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致词(节选)
冰心
假如我去了,
落花般的去了——
母亲!
我的故枝!
明年春日我又回来,
到我生命的根源
参天凌云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阵微微的芬芳么?
1.这首诗歌的作者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 》。
2.反复朗读诗歌,“参天凌云”是指 ,“根源”是指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能感受到母亲 、 的形象。
3.诗人将自己和母亲分别比作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诗中“我”指的是 。“它”指的是 。“她”指的是 。
2.诗中的“白船儿”象征诗人对 的思念与热爱。请用“ ”画出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
3.诗人明知纸船是无法越过“万水千山”到达母亲身边的,为何还要“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B.总是/留着/——留着。
C.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D.从舟上 /抛下在/海里。
三、阅读《雁儿们》,完成习题。
雁儿们
徐志摩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看她们的翅膀,
看她们的翅膀,
有时候纡回,
有时候匆忙。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晚霞在她们身上,
晚霞在她们身上,
有时候银辉,
有时候金芒。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听她们的歌唱!
听她们的歌唱!
有时候伤悲,
有时候欢畅。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为什么翱翔?
为什么翱翔?
她们少不少旅伴?
她们有没有家乡?
雁儿们在云空里彷徨,
天地就快昏黑!
天地就快昏黑!
前途再没有天光,
孩子们往哪儿飞?
天地在昏黑里安睡,
昏黑迷住了山林,
昏黑催眠了海水;
这时候有谁在倾听
昏黑里泛起的伤悲。
1.下列有关这首诗的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雁儿们因为失去了家乡而在云空里彷徨。
B.雁儿们歌唱,有时候忧愁,有时候快乐。
C.这首诗共6节,描写雁儿们在天空中飞翔的状态。
D.这首诗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2.下列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最接近的一项是哪一项?(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 B.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淡的惆怅之情。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雁儿们的喜爱。
3.有人认为这首诗前五节中,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内容完全一样,可以删掉其中一行,你认为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形式别致,诗意丰富。请你按照前三节的写法,试着仿写一小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比较阅读两首诗歌,并回答问题。
绿(节选)艾青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春天的诗篇(节选)何军雄 杨柳青青。一些绿色介入 将色彩涂抹在鸟的嘴角 一抹淡雅,划过季节的头颅 春天的册页打开,诗篇彰显 乡村的舞台上,苔藓退却 一粒种子,从地面探出脑袋 夜晚赶路的猫,遗失墙角 用眼角望穿,春天多彩的斑斓
1.(内容概括)同学们将两首诗歌进行了对比,请你补全表格。(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绿》(节选) 《春天的诗篇》(节选)
不同之处 诗歌特点 ①节奏感强,以 写 ,将自身感觉与描绘的景象融为一体。 ②饱含真情实感,从 和 两方面描写了春天。
相似之处 内容 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情感 ③都表达了 之情。
2.(句子赏析)《春天的诗篇》(节选)中画线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 的特点。
3.新考法·拓展积累甜甜和奇奇围绕诗歌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语文园地知识点)
《绿》(节选)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正如朱光潜所说:“诗和 一样, 。”
华兹华斯说过:“ ,它源于 。”《春天的诗篇》(节选)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诗人浓浓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练习。
春天的花朵
杏的粉,桃的红,连翘的黄,百合的白
徐徐春风
把那么多烂漫的心事
次第打开
我也是一朵
在春天里
修行的紫叶李或榆叶梅
沿着小径,风吹黑发和裙裳
怡人的春风里,全身的细胞
抖开的翅膀一样
舒展和放飞
1.解释下列词语。
次第: 怡人: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诗中描写花朵颜色的词语,在选段中圈出来。
3.“烂漫的心事”指的是( )
A.植物们要开花成长。 B.儿童天真的想法。
4.诗人把自己比作了 ,读最后三行诗,我们感受到了春天里那种 。
5.“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你是春天里的一朵花,你会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美丽的夜雨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这首诗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请你说说诗中都将美丽的夜雨比喻成了什么?(写出其中四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一共提到了 次“美丽的夜雨”,表达了诗人对夜雨的 和对生活的__________之情。
3.品析诗句。
(1)“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城市一下亮了起来”一句写出了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一句写出了 。
(2)“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拉着小提琴”写出了 ,“滑”字写出了 。
4.根据最后一节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美丽的夜雨会给梦中的孩子留下什么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胸怀——( ) 富足——( )
动听——( ) 启迪——( )
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 )
A.向往和追求 B.启迪与智慧
3.从“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这一句你想到的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大海给我们的启迪不包括( )
A.海纳百川,胸怀宽大。
B.海蕴藏着财富,我们可以尽情地拿取。
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
D.海是生命的起源之地。
八、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从“ ”、“ ”可以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恬静的心境。
2.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第二节接着描写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可以去掉。(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经过一棵开花的树
惠永臣
那么多的花还开在树上
那么多的花
掉落在地上
我站在树下
聆听着一朵花是怎样打开自己后
又是怎样掉落自己
这个过程
也许漫长,也许短暂
花朵里的蜜蜂
忙忙碌碌地嗡嗡叫着
它们没有机会为一朵花的掉落
去伤心
一棵开花的树
一生也没有去过远方的树
一年年就这样重复着自己
毫无怨言的
把自己长高、长老
1.(词语理解)第二节中“聆听”的“聆”读音为 ,“聆听”在此处的意思为 ,与 是近义词。
2.(画面描述)请你展开想象,结合诗歌中的事物,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情感)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内举行诗歌推荐会,你想把这首诗歌推荐给大家,请你写一段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透明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 时刻)就变成了蘑菇。
1.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诗人通过写这些“新奇的事物”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和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朗读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小山上的风
没有一个人知道,
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 风从什么地方来,
风到什么地方去。
它从某个地方飞来, 以它最快最快的速度, 我总是没法儿留住它,
我拼命跑也赶不上它的脚步!
如果我放掉手中
那系在风筝上的绳索, 那么风筝就会随着风飘上一天一夜也难说。
我将去寻找风筝,
看它停落在哪个山坡 ;
我知道那就是
曾经在那儿留下脚步。
因此我就能告诉大家: 风到什么地方去过。 但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还是没有谁能说个清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停落( ) 拼命( ) 绳索( )
2.风是无形的, 天真的孩子却想追寻它的踪迹。小诗中“我”是怎样来寻找风的踪迹的?
3.风是大自然中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哪些关于“风”的成语呢? 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以诗歌的形式描写某种天气下景物的样子,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繁星
2.母亲能为子女遮风挡雨 起源 伟大 慈爱
3.诗人将自己比作落花,将母亲比作大树。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深深的爱。
二、1.冰心 小船 女儿
2.母亲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因为这是表达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爱与深切的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
4.D
三、1.A
2.C
3.示例:不可以。因为前五节的二、三两行采用重叠的句式,有加重情感的表达效果(或:强调和突出情感)的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示例:雁儿们在云空里飞,听她们的歌唱!听她们的歌唱!有时候低沉,有时候激昂。
四、1.虚 实 色彩 景物 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
2.拟人 万物复苏
3.音乐 生命全在节奏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五、1.指一个挨一个地,依次。 指使人舒适、愉快。
2.粉 红 黄 白
3.A
4.春天的一朵花 勃勃的生机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5.我会积极生长,用盛开的花朵来迎接美丽的春天,实现我的梦想。
六、1.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拉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
2.四 喜爱 赞美
3.拟人 城市在春雨冲洗后清净明亮的样子 城市一片繁华的景象 春雨落下的声音好听 雨打在玻璃上往下流的样子
4.我来了,我走得很轻/怕惊醒梦中的你们/当你们明天感受到城市的清新/我已经快乐的安息
七、1.胸襟 富裕 悦耳 启发
2.A
3.B
4.D
八、1.静 寂静
2.√ ×
3.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九、1.líng 用心地听一朵花的绽放与掉落 倾听
2.我经过一朵开花的树,看到那么多的花朵掉落在树下。我想象着这些花曾是多么灿烂地开放,又是多么仓促地掉落。忙忙碌碌的蜜蜂才不管这些花朵开放到掉落的过程,更不会为此伤心。这棵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挺立着,历经花开花落,却毫无怨言。
3.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坚定、执着生长的赞美之情。
4.《经过一棵开花的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优美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一棵年复一年扎根于土地的大树,经历花开花落,它依旧毫无怨言地生长,教会我们坚定、执着。
十、1.晶莹 立刻
2.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3.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树林的热爱。
十一、1.luò pīn suǒ
2.“我”聪明地想到, 通过脱了线的风筝的飘行轨迹来寻找风的踪迹。
3.风和日丽 风吹雨打 风平浪静
4.雨水刚过的时节里,我独自一个人站在校园的那片草丛中,湿漉漉的草叶上滴滴露珠透出我满脸的痴醉心海。在柔柔吹来的清风里,我蹲下来轻轻的抚摸那一叶青草,忍不住亲吻那青叶上的那一滴水珠。冰冰的凉夹杂着小草的绿,淡淡的味道在我嘴里蔓延,慢慢的融入身体里,整个人顿时清醒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