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交往、交流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0分)
材料一 到了元代,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制造业兴盛,造船技术不断进步成熟,远航技术上成就颇多,罗盘、指南针等领航工具广泛应用于远洋航行。前人对航线的开辟与各部地理志中对海外诸国有诸多记述,并进一步畅通了对南洋地区、印度洋直达阿拉伯地区的航线……到了明成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已着重于“开放”。
——摘编自杨振中、陈一能《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郑和下西洋为例》
材料二 中国大门被殖民者的炮火轰开以后……在东南亚地区为新加坡建立的转卖苦力的中心市场,被殖民者迅速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咸丰九年(1859年) ,在英法列强的压迫下,广东巡抚允许广东地区的人“与外人立约出洋”,这等于承认华工出洋的合法性。
——摘编自《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背景。(4分)
1. (1)背景:南方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发达;前人已开辟了一定范围的航线;开放的对外政策。(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不同点:①时代背景:“下西洋”时,明朝国力强盛,造船业发达且主动对外开放;“立约出洋”时,清朝国力孱弱,国门被列强强行打开。②目的:明朝时期的“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联系;清朝后期的“立约出洋”,是列强为了掠夺廉价劳动力。(4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主要因素:“下西洋”时,明朝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晚清国力孱弱,开始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出现“立约出洋”现象。(2分)
2. (2023北京模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12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中绘有一种特殊图案——三兔共耳(见右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有吉祥寓意。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朝统一后,人口相对退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该图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出现,如下图所示:
(注:敦煌、巴基斯坦、伊朗、埃及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材料二 “西厢瓷”最早出现于晚明,在清初逐渐发展兴盛。其人物刻画受到外籍宫廷院画家绘画技法影响,五官和服饰刻画分明,较为写实,有的还添加有异域风情的纹样装饰。其表现形式有连环画、组合画以及图文结合等多种。明清时期,“西厢瓷”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而传入欧洲,成为欧洲瓷画模仿的范本。《西厢记》故事也随着瓷器的销售在欧洲传播开来。
——摘编自简圣宇、华雪《瓷器上的戏曲图示》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十年来,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 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 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线路运营、建设进展顺利,一批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实施,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年3月30日《经济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敦煌出现“三兔共耳”图案的原因。并指出该图案传播的特点。(6分)
2. (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隋朝统一后,人口相对减少,三兔共耳有多子多福、吉祥的美好寓意;隋唐时期文化繁荣;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是中西文明交汇的中心。(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特点:沿丝绸之路传播;传播的时间长,区域范围广,涉及亚洲、非洲、欧洲。(任答一点得2分)
(2)根据材料二,概况明清“西厢瓷”的特点并分析“西厢瓷”畅销欧洲的影响。(4分)
(2)特点:受外来绘画技巧影响;表现形式多样。(任答一点得2分)影响:促进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任答一点得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你对中国“一带一路”实施效果的认识。(2分)
(3)认识:“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说明“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的新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任答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 (2023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4分)
3. (1)名称:《辛丑条约》。(2分)性质:不平等的条约。(2分)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2)成果: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布局。(3分,任答3点即可)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民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4. (2023重庆B卷改编)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6分)
新考法 [限定角度,自定观点并阐述或说明]在上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结合所学,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4. 【示例一】观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由局部扩展到全人类。
阐述: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的陆上交通,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现代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结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由局部扩展到全人类。
【示例二】观点:中国科技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阐述: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结论:中国科技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示例三】观点: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持与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和平交往。
阐述:明朝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郑和和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结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持与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和平相处,和平交往。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6分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3~4分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交往、交流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0分)
材料一 到了元代,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制造业兴盛,造船技术不断进步成熟,远航技术上成就颇多,罗盘、指南针等领航工具广泛应用于远洋航行。前人对航线的开辟与各部地理志中对海外诸国有诸多记述,并进一步畅通了对南洋地区、印度洋直达阿拉伯地区的航线……到了明成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已着重于“开放”。
——摘编自杨振中、陈一能《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郑和下西洋为例》
材料二 中国大门被殖民者的炮火轰开以后……在东南亚地区为新加坡建立的转卖苦力的中心市场,被殖民者迅速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咸丰九年(1859年) ,在英法列强的压迫下,广东巡抚允许广东地区的人“与外人立约出洋”,这等于承认华工出洋的合法性。
——摘编自《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背景。(4分)
2. (2023北京模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12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中绘有一种特殊图案——三兔共耳(见右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有吉祥寓意。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朝统一后,人口相对退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该图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出现,如下图所示:
(注:敦煌、巴基斯坦、伊朗、埃及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材料二 “西厢瓷”最早出现于晚明,在清初逐渐发展兴盛。其人物刻画受到外籍宫廷院画家绘画技法影响,五官和服饰刻画分明,较为写实,有的还添加有异域风情的纹样装饰。其表现形式有连环画、组合画以及图文结合等多种。明清时期,“西厢瓷”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而传入欧洲,成为欧洲瓷画模仿的范本。《西厢记》故事也随着瓷器的销售在欧洲传播开来。
——摘编自简圣宇、华雪《瓷器上的戏曲图示》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十年来,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 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 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线路运营、建设进展顺利,一批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实施,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年3月30日《经济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敦煌出现“三兔共耳”图案的原因。并指出该图案传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况明清“西厢瓷”的特点并分析“西厢瓷”畅销欧洲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你对中国“一带一路”实施效果的认识。(2分)
3. (2023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4. (2023重庆B卷改编)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6分)
新考法 [限定角度,自定观点并阐述或说明]在上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结合所学,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