幻灯机,坚持写板书。从普朗克到薛定谔,从海森堡到狄拉克,涉及无数抽象的演绎与推导。许先生每次上课都密密麻麻地写满四大块黑板,擦掉,再写满。逻辑清晰,一丝不乱。
③被问起缘何选择研究量子理论,许先生笑言,当年他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时,学校组织批判“资产阶级学术理论”,分配给许先生的任务是批判狄拉克的量子学说。
④动乱中,这却是一个难得的可以静心读书的机会。许先生借“批判”之名,系统钻研了狄拉克的理论,大为叹服,从此与量子结缘,矢志不渝。
⑤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时,先生正在甘肃农村劳动。他身边没有任何资料,硬是从牛顿定律出发,推导出整个力学体系,进而计算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参数。与官方公布的数据比较,几乎丝毫不差。
⑥许先生说:“当时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头想,多少岁月蹉跎,情何以堪。”
⑦许先生给我们上课的那个学期,正值“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前来视察,学校极为重视。
⑧教务处派出人手在各教学楼蹲守,专抓那些迟到、早退等“学风不正”的学生。抓到就记过,取消奖学金及保研资格。
⑨一时间人心惶惶。
⑩那天上午,许先生正上着课,一位教务处的领导冲进教室,揪住一个正趴着睡觉的学生,要记他的名。
我听见许先生的声音:“请你出去。”
领导愣了:“我在给你整顿课堂纪律呢。”
“那么,请你尊重我的课堂。”许先生顿了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不希望学生上课睡觉,但我捍卫他们睡觉的权利。现在,请你出去。”
领导脸憋得通红,犹豫了一下,怏怏地走了。
课堂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今天想起这段话,我依然抑制不住热泪滚滚。没错,我就是那个上课睡觉的本科生。
从那天起,我没在许先生的课上开过一分钟小差。期末成绩九十八分,是我本科四年的最高分。
我们是许先生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一年后,我直升本校研究生,后来又读了博,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在我的课上,我坚持不点名。我对每一届学生说着许先生的话:“我不希望你们翘课,但我捍卫你们翘课的权利。”
2007年4月29日,许先生因病去世。按先生遗愿,丧事从简,谢绝吊唁。噩耗传来,很多老师和学生哭了。
记得有一节课,讲到电子轨道的角动量,先生仿佛在无意中谈及生死——一个人的生死,对宇宙而言,真的不算什么。总质量守恒,总能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生命不过是一个熵减到熵增的过程。始于尘土,终于尘土。
我不知道,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个粒子轰击另一个粒子,一个波经过另一个波,抑或是一个量子态纠缠着另一个量子态 我只知道,在那样一个时刻,有一个人、一句话击中了我,照亮了我,改变了我前行的方向。
永远怀念您,许先生。
(有删改)
5结合文章第②段的具体内容分析许伯威先生的形象。
 
  “总是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朴素干净,夏天则是灰色短袖衬衫”说明许先生是一个生活朴素、爱干净的人;“讲课不用投影仪,不用幻灯机,坚持写板书”“密密麻麻地写满四大块黑板”,说明他是一个上课极为严谨、得心应手的人;“从普朗克到薛定谔,从海森堡到狄拉克,涉及无数抽象的演绎与推导”说明他对量子力学的造诣极深,学识渊博。
6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示例:运用排比的手法,将生命与量子有机结合起来,形象地表明生命与量子之间的关系,节奏和谐,增强气势和感染力,有极强的说服力;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许先生的话给作者的影响,同时也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7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
  
文章围绕中心人物许先生的高贵品质选取了一系列材料,如上课特点、结缘量子力学、推算“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参数、尊重学生、讲电子轨道的角动量感言等,材料丰富多样、有代表性。
8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文通过回忆许先生给“我”上课等事情,赞扬了许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许先生的感激敬佩和深切缅怀之情。
班级开展了“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发展历程】
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空间交会到天宫合体,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实现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名称揭秘】
问:为何国外叫“宇航员”而中国叫“航天员”
答:宇航,顾名思义,带有宇宙航行的概念,而宇宙包括的范围很广。“航天”一词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先提出,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航”的说法不免夸大。由此可见,“航天”二字中蕴含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精神探源】
晓阳: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勇攀高峰、自立自强——中国航天追梦人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薇薇: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老一代航天人戚发轫说:“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为国防建设、为强国做奉献是我们一辈子的目标。”
【致敬英雄】
他们在璀璨星河中/建设人类的太空家园/
他们在浩瀚宇宙里/拓展人类的命运前途/
看他们挥手的样子/摘星的样子/
看他们微笑的样子/追梦的样子/
就是中国航天人的样子
9同学们的汇报材料中提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该怎样理解“中国高度”的含义呢 请你根据材料做出解释。
  
示例一:“中国高度”指的是中国航天技术达到的新高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达到的新阶段。
示例二:“中国高度”的含义是中国航天人的一次次技术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10中国航天精神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得以飞速发展的“精神密码”。中国航天精神具有哪些内涵 请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示例: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是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意志,使命担当、为国奉献的追求,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11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中国航天精神代代传承。请你围绕“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这一主题发言,表达对中国航天人的敬意,体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示例: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满天繁星,你是不是心中也会感叹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以及对地球之外的好奇。50多年前的今天,《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从零起步,至今已走过60多个年头。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今天,当“神舟十七号”再次巡视苍穹,中国航天人用“坚强脊梁”铸就了中国航天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在云端拥抱星辰大海。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的坚守、新时代航天人的努力以及航天人家属的默默支持和付出。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就是中国航天人的真实写照,一次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重复烦琐的试验,是稍有偏差就得全部归零的风险,是一群“苛刻”的人秉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原则把严谨落实到每个细节。最后让我们再次向所有中国航天人致敬!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