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0 15: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传感器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种类(重点)。
2.知道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模式。
3.知道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电阻应变片、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
一、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干簧管结构:如图甲所示,玻璃管内封入了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接入图乙电路,当条形磁体靠近干簧管时:
(1)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干簧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传感器
(1)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被测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____________(通常是________、电流等电学量)输出,或转换为电路的________的器件或装置。
(2)功能:把____________量转化为______量,可以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________。
2.传感器的种类、组成与应用模式
(1)分类: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不同,把传感器分为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传感器和________传感器。
(2)组成:传感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转换元件组成。
①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或响应外界被测非电学量的部分。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材料的某种敏感效应(如热敏、光敏、压敏、力敏、湿敏等)制成的。
②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3)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例1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
例2 在多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中有一种“酶标法”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使用的传感器,应为传感器中的哪一类(  )
A.物理传感器
B.化学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二、光敏电阻
1.特点:在被光照射时________发生变化,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明显________。
2.阻值发生变化的原因:光敏电阻的构成物质为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________,导电性能________;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________,导电性________。
3.作用:把________________这个光学量转换为________这个电学量。
4.应用实例:在工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安装计数器后,就可以准确得知生产产品的数量,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当光被产品挡住时,R1电阻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路中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信号处理系统得到________(填“高”或“低”)电压,每通过一个产品就获得一次______(填“高”或“低”)电压,并计数一次。
例3 (2022·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期中)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是一个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220sin 100πt(V),则(  )
A.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三、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1.金属热电阻: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图中图线①所示。
2.热敏电阻
(1)热敏电阻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电阻。如图中图线②所示为某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2)热敏电阻分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用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3.作用: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把________这个热学量转换成________这个电学量。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C.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
D.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
例5 (2022·连云港市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火灾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四、电阻应变片
1.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有金属电阻应变片和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
3.电阻应变片能够把物体形变这个力学量转换为________这个电学量。
4.应用实例:如图所示是一个应变式力传感器,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在梁的自由端施加力F,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上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________(填“大”或“小”),下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________(填“大”或“小”)。力F越大,弯曲形变越大,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就越大。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么上表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________(填“大”或“小”),下表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______(填“大”或“小”)。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力F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越________(填“大”或“小”)。
例6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设计了利用压敏电阻判断竖直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固定在升降机底板上,其上放置一个物块,在升降机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到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静止
B.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运动时的加速度在变化
D.t2到t3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向下匀速运动
五、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三个因素。如果某个物理量(如角度θ、位移x、深度h等)的变化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那么这种电容器就被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图,话筒的振动膜片上涂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相距几十微米有一个金属片,他们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容式话筒利用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离关系来工作,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俯视图。金属块左、右侧分别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金属块可带动电介质相对于外框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并串联计算机的信号采集器。关于该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保持静止时,电容器不带电
B.汽车静止时与做直线运动时,电容器的电容可能相同
C.汽车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D.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路中始终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1 认识传感器
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种类(重点)。2.知道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模式。3.知道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电阻应变片、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
一、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干簧管结构:如图甲所示,玻璃管内封入了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接入图乙电路,当条形磁体靠近干簧管时:
(1)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干簧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灯泡会亮,因为当条形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
(2)干簧管起到开关的作用,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1.传感器
(1)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被测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可用信号(通常是电压、电流等电学量)输出,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的器件或装置。
(2)功能: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可以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2.传感器的种类、组成与应用模式
(1)分类: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不同,把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2)组成: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组成。
①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或响应外界被测非电学量的部分。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材料的某种敏感效应(如热敏、光敏、压敏、力敏、湿敏等)制成的。
②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3)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例1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
答案 B
解析 传感器材料分为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等,A错误,B正确;传感器是通过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C错误;水银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不是传感器,D错误。
例2 在多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中有一种“酶标法”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使用的传感器,应为传感器中的哪一类(  )
A.物理传感器
B.化学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答案 C
解析 酶标法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物酶,故应为生物传感器,C正确。
二、光敏电阻
1.特点:在被光照射时电阻发生变化,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2.阻值发生变化的原因:光敏电阻的构成物质为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差;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
3.作用: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4.应用实例:在工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安装计数器后,就可以准确得知生产产品的数量,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当光被产品挡住时,R1电阻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路中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信号处理系统得到低(填“高”或“低”)电压,每通过一个产品就获得一次低(填“高”或“低”)电压,并计数一次。
例3 (2022·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期中)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是一个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220sin 100πt(V),则(  )
A.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在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答案 B
解析 由=知,U2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D错误;天逐渐变黑的过程中, 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I2=,可知电流表A2示数减小,根据=,匝数比不变,故A1的示数减小,故B正确,C错误。
三、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1.金属热电阻: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中图线①所示。
2.热敏电阻
(1)热敏电阻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电阻。如图中图线②所示为某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2)热敏电阻分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用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3.作用: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指针将如何偏转?
答案 由于酒精挥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热敏电阻,热敏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多用电表指针将向右偏。
例4 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C.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
D.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
答案 D
解析 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A、B错误;图线1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但灵敏度差,图线2对应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但灵敏度高,所以C错误,D正确。
例5 (2022·连云港市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火灾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答案 D
解析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阻值变小,R2与R3的并联总电阻减小,外电路的总电阻R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由U=E-I总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即报警器两端电压U减小,电路中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E-I总(R1+r),由于I总变大,则可知U并变小,则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显示器的电流I变小。故选D。
四、电阻应变片
1.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有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后者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
3.电阻应变片能够把物体形变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4.应用实例:如图所示是一个应变式力传感器,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在梁的自由端施加力F,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上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大(填“大”或“小”),下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小(填“大”或“小”)。力F越大,弯曲形变越大,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就越大。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么上表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大(填“大”或“小”),下表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小(填“大”或“小”)。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力F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越大(填“大”或“小”)。
例6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设计了利用压敏电阻判断竖直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固定在升降机底板上,其上放置一个物块,在升降机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升降机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到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静止
B.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1到t2时间内,升降机运动时的加速度在变化
D.t2到t3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向下匀速运动
答案 C
解析 从0~t1时间内,电流不变,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阻值不变,升降机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电流增大,则电阻减小,因为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t2~t3时间内电流不变,电阻不变,压力不变,电流大于静止时的电流,压力大于静止时的压力,物块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a′,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且大小不变,所以t2~t3时间内升降机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故D错误。
五、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三个因素。如果某个物理量(如角度θ、位移x、深度h等)的变化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通过电容的变化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那么这种电容器就被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图,话筒的振动膜片上涂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相距几十微米有一个金属片,他们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容式话筒利用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离关系来工作,试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答案 电容式话筒利用振动膜片接收空气振动信号,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其电容的变化。在电容器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就会变化。将这个电流信号进行转换,即可输出音频信号。
例7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俯视图。金属块左、右侧分别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金属块可带动电介质相对于外框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并串联计算机的信号采集器。关于该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保持静止时,电容器不带电
B.汽车静止时与做直线运动时,电容器的电容可能相同
C.汽车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D.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路中始终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答案 B
解析 汽车保持静止时,Q=CU,电容器带电,故A错误;汽车静止时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长度相同,电容器的电容相同,故B正确;当汽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电容器电介质相对于电容器向左运动,由C=可知电容变大,因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C错误;汽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弹簧伸长量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成后,不再有电流,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