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0 19: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猜一猜,你能说出这些图是什么故事吗?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郑人买履
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
找一找单元导语,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寓言故事的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 2.明白其中的道理。
树桩
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5 守株待兔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下图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谁来讲一讲?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这本书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书中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整体感知
听录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shì
lěi

我会写
颈、释左右结构,左右宽窄大致相等。
其:两竖分别写在竖中线两边。
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耕者有田,(田中/有株)。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
学习文言文内容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翻译
宋人有耕者。
宋国人
农民
翻译: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
翻译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句意: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脖子折了
兔子为什么而死?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你怎么看待这只兔子?
提示:这是一只做事莽撞的兔子。我们平时做事要细心,不慌张。
翻译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句意: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农具
希望
翻译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
句意: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为什么会嘲笑他?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是偶然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子。所以,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课文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
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宋国人
农具
树桩
希望
了解了故事大意后,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
做事想不劳而获,对意外心存侥幸。
起因
经过
结果
释耒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身为宋国笑。
说一说:种田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觉得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人。
按要求默读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
要求:先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故事大意
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一心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他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
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劳而无功。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