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醛酮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3 醛酮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0 19: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醛酮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验如下: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边振荡边滴加4~6滴2%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步骤2:再向试管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中必须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B.步骤2中观察到的红色沉淀为Cu2O
C.上述实验说明乙醛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D.上图所示Cu2O的晶胞中 表示氧原子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水乙醇作医疗消毒剂
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聚氯乙烯用作食品保鲜膜
D.油脂用于制造肥皂
3.聚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其在光热作用下易解聚,原理如下:
而三聚甲醛()与二氧五环()共同聚合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醛和三聚甲醛不是同系物
B.聚甲醛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C.聚甲醛的链节是
D.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同聚合生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
B.属于加成反应
C.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5.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尽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还原反应
C.烷烃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发生氧化反应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4mL 0.5的溶液与1mL 0.1的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B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可用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C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口有红色气体逸出 实验所用可能为稀硝酸
D 淀粉与稀硫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A.A B.B C.C D.D
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银氨溶液中加入CH3CHO溶液并水浴加热:
B.苯酚钠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
C.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在30℃时反应:
D.1-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8.“宏观请识与微观探析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
B.甲醛与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
C.向对甲基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O2+H2O→2 +Na2CO3
D.1,2-二溴环己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2NaOH+2NaBr+2H2O
9.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减小的是(  )
A.水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10.下列有关醛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醛类既能氧化为羧酸又能还原为醇
C.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D.甲醛、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11.近日,科学家研发新型植入式燃料电池与人工模拟胰岛B细胞相结合,在血糖过高时会激活燃料电池,将葡萄糖(简写为G-CHO)转化成葡萄糖酸(简写为G-COOH)并产生电力,剩激人工模拟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血糖回到正常水平后,燃料电池停止运作,胰岛素释放中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降血糖的过程包含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B.用酸性溶液可以鉴别和
C.和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降血糖过程中葡萄糖附近血液的会降低
12.糖尿病人由于身体原因,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偏高,下列物质可用于糖尿病检验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 B.氢氧化钠溶液
C.乙醇 D.乙酸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甘氨酸均可以发生水解
B.葡萄糖、甲酸甲酯、油脂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会产生沉淀,再加水沉淀又会溶解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苯酚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
B.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皮肤保湿作用
C.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可用于保鲜食品
D.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
15.某有机物M对的相对密度为30。M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碳40.0%,氢6.6%,氧53.4%。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又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M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B. C. D.
16.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B.2 + 3Br2 → 2 ↓
C.nCH2=CH-CH3
D.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
A.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 CH2BrCOO-+H2O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 2 HCO3- → + 2CO2↑ + 2H2O
C.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3CHO+2[Ag(NH3)2]++2OH- CH3COO-+ NH4++2Ag↓+3NH3↑ +H2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H2O+2C6H5O- → 2C6H5OH+2CO32-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
B.己烷可用作碘水中提取碘的萃取剂
C.蔗糖可用作食品的调味剂
D.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19.有机物Z为是合成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含有碳氧键
B.Y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X、Y可用酸性溶液鉴别
D.Z分子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20.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苯丙醛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
二、综合题
21.理解和应用信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请依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R-C≡CH+ (R、R 、R 为烃基或氢原子)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上述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A.CH3C≡CCH3与CH3CHO
B.HC≡CH与HCHO
C.CH3C≡CH与
(3)HC≡CH和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2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1)1mol柠檬醛可与   mol溴发生加成反应;
(2)柠檬醛完全加氢后,生成物的名称是   ;
(3)柠檬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要用实验证明柠檬醛中含有碳碳双键,正确的操作是   
23.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N的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化学名称为   。
(2)写出M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N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4)写出N在催化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N与足量新制悬浊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我国盛产山荼籽精油,其主要成分柠檬醛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β-紫罗兰酮。
(1)柠檬醛的分子式是   ,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
(2)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吸收峰,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   。
(3)柠檬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含有一个六元环,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反应①是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该反应除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外还生成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用写反应条件,部分可用R代替):   。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的反应:   。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
(3)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溶液的反应:   。
(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5)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的反应: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醛基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时需要碱过量,故必须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不符合题意;
B.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B不符合题意;
C.实验生成乙酸铵,说明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C不符合题意;
D.晶胞中红色球有 ,黑色球有4个,所以结合氧化亚铜的化学式分析,黑色球表示铜原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红球和黑球的占位计算出晶胞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A.无水乙醇能够是蛋白质发生变性,但变性速度太快,容易使细菌外围形成保护膜,不能完全杀死细菌,常用75%的乙醇溶液作医疗消毒剂,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是有毒气体,不能做食品防腐剂,B不符合题意;
C. 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等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保鲜膜,常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C不符合题意;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所以油脂可以制造肥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医疗消毒剂常用75%的乙醇;
B.甲醛有毒,不可做为食品防腐剂;
C.聚氯乙烯有毒;
D.油脂碱性水解可形成肥皂;
3.【答案】C
【解析】【解答】A. 甲醛含羰基、三聚甲醛含醚键,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 聚甲醛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 聚甲醛的链节是-OCH2-,C符合题意;
D.由题干信息可知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同聚合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官能团数目和种类相等;
B.依据结构简式判断;
C. 聚甲醛的链节是-OCH2-;
D.利用题干信息判断。
4.【答案】D
【解析】【解答】A.等物质的量甲烷与氯气反应产物是不可控制的,则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有很多种,故A不符合题意;
B.,此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要弱,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乙醛和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产物不可控制;
B.丙烯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C.由于受乙基的影响,乙醇中羟基氢没有水中羟基氢活泼;
D.乙醇和氢氧化铜不反应,乙醛和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
5.【答案】A
【解析】【解答】A.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 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故A符合题意;
B.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烷烃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醛基被氧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乙醛含醛基,可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
C.光照下烷烃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葡萄糖含醛基,可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6.【答案】C
【解析】【解答】A.FeCl3溶液过量,检验铁离子不能说明反应的限度,应保证氯化铁不足,然后检验铁离子来证明,故A不符合题意
B.CuSO4溶液是重金属离子溶液,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不能用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口有红色气体逸出,说明管口处有NO2生成,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氧气反应生成NO2,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实验所用可能为稀硝酸,也可能浓硝酸,故C符合题意;
D.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由操作和现象不能说明淀粉未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通过检验三价铁是否存在从而检验该反应有一定限度,必须保证KI过量,而题目中氯化铁过量。
B.蛋白质的盐析应该使用轻金属盐,如硫酸钠等。
D.加入银氨溶液前,必须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为碱性。
7.【答案】A
【解析】【解答】A:向银氨溶液中加入CH3CHO溶液并水浴加热,方程式正确,故A符合题意;
B:苯酚钠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生成苯酚和碳酸氢根,故B不符合题意;
C:甲苯中邻位和对位较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因此硝基应取代苯邻位和对位的氢,故C不符合题意;
D:1-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银镜反应方程式为
苯酚钠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生成苯酚和碳酸氢根。
甲苯中邻位和对位较活泼,易发生取代反应。
1-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8.【答案】B
【解析】【解答】A.实验室制乙烯需迅速升温到170℃, 条件错误,故A 不符合题意;
B.甲醛CHOH分子中相当有2个-CHO,消耗4mol新制的氢氧化铜, 方程式、条件均正确,故B符合题意;
C。电离常数:H2CO3 >苯酚 >HCO3-,对甲基苯酚钠与Na2CO3溶液反应,CO2不论量多量少,均生成NaHCO3,是电离常数决定的,方程式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 1,2-二溴环己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生成醇,不生成烯, 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方程式的书写,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注意反应条件浓硫酸、170°;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时需要是碱性条件;苯酚钠与CO2反应时产物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与CO2的多少无关;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不是水溶液。
9.【答案】D
【解析】【解答】A、铜加热后生成CuO,插入水中后不反应,故铜片质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
B、铜加热后生成CuO,插入乙醇中,生成乙醛,和Cu,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铜加热后生成CuO,插入石灰水中,铜片质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铜加热后生成CuO,插入盐酸中,CuO和盐酸反应生成CuCl2溶于水,故铜片质量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CuO与水不反应;
B.灼热的CuO能被乙醇还原;
C.CuO与石灰水不反应;
D.CuO与盐酸反应;
10.【答案】B
【解析】【解答】A.醛类物质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是醛,只要分子结构中含有-CHO就能发生银镜反应,如甲酸HCOOH属于羧酸,但分子结构中含有-CHO,也能发生银镜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HO能被氧化成-COOH,也能被还原为-CH2OH,B符合题意;
C.醛类物质能够异构为酮类物质,如丙醛的同分异构体为丙酮(CH3COCH3),C不符合题意;
D.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其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其中-CH3结构为四面体结构,故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具有-CHO结构的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B.-CHO既能被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C.醛类物质可以异构为酮类物质;
D.根据甲醛和乙醛的结构进行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降血糖的过程燃料电池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分子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葡萄糖酸分子简式为HOOC—CHOH—CHOH—CHOH—CHOH—CHO,两者都含有羟基,都能与酸性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酸性溶液鉴别它们,故B符合题意;
C:羧基和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 和 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降血糖过程,有葡萄糖酸生成,pH会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葡萄糖分子含有醛基和羟基,醛基和羟基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羧基与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2.【答案】A
【解析】【解答】葡萄糖含有醛基,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所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
故答案为:A。
【分析】糖尿病患者尿液内有含有葡萄糖,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可利用银氨溶液或者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甘氨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和甲酸甲酯结构中均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油脂结构中不存在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淀粉不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C项不符合题意;
D.鸡蛋白溶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入硫酸铵固体,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加入水后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D。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而甘氨酸不能水解
B.含有醛基则可与银氨溶液作用,看是否含有醛基
C.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是油脂
D.考查的非重金属离子盐溶液是蛋白质发生盐析的可逆性
14.【答案】C
【解析】【解答】A、苯酚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将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A不符合题意。
B、甘油中含有羟基,属于亲水基团,因此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皮肤保湿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不能用甲醛水溶液进行食品保鲜,C符合题意。
D、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操作进行晶体的提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苯酚可用于杀菌消毒。
B、甘油可形成氢键,使得水溶性增强。
C、甲醛的水溶液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D、苯甲酸晶体的提纯操作为重结晶。
15.【答案】C
【解析】【解答】有机物M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所以M的摩尔质量为2g·mol-1×30=60g·mol-1,即有机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设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xHyOz,则可得、、,解得 x=2、y=4、z=2。所以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2H4O2。该有机物既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有机物M中含有-OH和-CHO,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据此可得该有机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元素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得M的分子式。能与Na反应,则含有-OH或-COOH;能与疑难溶液共热产生银镜,则含有-CHO。据此确定答案。
16.【答案】D
【解析】【解答】A.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不会生成乙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A项错误;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湨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r2 → 2 ↓+3HBr,B项错误;
C.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H
CH一CH,C项错误;
D乙醛含有醛基,能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D项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官能团反应机理,根据官能团反应的实质进行判断。比如烯烃的加聚反应:双键断裂一个连在一起生成聚合物。醛基的氧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羧酸铵。
17.【答案】C
【解析】【解答】A.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2OH- CH2(OH)COO-+H2O+Br-,A不符合题意;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由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为: +HCO3-→ + CO2↑ + H2O,B不符合题意;
C.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反应生成银、氨气、水和醋酸铵,离子反应为:CH3CHO+2[Ag(NH3)2]++2OH- CH3COO-+ NH4++2Ag↓+3NH3↑ +H2O,C符合题意;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C6H5O- → C6H5OH+HC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r发生水解,-COOH发生中和反应;
B.酚羟基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C.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水;
D.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18.【答案】D
【解析】【解答】A.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故A不符合题意;
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己烷可用作碘水中提取碘的萃取剂,故B不符合题意;
C.蔗糖具有甜味,可用作食品的调味剂,故C不符合题意;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福尔马林不能做食品的保鲜剂,因为甲醛有毒,一般福尔马林是保存动植物的标本,其他选项均正确
19.【答案】B
【解析】【解答】A:X含有醛基, 中含有 碳氧σ键,故A不符合题意;
B:Y分子分析如图,则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符合题意;
C:X含有醛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Y含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不可用酸性溶液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Z分子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为,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判断原子共平面:1找出分子内的模型:双键、三键、苯环、甲烷。2.圈出模型一定共平面的原子:苯环12原子共平面、双键6原子共平面、三键4原子共平面。3.通过单键旋转思想,使尽可能多的平面重合,确认共平面最多原子个数,通过单键旋转,使各平面不重合,确认共平面最少原子个数。
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20.【答案】A
【解析】【解答】A.肉桂醛分子中每个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都不同,所以存在顺反异构现象,A符合题意;
B.苯丙醛分子中,苯环上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另外还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所以共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醛基上极性键的断裂和氢分子中非极性键的断裂,C不符合题意;
D.在该催化剂作用下,只有醛基被还原,碳碳双键和苯基没有被还原,所以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肉桂醛中存在碳碳双键,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连接的有相同的原子,因此存在顺反异构
B.找出苯丙醛分子中的氢原子的种类,苯环高度对称,故有3种不同种类的氢原子,在支链上有3种氢原子
C.还原反应时,氢气的非极性键的断裂,碳氧键的断裂是极性键的断裂
D.根据图示发现,只有醛基被还原,双键没有被还原故具有选择性
21.【答案】(1)加成反应
(2)
(3)HOC(CH3)2C≡C(CH3)2OH
【解析】【解答】(1)根据已知信息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R-C≡CH断开了C-H键,分别连接到了 中断开的C=O键两端,形成 ,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CH3C≡CCH3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不能与CH3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A不正确;H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HCHO发生题述加成反应,B正确;CH3C≡CH中碳碳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够与发生题述加成反应,C正确,故答案为BC。
(3)C8H14O2要通过题述加成反应合成,需要1分子HC≡CH和2分子加成,因此加成后的产物为HOC(CH3)2C≡C(CH3)2OH。
【分析】(1)羰基中C=O转化为单键;
(2)碳碳三键上有H与含羰基的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反应;
(3)HC≡CH和 在上述条件下能够合成分子式为C8H14O2的物质,则二者以1: 2加成。
22.【答案】(1)2
(2)3, 6—二甲基—1—庚醇
(3)
(4)先将柠檬醛与足量新制Cu(OH)2反应,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酸酸化,然后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滴入溴水,褪色也可)则证明有碳碳双键
【解析】【解答】(1)碳碳双键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2)醛基和碳碳双键均可和氢气加成;
(4)因醛基和碳碳双键均可使高锰酸钾被还原而褪色,所以在检验双键之前,必须把醛基“保护”起来。
【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判断官能团,再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判断,能与溴反生加成的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双键关系1:1,三键关系1:2.醛基可以与羟基加成,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
23.【答案】(1)对苯二酚
(2)+4Br2↓+4HBr
(3)
(4)2+O22+2H2O
(5)+2Cu(OH)2+2NaOH+Cu2O↓+4H2O
【解析】【解答】(1)由结构简式可知,M的名称为对苯二酚,故答案为:对苯二酚;
(2)对苯二酚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溴对苯二酚沉淀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Br2↓+4HBr,故答案为:+4Br2↓+4HBr;
(3)N的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酯基结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说明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2个处于对位的—OOCCH3的取代基,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在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故答案为:2+O22+2H2O;
(5)
与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2NaOH+Cu2O↓+4H2O,故答案为:+2Cu(OH)2+2NaOH+Cu2O↓+4H2O。
【分析】(1)M含有两个酚羟基,且位于对位;
(2)M中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均能被浓溴水取代;
(3)根据题意可知,N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酯基,且含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4)N含有醛基,在Cu、加热的条件下被氧化成羧基;
(5)N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被氧化成羧基,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24.【答案】(1)C10H16O;-CHO、
(2)8;3∶2
(3)15
(4)R-CHO+→+H2O
【解析】【解答】(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所含官能团为-CHO和 ;故答案为:C10H16O;-CHO和 ;
(2)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等效氢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β-紫罗兰酮中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个吸收峰,分析β-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有8种等效氢,故β-紫罗兰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8个吸收峰;两种物质中均只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假性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β-紫罗兰酮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故等物质的量的假性紫罗兰酮与β-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的Br2质量之比为3:2;答案为:8;3:2;
(3)要满足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分子必有醛基官能团,当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取代基的组成可表示为-C3H6CHO,则相应的取代基为:-CH2HC2CH2CHO、-CH2CH(CH3)CHO、-CH(CH3)CH2CHO、-C(CH3)2CHO、这五种结构,对于六元环来说,环上有三种不同的位置,故同分异构体的数量共有: 种。答案为:15;
(4)根据题意,柠檬醛和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假性紫罗兰酮和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柠檬醛、丙酮和假性紫罗兰酮的分子结构,可知另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为H2O,故反应方程式为:R-CHO++H2O,答案为:R-CHO++H2O。
【分析】依据有机物中分子式和官能团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25.【答案】(1)+3Br2↓+HBr
(2)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4)CH3CH2OH+ O22CH3CHO+2H2O
(5)+CO2+H2O+NaHCO3
【解析】【解答】(1)苯酚与浓溴水反应,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易被取代,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和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r2↓+HBr;
(2)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醛基具有还原性,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同时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CH3CHOONH4+2Ag↓+3NH3+H2O;
(3)乙醛和新制Cu(OH)2的反应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钠盐,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4)乙醇和氧气在金属Cu催化下发生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 O22CH3CHO+2H2O;
(5)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CO2+H2O +NaHCO3。
【分析】依据有机物苯酚、乙醛和乙醇、苯酚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