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重点)。
2.学会利用传感器制作自动控制装置(难点)。
一、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1.实验器材和装置
干簧管作为传感器,用于感知磁体磁场是否存在。继电器(虚线框部分)作为执行装置。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电路正常工作提示,R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蜂鸣器H作为报警提醒。电路设计如图。
2.电路工作原理
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靠近干簧管SA,干簧管两个簧片被磁化相吸,继电器接通而工作,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开触点a接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显示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动触点c与常闭触点b接通,蜂鸣器H发声报警。
3.实验操作
(1)检查干簧管。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干簧管簧片能否正常动作。
(2)连接电路。连接电路前,要检查其他元件是否也能正常工作。
(3)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例1 (2022·海门市证大中学期中)如图所示是某保密室的防盗报警电路,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会使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继电器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C.电磁铁工作时,上端为S极
D.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b灯亮
二、光控开关及其应用
1.实验器材和装置
光敏电阻能完成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晶体三极管有电流放大作用,在控制电路中常用作电子开关。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电路设计如图甲。
为了能够驱动更大功率的负载,需用继电器来启、闭另外的供电电路,如图乙所示。
2.电路工作原理
(1)光较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小,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断路,处于常开状态,小灯泡L不亮。
(2)光较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三极管导通,产生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或驱动继电器吸合,点亮小灯泡L。
3.实验操作
(1)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用光照射光敏电阻,调节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
(3)减弱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当光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
(4)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
例2 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其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模拟电路,其中A为一光敏电阻,B为电磁继电器,C为电流信号放大器,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日落路灯亮的效果。
三、热敏电阻的应用
例3 在温度为10 ℃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自动恒温箱简图如图甲所示,箱内电阻R1=20 kΩ,R2=10 kΩ,R3=40 kΩ,Rt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a、b端电压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断开,停止加热,恒温箱内的温度恒定在________℃。
例4 (2022·宿迁市高二期中)某同学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电路如图甲,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30 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 Ω)、滑动变阻器R2(0~4 000 Ω)、热敏电阻R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要启动继电器,则电路中的总电阻需满足:R继电器+R+Rt≤________ Ω。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
(2)如果要把温控装置设置为50 ℃,应先用电阻箱替代热敏电阻,把电阻箱数值调至________ 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然后断开开关,再重新把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
(3)该温控装置在________(填“低温区域”或“高温区域”)灵敏度更高。甲、乙两位同学就提高该温控装置的灵敏度方案进行了讨论:甲同学认为应该换一个24 V的电源,电动势越大越容易驱动电磁继电器,可以提高温控装置的灵敏度;乙同学则认为应该换一个6 V的电源,这样使继电器启动的电阻更小,热敏电阻占总电阻的比例增大,其控制效果更好。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分析更有道理。
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重点)。
2.学会利用传感器制作自动控制装置(难点)。
一、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1.实验器材和装置
干簧管作为传感器,用于感知磁体磁场是否存在。继电器(虚线框部分)作为执行装置。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电路正常工作提示,R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蜂鸣器H作为报警提醒。电路设计如图。
2.电路工作原理
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靠近干簧管SA,干簧管两个簧片被磁化相吸,继电器接通而工作,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开触点a接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显示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动触点c与常闭触点b接通,蜂鸣器H发声报警。
3.实验操作
(1)检查干簧管。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干簧管簧片能否正常动作。
(2)连接电路。连接电路前,要检查其他元件是否也能正常工作。
(3)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例1 (2022·海门市证大中学期中)如图所示是某保密室的防盗报警电路,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会使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继电器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C.电磁铁工作时,上端为S极
D.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b灯亮
答案 D
解析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选项A错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线圈的匝数及有无铁芯有关,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电磁铁工作时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工作时,上端为N极,选项C错误;当有人闯入保密室时会使开关S闭合,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向下移动,b灯所在电路接通,b灯亮,选项D正确。
二、光控开关及其应用
1.实验器材和装置
光敏电阻能完成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晶体三极管有电流放大作用,在控制电路中常用作电子开关。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电路设计如图甲。
为了能够驱动更大功率的负载,需用继电器来启、闭另外的供电电路,如图乙所示。
2.电路工作原理
(1)光较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小,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断路,处于常开状态,小灯泡L不亮。
(2)光较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三极管导通,产生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或驱动继电器吸合,点亮小灯泡L。
3.实验操作
(1)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用光照射光敏电阻,调节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
(3)减弱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当光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
(4)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
例2 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其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模拟电路,其中A为一光敏电阻,B为电磁继电器,C为电流信号放大器,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日落路灯亮的效果。
答案 见解析图
解析 当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阻值较小,电流经过放大器输出一个较大的电流,驱动电磁继电器吸合,使两个触点断开;当无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增大,电流减小,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使两个触点闭合,控制路灯电路接通,路灯开始工作,电路如图所示。
三、热敏电阻的应用
例3 在温度为10 ℃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自动恒温箱简图如图甲所示,箱内电阻R1=20 kΩ,R2=10 kΩ,R3=40 kΩ,Rt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a、b端电压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Uab≥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断开,停止加热,恒温箱内的温度恒定在________℃。
答案 35
解析 设电路路端电压为U,当Uab=0时,有=,代入数据解得Rt=20 kΩ,由题图乙可知,当Rt=20 kΩ时,t=35 ℃。
例4 (2022·宿迁市高二期中)某同学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电路如图甲,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30 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 Ω)、滑动变阻器R2(0~4 000 Ω)、热敏电阻R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要启动继电器,则电路中的总电阻需满足:R继电器+R+Rt≤________ Ω。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
(2)如果要把温控装置设置为50 ℃,应先用电阻箱替代热敏电阻,把电阻箱数值调至________ 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然后断开开关,再重新把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
(3)该温控装置在________(填“低温区域”或“高温区域”)灵敏度更高。甲、乙两位同学就提高该温控装置的灵敏度方案进行了讨论:甲同学认为应该换一个24 V的电源,电动势越大越容易驱动电磁继电器,可以提高温控装置的灵敏度;乙同学则认为应该换一个6 V的电源,这样使继电器启动的电阻更小,热敏电阻占总电阻的比例增大,其控制效果更好。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分析更有道理。
答案 (1)400 R1 (2)80 (3)低温区域 甲
解析 (1)当继电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30 mA时,才能吸合,所以
I=≥30 mA
则R继电器+R+Rt≤ Ω=400 Ω
结合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最大值为20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选R1;
(2)由题图乙看出,当温度为50 ℃,热敏电阻Rt=80 Ω,用电阻箱替代热敏电阻,所以把电阻箱数值调到80 Ω;
(3)从题图乙看出,高温区电阻的变化比较平缓,即较大的温度变化才能引起一定的电阻变化,而在低温区,较小的温度变化就能导致较大的电阻变化,从而使得电流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低温区域灵敏度高;若要提高灵敏度,需要电阻变化较小时能引起较大的电流变化,所以换一个24 V的电源可达到目的,则甲同学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