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 电磁振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2.知道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知道电磁振荡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重难点)。3.知道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并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电磁振荡的产生及能量变化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____________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电路。
3.LC振荡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4.电磁振荡:在LC振荡电路中,电路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____________地变化。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振荡。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以S接通2接线柱这一刻为t=0时刻。完成下列表格。
电路 状态
时刻t 0 T T
电荷 量q 最多 ____ ____ ____ 最多
电场 能E电 最大 ____ ____ ____ 最大
电流i 0 ____ ____ ____ 0
磁场能 E磁 0 ____ ____ ____ 0
振荡 规律
例1 (2023·南京金陵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上下极板带电情况和线圈L中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 )
A.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在增大
B.电容器两端电压正在减小
C.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
D.LC回路中的电流正在减小
1.在LC振荡电路发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与电容器有关的物理量:电荷量q、电场强度E、电场能EE是同步变化的,即q↓→E↓→EE↓(或q↑→E↑→EE↑)。
与线圈有关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磁感应强度B、磁场能EB也是同步变化的,即i↓→B↓→EB↓(或i↑→B↑→EB↑)。
2.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E、EE增大时,线圈中的三个物理量i、B、EB减小,即q、E、EE↑i、B、EB↓。
例2 (2022·南通市高二统考期中)图甲LC振荡电路中通过Q点的电流(向右为正)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5 s时,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B.t=0.25 s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t=1.75 s时,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
D.t=1.75 s时,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
针对训练 1 在如图甲所示的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电路中振荡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LC振荡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流流向判断,当电流流向带正电的极板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2)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U、E)增大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3)根据能量判断:电场能增加时,处于充电过程;磁场能增加时,处于放电过程。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________。
2.频率:电磁振荡完成周期性变化的________与所用时间之比,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T=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说明:(1)LC电路的周期、频率都由电路本身的特性(L和C的值)决定,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压的高低、是否接入电路中等因素无关。
(2)电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变化周期就是LC电路的振荡周期T=2π,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T=2π;而电场能、磁场能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π。
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果仅更换电感L更大的线圈,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因自感现象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否更大?“阻碍”作用是否也更大?由于延缓了振荡电流的变化,振荡周期T会怎样变化?
(2)如果仅更换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否增大? 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放电时间是否变长?振荡周期是否变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
B.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C.增加线圈的匝数
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例4 某个智能玩具的声响开关与LC电路中的电流有关,如图所示为玩具内的LC振荡电路部分。已知线圈自感系数L=2.5×10-3 H,电容器电容C=4 μF,在电容器开始放电时(取t=0),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则( )
A.LC振荡电路的周期T=π×10-4 s
B.当t=π×10-4 s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当t=×10-4 s时,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D.当t=×10-4 s时,电场能正转化为磁场能
针对训练 2 (2022·连云港市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某种除颤器的简化电路,由低压直流电源经过电压变换器变成高压电,然后整流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除颤时,将脉冲电流(如图乙所示)作用于心脏,实施电击治疗,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某次除颤过程中将电容为20 μF的电容器充电至6.0 kV,电容器在时间t0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压为0。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
B.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长
C.电容器的电容C越小,电容器的放电时间越长
D.在该次除颤过程中,流经人体的电荷量约为120 C
1 电磁振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2.知道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知道电磁振荡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重难点)。3.知道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并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电磁振荡的产生及能量变化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
3.LC振荡电路: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组成的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4.电磁振荡:在LC振荡电路中,电路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周期性地变化。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振荡。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以S接通2接线柱这一刻为t=0时刻。完成下列表格。
电路状态
时刻t 0 T T
电荷量q 最多 0 最多 0 最多
电场能E电 最大 0 最大 0 最大
电流i 0 正向最大 0 反向最大 0
磁场能E磁 0 最大 0 最大 0
振荡规律
例1 (2023·南京金陵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上下极板带电情况和线圈L中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 )
A.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在增大
B.电容器两端电压正在减小
C.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
D.LC回路中的电流正在减小
答案 B
解析 根据线圈L中的磁场方向,由安培定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是逆时针方向,则电容器处于放电过程,电容器电荷量逐渐减小,则电容器两端电压正在减小,故B正确;由于放电过程LC回路中的电流慢慢增大,电流的变化率正在减小,故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在减小,故A、D错误;根据LC振荡电路中能量关系可知,电场能正在转化为磁场能,故C错误。
1.在LC振荡电路发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与电容器有关的物理量:电荷量q、电场强度E、电场能EE是同步变化的,即q↓→E↓→EE↓(或q↑→E↑→EE↑)。
与线圈有关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磁感应强度B、磁场能EB也是同步变化的,即i↓→B↓→EB↓(或i↑→B↑→EB↑)。
2.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E、EE增大时,线圈中的三个物理量i、B、EB减小,即q、E、EE↑i、B、EB↓。
例2 (2022·南通市高二统考期中)图甲LC振荡电路中通过Q点的电流(向右为正)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5 s时,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B.t=0.25 s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t=1.75 s时,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
D.t=1.75 s时,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乙知,0~0.5 s内,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振荡电路中通过Q点的电流向右,可知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故A、B错误;由题图乙知,1.5~2 s内,电流减小,电容器充电,下极板带正电,流过Q点的电流向左,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故D正确,C错误。
针对训练 1 在如图甲所示的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电路中振荡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答案 D
解析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随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电荷量的减小而减小。从题图乙可以看出,在0~这段时间内是充电过程,且UAB>0,即φA>φB,A板应带正电,只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才能使A板被充电后带正电,同时考虑到t=0时刻电压为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为零,电流最大,即t=0时刻,电流为负向最大,D正确。
LC振荡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流流向判断,当电流流向带正电的极板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2)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U、E)增大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3)根据能量判断:电场能增加时,处于充电过程;磁场能增加时,处于放电过程。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
2.频率:电磁振荡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T=2π,f=。
说明:(1)LC电路的周期、频率都由电路本身的特性(L和C的值)决定,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压的高低、是否接入电路中等因素无关。
(2)电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变化周期就是LC电路的振荡周期T=2π,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T=2π;而电场能、磁场能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π。
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果仅更换电感L更大的线圈,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因自感现象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否更大?“阻碍”作用是否也更大?由于延缓了振荡电流的变化,振荡周期T会怎样变化?
(2)如果仅更换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否增大? 再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放电时间是否变长?振荡周期是否变长?
答案 (1)自感电动势更大,“阻碍”作用更大,周期变长。
(2)带电荷量增大,放电时间变长,周期变长。
例3 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
B.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C.增加线圈的匝数
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答案 A
解析 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f=,要想增大频率,应该减小电容C或减小线圈的电感L,再根据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电容减小,A正确;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电容不变,B错误;增加线圈的匝数、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自感系数均增大,故C、D错误。
例4 某个智能玩具的声响开关与LC电路中的电流有关,如图所示为玩具内的LC振荡电路部分。已知线圈自感系数L=2.5×10-3 H,电容器电容C=4 μF,在电容器开始放电时(取t=0),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则( )
A.LC振荡电路的周期T=π×10-4 s
B.当t=π×10-4 s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当t=×10-4 s时,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D.当t=×10-4 s时,电场能正转化为磁场能
答案 C
解析 LC振荡电路的周期T=2π=2π× s=2π×10-4 s,选项A错误;当t=π×10-4 s=时,电容器反向充满电,所以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选项B错误;当t=×10-4 s时,即0针对训练 2 (2022·连云港市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某种除颤器的简化电路,由低压直流电源经过电压变换器变成高压电,然后整流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除颤时,将脉冲电流(如图乙所示)作用于心脏,实施电击治疗,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某次除颤过程中将电容为20 μF的电容器充电至6.0 kV,电容器在时间t0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压为0。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
B.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长
C.电容器的电容C越小,电容器的放电时间越长
D.在该次除颤过程中,流经人体的电荷量约为120 C
答案 A
解析 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放电电流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也越小,故A正确;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为T=2π,电容器在时间t0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压为0,即t0==,则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电容器的电容C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长,故B、C错误;电容为20 μF的电容器充电至6.0 kV,则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Q=CU=20×10-6×6×103 C=0.12 C,故在该次除颤过程中,流经人体的电荷量约为0.12 C,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