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20 口技(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20 口技(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2 17: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口技林嗣环口技简介: 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个“曲苑杂谈”的栏目,里面就经常有人模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等。《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作者作品简介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作者通过表演者以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的模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的叙述、描写,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中心思想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文中开篇有个字统领全文,请找出来,并指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字。
交代口技艺人的表演道具,可以有三种方案:1.只在开头交代;2.只在结尾交代;3.开头结尾都交代 ,你认为哪个好?问题探究:赏读课文一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正面描写:对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的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也称直接描写)例如《变色龙》一文中,对奥楚蔑洛夫语言多变的描写表现了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奴才嘴脸;《社戏》中孩子们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快乐、自由;《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了他的爱国精神。 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来达到写所要写的人和物的目的。侧面描写含蓄,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余地,因此能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
文中几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京中有善口技者。
批注:“善”(开门见山,点明题旨,所谓“善”即擅长之意,指口技艺术表演者技艺之高超或精湛。从文章结构上是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
2、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批注示例:赏读课文二:批注: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1、《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集中表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个词是“ ”(6分)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4分)
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清 林嗣环清 《虞初新志》善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 俄而百千人大呼……泼水声 张潮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3分) 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 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 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满坐宾客……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几欲先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7分)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 )
⑵会宾客大宴( )( )
⑶施八尺屏障( )
⑷众宾团坐( )
⑸妇拍而呜之( )
⑹奋袖出臂( )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4分)善于,擅长适逢,正赶上举行宴会设置,安放围绕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扬起,举起 几乎,差点儿 跑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6、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C 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C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根据以下选文,完成后面幻灯片的练习:10、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       、        。(4分)11、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3分)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12、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3分)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道具的简单 对表演的描绘 听众的反应 CA由睡到醒,由醒入睡13、文章第四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3分)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D15、按要求摘出原句:(4分)
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17、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4分)虽有人……一处也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物简。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意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群情: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