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17:46:2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Ⅰ(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也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对某省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调查得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所示问题。
表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学旅行应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要根据各学段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精心选择研学地点,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学段衔接紧密、主题鲜明的系列研学旅行课程。以主题活动方式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相当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
B. 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C.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某市参与调查学生的普遍认同。
D. 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 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C. 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D. 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问题上持积极正面的看法,这有助于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B. 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认为研学旅行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在研学旅行评价上教师较多用质性评价方法密切相关。
C. 要满足当前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D. 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4. 材料三的三位嘉宾发言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某校团委准备组织高一学生到白洋淀革命老区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所列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答案】1. A 2. D 3. B
4. 第一问:①甲侧重于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②乙侧重介绍文物部门是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③丙侧重于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二问:因为三位嘉宾的身份不同。
5. 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一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白洋淀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精神。
教学方式:避免单一讲授,多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研学旅行……相当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错,根据原文“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可知,“相当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只是个别老师对研学活动的不到位认识。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可知①应为“课程评价”。
②“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可知②评价的是学习的效果,应为“终结性评价”。
③“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在有盛和安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可知③评价的是教育经验,应为“形成性评价”。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材料的能力。
B.“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在研学旅行评价上教师较多用质性评价方法密切相关”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等,评价方法只是其中之一。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问:
甲:由“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可知,研学旅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甲是从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角度侧重论述的。
乙:由“游三孔,知天下”“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可知,论述的是文物部门如何吸引学生,乙侧重的是介绍文物部门是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
丙:由“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可知,这是论述要把研学旅行作为课程的实际来操作,丙是从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角度侧重论述的。
第二问:
甲是某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他是站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待研学旅行课程的;乙是某文物部门负责人,他是站在“地方人文特色”的角度看待研学旅行课程的;丙是校长,他是站在研学具体实施的角度看待研学旅行过程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可知,应该结合红色路线,课程内容以教育为主,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所以可从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一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等角度提出建议。
由“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可知,要避免单一讲授形式,互动性要强,激发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所以可从教学方式避免单一讲授,多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角度提出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吟啸且徐行
王春鸣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中年而无用的我读到辛弃疾这句子,觉得特别痛快。趴在尘埃里放眼人生,我意难平,却能向谁撒气?也只有杯子、古人和风月这些“静物”了。
辛弃疾真是绝了,这世上多少人壮志满怀,最终却难以事成,偏就他会说“醉里挑灯看剑”,宝剑藏虚匣,壮志不得用,只有等喝醉了,在无人的暗夜里把灯点起来,举高,抽出剑看看——只是看看而已,因为并没有用武之地。
他生在乱世,他文武双全,他壮怀激烈,然而,他是个一生处处被掣肘的人,让一代代人与他共情共鸣。读《稼轩长短句》,那些长吁短叹、悲歌怒吼,赤子浓烈而悲愤的情感风云扑面而来,使我也替他恨极了那个王朝。每每想起他先上《美芹十论》,再上《九议》,南归40年却只有梦中一片金戈铁马,我很心疼他。这位生在沦陷之地的山东汉子,一派燕赵奇士之风,不受四书五经的约束。可是因为太把靖康之耻放在心上,他过了不如意的一生。他几乎不写诗,大约长短句比严整的律诗更能承载他复杂激荡的情绪吧。
夏承焘读了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后点评:“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八个字恰当极了,辛弃疾从未老去,始终是这样一个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英雄男儿。与乱世狭路相逢,英雄未必能胜,辛弃疾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我读他的词,那份沉甸甸的“放不下”,确实让人难过。
苏轼则不同。每每读他,我就想跟他喝一杯,浮一大白。他打动我的,是词作中透露出的那种文人气质。尤其是经历了很多世事、读了很多书以后,我就不由得和他有了一句一句的会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清高疲惫的人,谁的心底没有这样的感喟?
苏轼兜兜转转、几番转折,把辛弃疾式的不平全部放下。在他的文字里,烟火气息、人间悲欢,很容易上升为玄思哲理。譬如我们看到“月有阴晴圆缺”,可能也会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进而发出“此事古难全”的叹息,但又有几人能想到还可以“千里共婵娟”呢?所以我们以为他通达超脱,实际上他并不乐观,只是在看破世事之后不断地安慰自己罢了。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很怪,大约是从陶渊明开始吧,一边“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边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在“五岳寻仙不辞远”之前,也曾得意扬扬地入京供奉翰林,几度失意之后入世之心不减,又踌躇满志地写下组诗《永王东巡歌》,直到被流放。他们归隐、遁世、寻仙,在一生中的某些阶段灰心丧气。苏轼从来没有真正归隐,遣怀之词的结尾也总是一派光明与超脱。然而,他让人感觉到更真切的放下和退避。他在风雨中吟啸徐行,可以说是名士风度,也可以说是“反正已经倒霉透了,随它去吧”。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写完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就把冠服挂在江边,长啸一声,驾舟而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听说此事的当地郡守吓得要死,以为“州失罪人”,到处找他,却发现他根本没有“江海寄余生”,而是在家里呼呼大睡。既然退无可退,不如原地待着吧。
我读《赤壁赋》,忍不住再三吟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类的句子,其中深沉的悲哀不言自明。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物的占有,都是短暂的,只有在永恒的自然、壮阔的宇宙面前,人才会有所领悟,再反观自身才会充满落差感。或许可以说,苏轼就是11世纪的海德格尔,他的诗文就是中国版的《存在与时间》了。精神文明的危机拨动了他的思想之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样的排遣,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的不得已。但苏轼是运用哲学之思、辞别日常俗务的高人,他擅长用三言两语让读者从他的厌倦、怀疑中“走出来”,无法决定存在与否,却可以决定如何存在,决定什么是适合做的或者值得做的。苏轼和他的词句,总是不吝于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所以,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我读现代诗人胡弦的诗,同样很有感触:“如果你忧伤,漫天大雪都是你的。而穷人只要剩下的:几块牛粪,一只在雪中刚降生的羔羊。”所以我想,难过的时候也许不应该只是抬头看月亮,而应该去做一点体力活。“穷人并不难过,只是搬动较大的石头时有点吃力。”
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脚踏实地……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处处被掣肘,一生不如意,辛弃疾也壮怀激烈,心系家国,至死不甘,这使得一代代读者与他共情共鸣。
B.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很“怪”,他们虽然怀有入世之心,但又向往归隐、遁世和寻仙,显得矛盾纠结。
C. 作者借夏承焘“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评价,突显出辛弃疾从未老去的赤子情怀、从未消逝的爱国担当。
D. 胡弦的诗启示作者,在难过时“应该去做一点体力活”,可见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者更愿意选择后者。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次引用辛弃疾和苏轼的作品,且善于运用短句,从而使本文语言典雅精辟、简洁明快。
B. 作者再现宋人笔记中“江海寄余生”的传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又表现苏轼的清高与放下。
C. “忍不住”“再三吟诵”等词语写出了作者与苏轼的共鸣,与前文对辛弃疾的感情形成对比。
D. 文章结尾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收束全文,形成鲜明对照,内涵丰富深远,引发了读者深思。
8. 请分析划线句子“所以,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的含义。
9. 在写辛弃疾时,作者所表达情感复杂多样。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C
8. ①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也即能更好地启发读者,让人们在遭遇人生困境后要能积极乐观,继续前行。
②这句话体现作者更赞赏这种能在遇到坎坷时放下和退避,放下不平之气,从自己的低沉情绪中走出来,从容处世的态度。
9. ①为辛弃疾壮志难酬而意难平。辛弃疾指责酒杯,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作者觉得特别痛快;辛弃疾说“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壮志难酬,作者称其“真是绝了”。
②为辛弃疾赤子之心反一生不如意而心疼。赤子浓烈而悲愤的情感风云扑面而来,使作者也替他恨极了那个王朝;因为他太把靖康之耻放在心上,而过了不如意的一生,让作者很是心疼。
③为辛弃疾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而难过。与乱世狭路相逢,英雄未必能胜,辛弃疾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作者读他的词,为那份沉甸甸的“放不下”,感到难过。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辛弃疾也壮怀激烈,心系家国,至死不甘,这使得一代代读者与他共情共鸣”错误,范围扩大,原文“他生在乱世,他文武双全,他壮怀激烈,然而,他是个一生处处被掣肘的人,让一代代人与他共情共鸣”,“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强调的重点在后,所以,使得一代代读者与他共情共鸣的应是“他是个一生处处被掣肘的人”,更多的是他的怀才不遇。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与前文对辛弃疾的感情形成对比”错误,原文“但苏轼是运用哲学之思、辞别日常俗务的高人,他擅长用三言两语让读者从他的厌倦、怀疑中‘走出来’,无法决定存在与否,却可以决定如何存在,决定什么是适合做的或者值得做的”,“但”表转折关系,后文与前文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由“苏轼和他的词句,总是不吝于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所以,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可知,作者认为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是因为苏轼和他的词句会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启示,把“这样”的启示说明白就是这题的答案。
由“苏轼兜兜转转、几番转折,把辛弃疾式的不平全部放下”“只是在看破世事之后不断地安慰自己罢了”“苏轼从来没有真正归隐,遣怀之词的结尾也总是一派光明与超脱”“但苏轼是运用哲学之思、辞别日常俗务的高人,他擅长用三言两语让读者从他的厌倦、怀疑中“走出来”,无法决定存在与否,却可以决定如何存在,决定什么是适合做的或者值得做的”可知,作者赞赏的是苏轼在遭遇了很多人生的困境后仍能怀有光明与超脱,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继续前行。
这句话不仅是作者对苏轼的赞赏,也是作者的观点,他更赞赏这种能在遇到坎坷时放下和退避,放下不平之气,从自己的低沉情绪中走出来,从容处世的态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
由“‘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中年而无用的我读到辛弃疾这句子,觉得特别痛快”“辛弃疾真是绝了,这世上多少人壮志满怀,最终却难以事成,偏就他会说‘醉里挑灯看剑’”可知,辛弃疾指责酒杯表达苦闷,作者感到痛快;辛弃疾壮志未酬时写“醉里挑灯看剑”,作者为其叫绝,可见,作者为其壮志难酬而意难平。
由“他是个一生处处被掣肘的人,让一代代人与他共情共鸣……赤子浓烈而悲愤的情感风云扑面而来,使我也替他恨极了那个王朝。每每想起他先上《美芹十论》,再上《九议》,南归40年却只有梦中一片金戈铁马,我很心疼他……可是因为太把靖康之耻放在心上,他过了不如意的一生”可知,作者很心疼辛弃疾,他有赤子之情,壮怀激烈,却处处被掣肘,一生不如意,作者心疼其赤子之心反一生不如意。
由“辛弃疾从未老去,始终是这样一个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英雄男儿。与乱世狭路相逢,英雄未必能胜,辛弃疾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我读他的词,那份沉甸甸的‘放不下’,确实让人难过”可知,辛弃疾始终是一个肝肠似火的英雄男儿,但英雄未必能胜,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所以作者为其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而难过。
三、古诗文阅读(共4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旬月,改群牧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修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
五年,拜枢密副使。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凡边防久缺屯戍者,必加搜补。六年,参知政事。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B.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C.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D.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宗: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所称的名号,一般用于祭祀,因此,所有皇帝均有庙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
B.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C. 选段中“知谏院”的“知”与《登泰山记》中“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的“知”意思一样。
D. 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中贫穷,但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B. 仁宗时期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首次入选,与杜衍、范仲淹等一起入朝任事。
C.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但是皇帝却褒奖他敢于说话,当面赏赐他,并提拔他做同修起居注。
D. 欧阳修在枢密院任职时,与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重新绘制军事地图,统计士兵名册,补齐边境长久缺少的军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2)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课内《赤壁赋》)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按照惯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然后才能任命,皇帝了解欧阳修,下诏特意任命他。
(2)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总是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允许他退休。
(3)这是大自然恩赐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自己下决心守节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守节”是“自誓”的具体内容,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家贫”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CD。
“以荻”为“画”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C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所有皇帝均有庙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错误。不是所有皇帝均有庙号,且汉武帝为谥号。
C.正确。知,掌管,句意:掌管谏院。知,掌管,管理,句意:和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一起登山。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欧阳修首次入选”错误。由原文“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可知,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由此可知,应为“最先入选”。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故事”,名词用作状语,按照惯例;“知”,了解;“除”,任命/授予官职。
(2)“自持”,要求自己;“数”,多次;“既数污蔑”,被动句;“谢事”,告老退休。
(3)“造物者”,天地自然;“共适”,共同享受;“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自己下决心守节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会试欧阳修列为第一名,提拔为甲科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掌管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做同修起居注后,进任知制诰。按惯例,对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加领龙图阁学士、任开封府知府,接续包拯的严厉治政之后,欧阳修采取简易实际、顺应常理的做法,不求赫赫的声威,京城也得到良好的治理。过了十个月,改任群牧使。《新唐书》撰修完成后,担任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在翰林院八年,知无不言。
嘉祐五年,担任枢密副使。欧阳修在枢密院,与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以及河北、河东、陕西三路驻守军队的多少、地理方位的远近,重新绘制军事地图与士兵名册。凡是边境长久缺少军队的,必须要检查补齐。嘉祐六年,参与主持国家政治事务。他在中书省,与韩琦一起同心辅理朝政。凡是有关军队、百姓、官吏以及国家财政利益这类关键资料,中书所应当了解的,他都汇集起来,列出总的条目,遇到事情就不需要再去询问有关的官员。
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让他辞官。等到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所以乞求辞官更加迫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为文忠。
(二)(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诗人日日独坐江楼,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 颔联紧承首联,写眼前所见。渔舟泛泛,燕子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C. 颈联运用典故,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D. 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整体基调与《登高》相似,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15. 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杜诗:往日的同辈之人,如今大多已经富贵发达,地位不再低贱,作者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对比)自己落魄的处境,表现了诗人不得志的痛心。
②毛诗: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作者通过回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来表达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 “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错误。“泛泛”写渔舟来来往往,但终有家能回;“飞飞”写诗人因囿于孤舟看灵动、自由的燕子,萌生了人不如燕的慨叹。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 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无聊之情。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杜诗尾联“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一个“自”字,写出了曾经的同学只顾着自己骑马乘车衣轻裘,无心诗人之流落,更无心家国之残破。诗人用同学的“多不贱”反衬自己的落魄、不得志,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
毛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青年毛泽东也身在其中,这些青年革命者潇洒倜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通过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三、情境式默写(共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通过描写蛟龙和寡妇听到洞箫声音的反应,从侧面突出箫声的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和双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舞幽壑之潜蛟 ②. 泣孤舟之嫠妇 ③. 曲终收拨当心画 ④. 四弦一声如裂帛 ⑤. 久在樊笼里 ⑥. 复得返自然 ⑦. 苍山负雪 ⑧. 明烛天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潜”“嫠”“拨”“帛”“樊”“返”。
(四)课内文言知识考查(共9分)
17. 下列各项对古今异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望美人兮天一方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A. ①②③⑤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B. ①②④⑥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C. 全都是古今异义
D. 全都不是古今异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义:平的方的;今义:平方米。句意:石头苍黑色,很多是平的、方的,很少有圆形的。
②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或不知所措的样子;怅然。句意: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③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句意: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
④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⑤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句意:遥望那美人啊,她在天的那一边。
⑥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可见这些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C。
18. 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不知东方之既白 侣鱼虾而友麋鹿
C. 正襟危坐 小学而大遗
D. 顺流而东也 崖限当道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都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每天。句意: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品德高尚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B.形容词作动词,泛白,变白。/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句意: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泛白。/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C.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整理。/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句意: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在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在大的方面却放弃。
D.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句意:顺着长江向东进军。/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
故选A。
19.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崖限当道者
A.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不拘于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限当道崖。句意: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A.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B.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有吹洞箫客,倚歌而和之。句意:有位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C.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
D.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被世俗拘束。
故选B。
四、语言文字与运用(共12分)
(一)(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交汇碰撞,艺术作品百花齐放。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体会不同文化相融的魅力;透过杭州2023年亚运会场馆“大莲花”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经过认识和理解优秀的中华大地上的艺术作品,年轻人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年轻人了解、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润物无声地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20. 请指出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百花齐放 B. 丰富多彩 C. 源远流长 D. 润物无声
2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 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下,一些网络平台、综艺节目等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C.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D 21. C
22. 参考答案: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年轻人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语境用来修饰“艺术作品”,使用正确。
B.丰富多彩:指内容充实,品种繁多,形式多样。语境用来修饰“中国元素”,使用正确。
C.源远流长:河流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语境用来修饰“中华美学传统”使用正确。
D.“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修饰“感染”使用不恰当。语境指先贤们的影响和感化,不知不觉地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应用“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引用;
B.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反语讽刺。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经过认识和理解”介词误用,搭配不当,应将“经过”改为“通过”;
二是“优秀的中华大地上的艺术作品”语序不当,“中华大地上的”表领属,应放在前面,“优秀”修饰的是“艺术作品”,应放在“艺术作品”前;
三是“增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增强”。
(二)(共3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混乱无道,“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
在这个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心妄想。但孔子正是这样一位“痴人”。面对一个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并践行了自己的使命,挽狂澜于既倒。
孔子的处境,真正令人同情,但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更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行为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都无所遁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是一个饿殍遍野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表现了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百姓生存艰难、礼乐荒废的现实,衬托出孔子的巨大作用。形式整齐,节奏感强。
②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增强气势,掷地有声,突出了孔子在改变时代风气方面的巨大贡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需要首先表明手法,然后根据该修辞的语境作用和该修辞本身的作用进行分析。
“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是一个饿殍遍野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三个句子都使用了“是一个+定语(四字词语)+的时代”的句式,句式相同,内容相关,可见使用了排比修辞。排比修辞自身的作用是: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了句子的气势。排比修辞的语境作用:“刀光剑影”写出了当时战乱频繁;“饿殍遍野”写出由于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难以生存;“礼崩乐坏”说明当时社会混乱,周朝的礼乐治国已经毁坏。
“谁开辟了这样时代?是孔子!”先问后答,自问自答,可见是设问的修辞。这句的前句先描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然后以问句引发读者思考,紧接着告诉读者是孔子开辟了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可见这一设问用强烈的语气突出强调了孔子在改变时代风气方面的巨大贡献。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下追求个性表达的年轻人比比皆是,“绝绝子”“尊嘟假嘟”“内卷”“老铁”等流行语大量使用,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文字失语”成为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流行语”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个性合时代,语言传薪火
“yyds”“绝绝子”……属于青少年的个性化语言席卷网络,这不免让人联想起90后的火星文,80后的网络语,似乎每一代的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表达。然而,有人将这一现象认作是“文字失语”,是亟需重视的社会问题。
年轻人的个性化,语言的纯洁性,究竟孰对孰错呢?
依我之见,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人们也的确要关注语言的意义,拒绝过度个性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个时代的个性化语言即是进步的产物,是年轻人积极回应时代的表现。数字洪流奔涌而来,青年一辈如张一鸣,充分利用时代资源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老一辈如叶嘉莹教授,转蓬万里,历经劫难,犹在用互联网将诗词传播给世界。他们悦纳时代,融入时代,收获春天。而年轻人追求新鲜的个性化表达,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悦纳?
然而,诉诸文化,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年轻人若是一味追求个性化而失掉了对语言的敬畏之心,便无异于丧失了文字能力,在浩渺的时代烟雨中终究只如水上浮萍,无处生根。
历览先贤,孔子福泽后世,马融绛帐传薪,谁没有借助语言的力量?回望今朝,写作时引经据典,阅读时与他人的灵魂邂逅,谁又未曾享受过语言的红利?试想若书中充斥着大量极度个性化的词藻,与人交流一开口便是晦涩奇葩的语句,何谈交流?何谈传薪?一言以蔽之,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我们都应葆有对语言的敬畏与热爱,莫要伤害母语的纯洁性。
时代迅猛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用一些个性化的语言装点文字,实是一件乐事,但我们也应谨记语言的重要性,不要将它的作用仅仅囿限于消遣和娱乐。年轻人诚应向上寻觅,向外延伸,探求语言更广袤的天地。个性化以合时代,炼语言以传薪火,时代赋予我们个性化的权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以更饱满的姿态回馈时代?语言的个性化与纯洁性并不对立,更无对错之分。吾辈青年若能在际遇时代的同时,充分明确语言之功用,那吾辈的青春之河定将无愧于民,福泽于后,以海阔凭鱼跃之个性,开万世之华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指出一个社会现象——追求个性表达,接着列举了一系列的流行语,并指出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文字失语”,强调这是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提示语要求考生表达对“流行语”的感悟与思考。
从“‘流行语’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的提示来看,不论选取何种观点,都要求对流行语有自己的认识,这是基准点。流行语的确有诸多弊端,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把流行语贬低到底,一无是处。必须考虑“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的事实,因此突出自己的主观点,要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写作中应适当体现思辨能力。可以说,流行语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拥有年轻化、有文化两大特征。网络时代兴起的流行语,有时代特性,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有追求语言的个性化的倾向,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语言有雅俗之分,语言的运用要考虑受众需要。“俗”的语言来自民间生活,往往通俗直白,所以乡间、街头、网络很适合。“雅”的语言,清新雅致,内涵隽永,富有情趣,用在高雅场合才得当。“雅”语言用在“俗”场合,曲高和寡;“俗”语言用在“雅”场合,那就情趣全无。语言的雅和俗,在不同场合都具有生命力。流行语因其“通俗”的一面,符合大众情感诉求而流行。但时下流行语泛滥成灾,良莠不齐等消极的一面也比较明显,导致了思维的僵化,语言的单一,表达的单调,甚至形成了沟通的障碍,这不必掩盖,应当加以警惕,重视其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并找到“发展”与“规范”之间的平衡,且加以引导,这样方是正道。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适合议论文。写作时,可辩证看待此类语言现象,如对“流行语”使用要适度,不能伤害母语。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正视用语转变之潮,警惕文字失语现象,弘扬文化自信。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警惕文字失语现象,需要我们传承优秀文化。二、护母语传承,需要我们发掘母语精髓。三、摒弃浅陋交流,需要我们弘扬文化自信。
立意:
1.警惕文字失语现象,弘扬文化自信。
2.个性交流有度,母语回归本真。
3.追求个性化用语,不能破坏母语的纯洁性。
4.适度用“新”,莫让文化“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Ⅰ(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也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对某省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调查得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所示问题。
表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学旅行应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要根据各学段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精心选择研学地点,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学段衔接紧密、主题鲜明的系列研学旅行课程。以主题活动方式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相当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
B. 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C.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某市参与调查学生的普遍认同。
D. 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 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C. 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D. 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问题上持积极正面的看法,这有助于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B. 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认为研学旅行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在研学旅行评价上教师较多用质性评价方法密切相关。
C. 要满足当前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D. 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4. 材料三的三位嘉宾发言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某校团委准备组织高一学生到白洋淀革命老区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所列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吟啸且徐行
王春鸣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中年而无用的我读到辛弃疾这句子,觉得特别痛快。趴在尘埃里放眼人生,我意难平,却能向谁撒气?也只有杯子、古人和风月这些“静物”了。
辛弃疾真是绝了,这世上多少人壮志满怀,最终却难以事成,偏就他会说“醉里挑灯看剑”,宝剑藏虚匣,壮志不得用,只有等喝醉了,在无人的暗夜里把灯点起来,举高,抽出剑看看——只是看看而已,因为并没有用武之地。
他生在乱世,他文武双全,他壮怀激烈,然而,他是个一生处处被掣肘的人,让一代代人与他共情共鸣。读《稼轩长短句》,那些长吁短叹、悲歌怒吼,赤子浓烈而悲愤的情感风云扑面而来,使我也替他恨极了那个王朝。每每想起他先上《美芹十论》,再上《九议》,南归40年却只有梦中一片金戈铁马,我很心疼他。这位生在沦陷之地的山东汉子,一派燕赵奇士之风,不受四书五经的约束。可是因为太把靖康之耻放在心上,他过了不如意的一生。他几乎不写诗,大约长短句比严整的律诗更能承载他复杂激荡的情绪吧。
夏承焘读了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后点评:“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八个字恰当极了,辛弃疾从未老去,始终是这样一个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英雄男儿。与乱世狭路相逢,英雄未必能胜,辛弃疾终至消沉,却又到死不甘。我读他的词,那份沉甸甸的“放不下”,确实让人难过。
苏轼则不同。每每读他,我就想跟他喝一杯,浮一大白。他打动我的,是词作中透露出的那种文人气质。尤其是经历了很多世事、读了很多书以后,我就不由得和他有了一句一句的会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清高疲惫的人,谁的心底没有这样的感喟?
苏轼兜兜转转、几番转折,把辛弃疾式的不平全部放下。在他的文字里,烟火气息、人间悲欢,很容易上升为玄思哲理。譬如我们看到“月有阴晴圆缺”,可能也会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进而发出“此事古难全”的叹息,但又有几人能想到还可以“千里共婵娟”呢?所以我们以为他通达超脱,实际上他并不乐观,只是在看破世事之后不断地安慰自己罢了。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很怪,大约是从陶渊明开始吧,一边“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边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在“五岳寻仙不辞远”之前,也曾得意扬扬地入京供奉翰林,几度失意之后入世之心不减,又踌躇满志地写下组诗《永王东巡歌》,直到被流放。他们归隐、遁世、寻仙,在一生中的某些阶段灰心丧气。苏轼从来没有真正归隐,遣怀之词的结尾也总是一派光明与超脱。然而,他让人感觉到更真切的放下和退避。他在风雨中吟啸徐行,可以说是名士风度,也可以说是“反正已经倒霉透了,随它去吧”。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写完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就把冠服挂在江边,长啸一声,驾舟而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听说此事的当地郡守吓得要死,以为“州失罪人”,到处找他,却发现他根本没有“江海寄余生”,而是在家里呼呼大睡。既然退无可退,不如原地待着吧。
我读《赤壁赋》,忍不住再三吟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类的句子,其中深沉的悲哀不言自明。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物的占有,都是短暂的,只有在永恒的自然、壮阔的宇宙面前,人才会有所领悟,再反观自身才会充满落差感。或许可以说,苏轼就是11世纪的海德格尔,他的诗文就是中国版的《存在与时间》了。精神文明的危机拨动了他的思想之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样的排遣,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的不得已。但苏轼是运用哲学之思、辞别日常俗务的高人,他擅长用三言两语让读者从他的厌倦、怀疑中“走出来”,无法决定存在与否,却可以决定如何存在,决定什么是适合做的或者值得做的。苏轼和他的词句,总是不吝于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所以,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我读现代诗人胡弦的诗,同样很有感触:“如果你忧伤,漫天大雪都是你的。而穷人只要剩下的:几块牛粪,一只在雪中刚降生的羔羊。”所以我想,难过的时候也许不应该只是抬头看月亮,而应该去做一点体力活。“穷人并不难过,只是搬动较大的石头时有点吃力。”
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脚踏实地……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处处被掣肘,一生不如意,辛弃疾也壮怀激烈,心系家国,至死不甘,这使得一代代读者与他共情共鸣。
B.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很“怪”,他们虽然怀有入世之心,但又向往归隐、遁世和寻仙,显得矛盾纠结。
C. 作者借夏承焘“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评价,突显出辛弃疾从未老去的赤子情怀、从未消逝的爱国担当。
D. 胡弦的诗启示作者,在难过时“应该去做一点体力活”,可见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者更愿意选择后者。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次引用辛弃疾和苏轼的作品,且善于运用短句,从而使本文语言典雅精辟、简洁明快。
B. 作者再现宋人笔记中“江海寄余生”的传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又表现苏轼的清高与放下。
C. “忍不住”“再三吟诵”等词语写出了作者与苏轼的共鸣,与前文对辛弃疾的感情形成对比。
D. 文章结尾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收束全文,形成鲜明对照,内涵丰富深远,引发了读者深思。
8. 请分析划线句子“所以,苏轼比辛弃疾更适合坐在我们对面。”的含义。
9. 在写辛弃疾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复杂多样。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4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旬月,改群牧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修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
五年,拜枢密副使。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凡边防久缺屯戍者,必加搜补。六年,参知政事。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B.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C.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D.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宗: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所称名号,一般用于祭祀,因此,所有皇帝均有庙号,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
B.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C. 选段中“知谏院”的“知”与《登泰山记》中“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的“知”意思一样。
D. 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中贫穷,但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B. 仁宗时期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首次入选,与杜衍、范仲淹等一起入朝任事。
C.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但是皇帝却褒奖他敢于说话,当面赏赐他,并提拔他做同修起居注。
D. 欧阳修在枢密院任职时,与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重新绘制军事地图,统计士兵名册,补齐边境长久缺少的军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2)修以风节自持,既数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课内《赤壁赋》)
(二)(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诗人日日独坐江楼,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 颔联紧承首联,写眼前所见。渔舟泛泛,燕子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C. 颈联运用典故,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D. 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整体基调与《登高》相似,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15. 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三、情境式默写(共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通过描写蛟龙和寡妇听到洞箫声音的反应,从侧面突出箫声的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和双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文言知识考查(共9分)
17. 下列各项对古今异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望美人兮天一方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A. ①②③⑤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B. ①②④⑥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C. 全都是古今异义
D. 全都不是古今异义
18. 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不知东方之既白 侣鱼虾而友麋鹿
C. 正襟危坐 小学而大遗
D. 顺流而东也 崖限当道者
19.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一项是( )
例句:崖限当道者
A.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不拘于时
四、语言文字与运用(共12分)
(一)(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交汇碰撞,艺术作品百花齐放。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体会不同文化相融的魅力;透过杭州2023年亚运会场馆“大莲花”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经过认识和理解优秀的中华大地上的艺术作品,年轻人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年轻人了解、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润物无声地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20. 请指出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百花齐放 B. 丰富多彩 C. 源远流长 D. 润物无声
2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 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下,一些网络平台、综艺节目等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C.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共3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混乱无道,“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
在这个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心妄想。但孔子正是这样一位“痴人”。面对一个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并践行了自己的使命,挽狂澜于既倒。
孔子的处境,真正令人同情,但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更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行为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都无所遁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是一个饿殍遍野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下追求个性表达的年轻人比比皆是,“绝绝子”“尊嘟假嘟”“内卷”“老铁”等流行语大量使用,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文字失语”成为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流行语”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