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试卷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题,11-13为多选题,共39分)
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B.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运动员百米赛跑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
3.下列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4.如图所示的场景中,与惯性现象无关的是( )
5.小江和同学们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在基地种菜的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静止在地面上的桶没有惯性
B.人行走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C.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2023年6月4日,我国“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落。在接近地面时,返回舱采取点火制动的方式减速下降直到静止,并与地面撞击形成两个凹坑。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火制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两个凹坑的形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减速下降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接近地面时返回舱处于平衡状态
7.关于体育活动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远项目中,助跑是为了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单杠活动中,运动员手涂防滑粉是为了增大摩擦
C.拔河比赛中,获胜方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另一方对绳子的拉力
D.举重过程中,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遛狗不拴绳属违法行为,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二者僵持不动。如果绳子的重力不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小明的重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狗的拉力大于狗对人的拉力
D.狗的运动状态不变
9.如图所示,人骑在马背上,人和马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和马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马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马受到的重力之和
10.物理课“××第一定律”下课前,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收获。小琦同学说:“开始我也认为匀速运动需要力去维持,但物理学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长大后我也要从事物理研究,总结出小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判断上述“××”指的是哪位科学家( )
A.牛顿 B.法拉第 C.安培 D.欧姆
11.随着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人民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如图所示,舰载机既要在航母上起飞,又要在航母上降落。降落时,飞机尾钩必须挂住甲板上的弹性阻拦索,才能迅速停下来。关于舰载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舰载机腾空后,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落时,随着速度的减小,舰载机的惯性逐渐减小
C.舰载机着舰时,阻拦索的拉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D.飞机对阻拦索的力与阻拦索对飞机的力的方向相反
12.物理研究小组做了“筷子提米”的居家实验,同学们课堂上讨论得出的以下几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瓶子静止时,手捏竖筷子的力越大,筷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B.用力压紧瓶子里的大米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同学用手捏住筷子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瓶子、大米和筷子的总重力
D.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压紧大米,瓶子和大米沿筷子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瓶子、大米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摩擦力
13. 如图所示的是乒乓球队员发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击球瞬间,球拍同时也受到了乒乓球的作用力
B.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球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离开球拍后乒乓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乒乓球持续受到球拍的力
D.改变击球时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都会产生不同的发球效果
二、填空及作图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9分)
14.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当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如果排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排球将_________。如图乙所示的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做_________。
15.2022年重庆多地突发山火,重庆人民英勇无畏,奋力扑救,最终战胜困难。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无人机在其下方吊一个水桶来模拟直升机取水救火情景。已知无人机对绳子的拉力为30 N,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3.8 kg,此时无人机竖直匀速下降,则水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N,若要使无人机竖直匀速上升,则需要从水桶中抽出______kg的水。(假设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及它们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均不变,g取10 N/kg)
16.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拔河比赛,甲队眼看胜利在望——绳子正缓慢匀速地向甲队移动!此时甲队拉绳的力F1与乙队拉绳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____F2。甲队能获胜的原因是很多队员提前更换了合适的运动鞋,他们获胜的道理是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17.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 s时撤去拉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请分析图象回答:
(1)0~2 s,木块处于________状态,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2)2~4 s,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的三要素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4~6 s,木块做________;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木块具有________。
18.如图甲所示,小阳乘坐机场水平电梯时,放在电梯上的手提箱与水平电梯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图乙是手提箱在水平电梯上的简化图,请在图乙中画出手提箱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19.如图甲所示的避险车道内铺有厚厚的碎石,失控车辆一旦冲入就会因陡坡、碎石摩擦而快速停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驾乘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正因如此,避险车道被称为高速公路上的“救命道”。请在图乙中画出失控车辆冲入避险车道减速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2分)
20.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甲所示的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假如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用序号①②③④来表示)。
(2)在上述设想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①是事实,②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B.②是事实,①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C.③是事实,①②是推论,④是假设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表现出来。
(4)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__
________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__运动。这样测量的依据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在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是用到____________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同学认为结论是错误的,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0份)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D 5.D 6.D 7.B 8.D 9.D 10.A
11.CD
12.BC 13ABD
14.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5.8 1.6
16.= 粗糙程度
17.(1)静止 2
(2)4 不相同
(3)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18.
19
20.(1)②④①③
(2)B
(3)移动的距离的大小
(4)控制变量 粗糙程度不变
21.(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甲
(3)乙、丙 甲、乙
(4)甲、乙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2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