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0 16: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8.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1.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
2.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3.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5.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化学知识。
6.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7.通过奇妙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8.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
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有关的化学问题。
2.金属活动性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相关器材和用品: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砂纸、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金属与酸反应的卡通图片,不同金属与同一种同浓度的酸溶液反应时,反应的状况不同,金属镁反应很快,金属锌反应较快,金属铁反应缓慢,金属铜不反应。【提问】不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同,如何比较不同金属活动性强弱呢? 观看、思考。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过渡】根据金属与氧气、酸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知有些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有些金属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课件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提问】根据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你能得出哪些金属能与酸反应?(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过渡】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铝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吗?银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吗?【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三个实验:把两根洁净的铜丝分别伸入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把打磨过的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提问】1.在实验中分别观察到哪些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实验,结合上一个探究的结果,你能得出铝、铜、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3.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你能得出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条件吗?【讲述】注意:1.金属化合物必须是可溶的。2.由于钾、钙、钠过于活泼,不能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课件展示】拓展:比较多种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倾听、理解。观看、记忆、思考。思考、讨论后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组讨论,然后代表汇报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倾听、思考、记录。观看、思考、理解。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课堂小结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问题: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明确: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明确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四、检测反馈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 A. Cu Ag FeSO4 溶液 B. Fe Ag CuSO4 溶液C. Fe Cu 稀盐酸 AgNO3 溶液 D. Cu FeSO4 溶液 AgNO3 溶液【解析】A、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B、铁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该方法可行;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证明铁比氢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但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该方法可行;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u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该方法可行。 整理,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申设计实验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学生们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不足之处 多种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分步反应没有进行拓展。
再教设计 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时调整课程进度,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