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训练9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2023·海口模拟)20世纪初,河南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亚历山大城生产的模制玻璃瓶。《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介绍在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生产的玻璃器被输往印度,从印度输往中国”。模制玻璃瓶在中原的出现得益于当时( )
A.中原是农耕经济中心
B.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
C.河南居民的节俭理念
D.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
2.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3.(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开通使中国丝织品传向南亚、东南亚
B.唐中期后②在东西交通中重要性逐渐下降
C.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商人在③从事中介贸易
D.游牧民族多沿着④西迁到小亚细亚等地区
4.(2023·北京石景山模拟)下图是1953年在泉州发现的一处墓碑的残碑。经学者考证,部分碑文为:“……至于大德三年(1299年)内,悬带金字海青牌面(元朝颁发给使者的凭证),奉使火鲁没思田地(伊利汗国)勾当,蒙哈赞(伊利汗国君主)大王特赐七宝货物,呈献朝廷,再蒙旌赏……”据此可知( )
A.泉州是元朝重要的贸易港口
B.元朝与伊利汗国贸易很频繁
C.元朝海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
D.元朝与伊利汗国有官方往来
5.(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对应不准确的是( )
A.草原丝绸之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
B.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C.陆上丝绸之路:魏晋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D.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6.(2023·浙江强基联盟高三统测)文物凝聚历史。读图,对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汉朝鎏金铜马 玻璃水注
这件鎏金铜马现 玻璃是古代埃及
藏于茂陵博物馆。据考 最早制造的,从东罗马
证,它的艺术造型源自 帝国传入中国。这件玻
汉朝御厩展中饲养的大 璃水注出土于辽宁北票
宛“汗血马”。 十六国墓葬。
A.汉朝社会一度战乱频繁
B.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
C.中西交流丰富人们生活
D.河西走廊始终畅通无阻
7.(2023·大理模考)据文献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释慧常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将佛经“寄互市人康儿(胡商),展转至长安”,长安胡僧安法华收到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送达襄阳(今湖北襄阳),付沙门释道安”。从佛经的辗转传送中可以看出( )
A.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
B.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
C.跨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
D.传统丝路贸易依然活跃
8.《旧唐书·乐志》称:“大抵散乐杂献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9.(2023·唐山一模)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咸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
A.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C.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
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10.在我国封建时期“忠君爱国”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为“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11.(2023·韶关一模)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
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
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12.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古墓中,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甚至出土了带有凤凰图案的中国刺绣;大约同一时期的希腊古典著作称中国为“赛里丝”(丝国)。据此可知( )
A.中国丝织技术开始西传
B.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
C.中国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D.汉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
13.(2022·韶关高二模考)“丝绸之路”以丝绸贸易而得名。近期,北京大学某教授提出了“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写本之路’”的论断。写本是指书写在简牍、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又称抄本。这些写本文献的存在( )
A.重现了丝路贸易的兴盛
B.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变迁
C.得益于纸张的发明普及
D.可作为中西交往的凭证
14.(2022·菏泽高二模考)“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下图为古代某一时期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该图的主题是( )
A.汉朝对外交通 B.佛教传播路线
C.唐朝主要商路 D.元朝对外交往
15.(2023·徐州高二下调研)明英宗时期,有朝臣援引古训谏称“欲怀远者必先安近,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根以益枝叶也”。孝宗时期,又有人上书称“今各处地方水旱相仍,人民穷困,却乃疲中国,以供远夷,费有用而易无用”。从中折射出明朝( )
A.华夷观念的松动 B.朝贡体制的终结
C.民间贸易的禁绝 D.对外交往的收缩
16.(2023·浙江名校高二联考)(15分)世界是多元的,因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汉武帝时,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当时向西方输出的丝织品享有盛誉,丝绸通过安息传到罗马帝国,成为时髦服饰。东汉时,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唐代前期,不少外籍商人通过大漠用骆驼将地方特产运往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生产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欧洲乃至非洲广大地区。
——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汉唐时期相关史实,对“丝绸之路是使节之路、商贸之路与文化交流之路并存”加以论述。
训练9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D [生产于欧洲的玻璃瓶经由印度输入中国,这条商贸路线与汉代丝绸之路一致,故选D项;玻璃瓶原产地是欧洲而非汉代中原地区,中原是农耕经济的中心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不能说明欧洲的商品能够运往中国的原因,排除B项;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此时从欧洲运往中国的玻璃瓶属于奢侈品,不能体现河南居民的节俭理念,排除C项。]
2.D [据材料信息可知,丝绸之路能够促进各地物质交流,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故选D项;材料反映丝绸之路起到促进各地物质交流的作用,并非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排除A项;丝绸之路以中国为核心,并未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显示丝绸之路有利于物质文明交流,并无不同文明碰撞的信息,排除C项。]
3.B [②为汉朝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唐朝中期之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重要性逐渐下降,故选B项;据地图信息可知,①为草原丝绸之路,中国丝织品主要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传,排除A项;③为西南丝绸之路,主要通向缅甸和印度,而阿拉伯商人主要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从事中介贸易,排除C项;据地图信息可知,④为海上丝绸之路,而游牧民族多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西迁,排除D项。]
4.D [据“伊利汗国”和“元朝”之间是“奉”和“赐”的关系、“呈献”和“旌赏”的关系可知,元朝与伊利汗国有官方往来,故选D项。]
5.C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而非魏晋以后,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进行的,故排除A项;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故排除B项;“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排除D项。]
6.C [据图可知,汉朝鎏金铜马的艺术造型源自大宛的“汗血马”,十六国的玻璃水注从东罗马帝国传入,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交流,丰富了人们生活,故选C项;由汉朝鎏金铜马体现不出“一度战乱频繁”,排除A项;材料强调物种、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生活,与“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不符,排除B项;“始终”说法错误,排除D项。]
7.C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经自凉州至长安再到襄阳进行辗转传送,这说明这些地区均存在贸易路线,体现了跨区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故选C项;材料只是一个僧人寄送佛经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体社会的情况,而且社会动荡不一定促进宗教传播,排除A项;材料中佛经是通过商贸路线寄送的,未涉及北民南迁,排除B项;传统丝路贸易是从长安出发,经过中亚地区,最后到达罗马的线路,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8.B [“幻术”并非是西方古典主义音乐,A项错误;材料中的“西域(今新疆)”“天竺(今印度)”均位于丝绸之路上,这些地方的幻术在唐朝的传播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B项正确;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空前繁荣”,排除D项。]
9.A [依据材料“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可知,文化交流对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属于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影响,排除C项;“消失”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10.C [儒学“忠君爱国”的伦理观被佛教吸收和应用,反映出佛教融汇了儒学伦理,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佛教吸收儒学思想,不能得出两者互动融合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士大夫普遍崇佛,B项错误;“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11.A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罗马直接或间接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即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故选A项;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排除B项;“中亚的非汉族……丝绸运到罗马”说明中国与罗马有间接的贸易交往,排除C项;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东西方文明,还沟通了中国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文明,排除D项。]
12.B [根据材料可知,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中国的丝绸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印度和希腊地区,说明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故选B项。]
13.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写本”记载了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史料,故选D项;“重现”不符合逻辑,写本文献只是部分记载了丝绸之路的史料而已,排除A项;写本并非由书法家书写,且写本不是书法家展现书法艺术的平台,排除B项;简牍出现在纸张之前,排除C项。]
14.B [根据题干图片中“印度”“西域”“敦煌”“云冈”“龙门”等信息,可知该图的主题是佛教传播路线,故选B项;汉朝与唐朝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均是长安,但图中未出现该地点,排除A、C项;元朝与亚、非、欧三大洲的各国建立了联系,但是题干中的地图仅是显示亚洲,并没有涉及其他地区,排除D项。]
15.D [材料中有朝臣认为朝贡体制“乃疲中国,以供远夷”,折射出明朝对外交往的收缩,故选D项;据材料“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可知,传统的华夷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据所学,朝贡体制的终结是在清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贸易有所限制,但并未禁绝,排除C项。]
16.使节之路:东汉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者进谒桓帝。
商贸之路: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得到中国出口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铜铁器物等;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国外优良的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毛皮、毛织品、珠玑等。
文化交流之路: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