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13章 土壤里的生物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情
景
导
入
土壤里的动物可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要了解它们,真的需要“掘地求生”,让我们进行实地调查,亲眼看一看它们的真实面貌吧。
PART 01
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这些小动物你们都认识吗?
做好协调分工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前
确定调查路线
调查小组:
准备好材料用具,确定调查步骤
调查目的:
调查地点:
调查计划:
设计调查活动方案
蚂蚁
瓢虫
昆虫类(3对足)
蜣螂,
俗名屎壳螂
螳螂
蟋蟀,俗称“蛐蛐”又叫“促织”
蝼蛄
lóu gū
俗称土狗子。身体细长,翅膀短小,前足粗短扁平像铲子,善于掘土筑洞。吃麦、粟、棉花、蔬菜和烟草的根、茎以及幼苗,是农业的主要虫害之一。
有足
昆虫类(3对足)
蠼螋
(qú sōu)
蠼螋,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子虫、二母夹子。为一种杂食性昆虫。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有足
昆虫类(3对足)
有足
昆虫类(3对足)
轻音乐演奏家—螽
[zhōng] 斯
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
蜘蛛有的有毒,都是食肉动物,它们吞食了80%的昆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数量。
有足
蜘蛛类(4对足)
蝎子,昼伏夜出,冷血动物,
是肉食性动物,生命力非常
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常能卷曲成团,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
鼠妇
有足
甲壳类(7对足)
蜈蚣
马陆
有足
多足类(15对足以上)
蚰蜒(yóu yán)
无足
线虫动物类
线虫
肉眼看不见,隐藏在土壤中的大量线虫,身体细长。
线虫在地球上数量多,分布广,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
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水中的铁线虫
狗狗眼中的结膜吸吮线虫
无足
环节动物类
蚯蚓
PART 02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
——达尔文
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地面上的碎叶等作为食物。
自主学习(3 min)
认真阅读课本P94—95“方法”及P105信息库相关内容,了解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自学提示:
1.蚯蚓的外形;
2.蚯蚓的触感;
3.蚯蚓的运动;
4.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观察蚯蚓的外形
把一条活蚯蚓放在解剖盘里,观察它的体色和体形,辨认它的体节、前端、后端和环带。
口
后端
前端
环带
体节
肛门
①体形: 。
②体色: 。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其中较宽的一处叫做 。属于 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前端靠近 ,有 和 ,后端有 。
长圆柱形
暗红或灰黑色(与土壤颜色接近,是保护色)
环状体节
环带
环节
环带
口
脑
肛门
(生殖带)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一条蚯蚓是不能繁殖的,但蚯蚓再生能力极强,你可以将一条蚯蚓从中间一切两半,这样一条很快就能长成两条。蚯蚓以泥土中的腐殖质为食,例如枯枝败叶之类的。
后端
肛门
口
前端
体节
环带
与生殖有关
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来回抚摸腹面,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体表可以看到什么?
2.蚯蚓的触感
①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__ 、 __的感觉,体表能够分泌 。
蚯蚓湿润、黏滑的体表有什么作用?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呼吸作用);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的摩擦。
湿润 黏滑
黏液
②用手指在蚯蚓的腹面来回抚摸,有 感觉,为什么?
粗糙
一条蚯蚓一般有100多个体节。蚯蚓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各个体节都生有刚毛。
刚毛
蚯蚓横切面
思考蚯蚓有“脚”吗?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3.蚯蚓的运动
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
(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蚯蚓在粗糙表面上运动快,因为在粗糙的表面上运动时,刚毛产生的摩擦力大。
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
(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潮湿纸板
干燥纸板
蚯蚓向潮湿处移动,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蚯蚓体表保持湿润进行呼吸。
4.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刺激中间
刺激前端、后端
用玻璃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看一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蚯蚓对触碰刺激有反应,并且反应灵敏,身体各部分对刺激的反应程度不同,前端的触觉最灵敏。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口
肠
腹神经索
脑
把蚯蚓放在阴暗的纸盒里,用聚光小电筒照射蚯蚓的不同部位,看一看,它有什么反应?
逃避反应,前端对光刺激的反应最灵敏。
蚯蚓没有眼睛,身体表面有大量感光细胞, 尤其前端特别多。
说明:
蚯蚓没有耳朵,但其体壁上有许多感觉细胞,只要外面有一点小震动它都能感觉到。
蚯蚓浑身是宝,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它的作用有:
1. 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 处理生活垃圾;
3. 作饲料;
4. 作中药、“地龙”;
5. 作保健食品,药膳;
6. 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
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沙蚕
水蛭
其他环节动物
1.(2022上·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末)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的原因是( )
A.保持体表湿润,可以减小爬行时的摩擦
B.保持体表湿润,可以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C.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降低体温
D.湿润能保持蚯蚓身体的弹性,有利于运动
2.(2021上·河北秦皇岛·七年级统考期末)区分蚯蚓前后端最直接的依据是
( )
A.体节的多少 B.口和肛门的区别 C.环带的位置 D.刚毛的长短
课
堂
练
习
B
C
3.(2023上·重庆江津·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环带靠近蚯蚓的前端
B.身体分节使蚯蚓的运动更加灵活
C.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
D.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因为雨后土壤里缺乏氧气
4.(2024上·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蚯蚓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可养殖让人们致富,在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某蚯蚓养殖场每年收益可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 B.湿润的体壁,可进行呼吸
C.主要靠刚毛运动 D.能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
C
C
5.(2023上·吉林四平·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壤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不久发现蚯蚓死了。导致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饥饿 B.光 C.干涸 D.无法呼吸
6.(2023上·吉林白城·八年级统考期末)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中,但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
A.寻找同伴进行繁殖
B.土壤中氧气不足,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C.蚯蚓喜光,爬出地面晒太阳
D.寻找雨水带来的大量食物
D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