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变化率问题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1 变化率问题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8 14: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1.1 变化率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的过程.
2.理解割线的斜率与切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3.体会极限思想.
一、平均速度
问题1 在一次跳水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2+2.8t+11,根据上述探究,你能求该运动员在0≤t≤0.2,1≤t≤1.5,0≤t≤内的平均速度吗?
例1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sin t,t∈.
(1)分别求s(t)在区间和上的平均速度;
(2)比较(1)中两个平均速度的大小,说明其几何意义.
反思感悟 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主要步骤
(1)先计算位移的改变量s(t2)-s(t1),
(2)再计算时间的改变量t2-t1,
(3)得平均速度=.
跟踪训练1 一质点按运动方程s(t)=作直线运动,则其从t1=1到t2=2的平均速度为(  )
A.-1 B.- C.-2 D.2
二、瞬时速度
问题2 我们也发现了高速路上区间测速的弊端,因为如果某人发现超速了,他只需踩下刹车,让车辆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即可,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改进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问题?
知识梳理
1.瞬时速度: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从物理角度看,当时间间隔|Δt|无限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无限趋近于t=t0时的瞬时速度.
3.瞬时速度的计算: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的函数关系式为y=h(t),则物体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某物体的运动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可用函数s(t)=t2+t+1表示,求物体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
延伸探究 若本例中的条件不变,试求物体的初速度.
跟踪训练2 一质点M按运动方程s(t)=at2+1做直线运动(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若质点M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8 m/s,求常数a的值.
三、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
问题3 在点P0(1,1)的附近任取一点P(x,x2),考察抛物线f(x)=x2的割线P0P有什么变化趋势?
知识梳理
1.抛物线的切线:设P0是抛物线上一定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点P无限趋近于点P0时,割线P0P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0T称为抛物线在点P0处的切线.
2.切线的斜率与割线的斜率的关系:从几何图形上看,当横坐标间隔|Δx|无限变小时,点P无限趋近于点P0,于是割线PP0无限趋近于点P0处的切线P0T,这时,割线PP0的斜率k无限趋近于点P0处的切线P0T的斜率k0.
例3 求抛物线f(x)=x2-2x+3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
延伸探究 本例函数不变,求与2x-y+4=0平行的该曲线的切线方程.
跟踪训练3 求抛物线f(x)=x2-x在点(2,2)处的切线方程.
1.知识清单:
(1)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
(3)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2.方法归纳:无限趋近法、定义法.
3.常见误区:对割线的斜率与切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
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t)=1-t2,则该物体在[1,2]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 B.3 C.-2 D.-3
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t2+2t+3,则该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  )
A.4 B.5 C.6 D.7
3.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为s(t)=gt2,g=9.8 m/s2.若v= =9.8 m/s,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8 m/s是物体从0 s到1 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B.9.8 m/s是1 s到(1+Δt)s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C.9.8 m/s是物体在t=1 s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9.8 m/s是物体从1 s到(1+Δt)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抛物线y=x2+4在点(1,5)处的切线的斜率为________.
§5.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5.1.1 变化率问题
问题1 提示 当0≤t≤0.2时,
==1.82(m/s);
当1≤t≤1.5时,==-9.45(m/s);
当0≤t≤时,==0(m/s);
虽然运动员在0≤t≤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是0 m/s,但实际情况是,该运动员仍在运动,可以说明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例1 解 (1)物体在区间上的平均速度为
1====.
物体在区间上的平均速度为
2===.
(2)由(1)可知1-2=>0,所以2<1.作出函数s(t)=sin t在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可以发现,s(t)=sin t在上随着t的增大,函数值s(t)变化得越来越慢.
跟踪训练1 B [==-1=-.]
问题2 由=可知,我们可以减小路程区间的长度,在最小路程下,看所用的时间,或者在较少的相同时间内,看汽车所经过的路程,这样似乎都不可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们能测量汽车的瞬时速度就好了.我们把函数值的增量f(t2)-f(t1)记为Δy,即Δy=f(t2)-f(t1),自变量的增量t2-t1记为Δt,即Δt=t2-t1,这里的Δt可以看成是t1的一个增量,可用t1+Δt来表示t2,则平均速度可记为==,我们发现如果时间的增量Δt无限小,此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可近似等于在时间t=t1的瞬时速度,这就需要用到我们数学中的“极限”思想,意思就是让Δt无限趋近于0.
知识梳理
1.某一时刻
3.
例2 解 ∵=

=3+Δt,
∴ = (3+Δt)=3.
即物体在t=1 s时的瞬时速度为3 m/s.
延伸探究 解 求物体的初速度,即求物体在t=0时的瞬时速度,
∵=

=1+Δt,
∴ (1+Δt)=1.
即物体的初速度为1 m/s.
跟踪训练2 解 ∵质点M在t=2附近的平均变化率为
===4a+aΔt,
又质点M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8 m/s,
∴ =4a=8,
即a=2.
问题3 当点P无限趋近于点P0时,割线P0P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
例3 解 由
==Δx,
可得切线的斜率为k=Δx=0.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y-2=0×(x-1),
即y=2.
延伸探究 解 设切点(x0,x-2x0+3),


=2x0-2+Δx,
所以k= (2x0-2+Δx)=2x0-2,
故有2x0-2=2,解得x0=2,所以切点为(2,3),
所求切线方程为2x-y-1=0.
跟踪训练3 解 f(2+Δx)-f(2)=(2+Δx)2-(2+Δx)-2
=3Δx+(Δx)2,
所以切线的斜率
k=
= = (3+Δx)=3.
则切线方程为y-2=3(x-2),
即3x-y-4=0.
随堂演练
1.D 2.C 3.C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