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0 22: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印欧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创造了以“吠陀”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形成了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这说明古代印欧人的迁徙( )
A.加速了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的形成 B.形成了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
C.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最深远 D.导致农耕文明遭受严重破坏
2.雅利安人迁徙到印度河流域后,“由于他们(当地人)人数众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据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
A.把马和铁带到印度,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形成
C.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融合多种文化的印度文化
D.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推动了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多元
3.有学者认为,自公元前3000年以来,在东南的“中原”与西北的“草原”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截然相反的地理单元的中间,有一个“中国弧”区域。在其西侧,古代文化的发展步伐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趋同; 在其东侧,古代中国呈现着独立的发展特色。“中国弧”( )
A.为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提供了可能 B.表明农耕与游牧文明呈现隔绝状态
C.是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的例证 D.体现农业对华夏文明的关键性作用
4.有学者认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影响人口大规模迁徙的重要原因。观察如图,下列人口迁徙中符合这一论点的是( )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B.中国沿海民众下南洋
C.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 D.犹太难民移民上海
5.西晋末年,中原经历八王之乱和匈奴等内迁少数民族动乱之时,前凉奠基人张轨在保境安民的同时,设立武兴郡,又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安置了大量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百姓。这些举措( )
A.使西晋王朝疆土得到开拓 B.加速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推动了西晋时期民族内迁 D.符合当时中原流民的期望
6.下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认同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7.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反对,吸收中国固有思想后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受到罗马帝国原有信仰的抵抗和帝国的政治迫害,吸收希腊和罗马思想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演化为西方文明重要内容。这表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文明传播 B.外来文明生存力要适应本土化洗礼
C.统治者政策影响文明交流方式 D.本土文明依赖外来文明更具生命力
8.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论述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145年诸重大事件的历史时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时期,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由此可知,当时( )
A.各地思想和制度交流互鉴 B.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
C.古希腊殖民控制区域辽阔 D.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
9.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10.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迁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与陕西交界处),使河套地区成为新垦的农业区。此外,巴蜀地区经过移民不断开垦,到汉代,出现“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的现象。两则材料说明( )
A.移民戍边推动政治变动 B.人口流动影响经济发展
C.民族战争改变社会习俗 D.大一统促进民族大交融
11.如表为关于客家人来源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观点(出处) 观点内容阐述
客家中原说 客家人的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
客家土著说 客家人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合以后产生的共同体
2007年美国学术杂志 实验调查数据显示,客家人的中原来源占了很大比例
A.客家人与中原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 B.西方学术研究成果比中国丰富
C.中国古代人口向南迁移形成一大趋势 D.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迁居山区
12.自古以来,汉语就存在复杂的方言分歧,历史上汉语形成了7个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这种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 )
A.是由古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
B.与古代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
C.与古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关系不密切
D.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无必然联系
13.印欧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根据自身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对不同地区的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 B.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
C.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D.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14.金朝于1153年迁都燕京,此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 )
A.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B.金朝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C.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管辖与管理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15.游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中。公元前后数百年间,这种情形在东西方都曾多次出现。以下史实属于上述模式的是( )
A.罗马帝国征服希腊 B.亚历山大东征推进希腊化
C.西葡美洲殖民扩张 D.蛮族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而不耐耕作之苦。
——摘编自赵林《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史料二 因为在公元前3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3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摘编自【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史料三 在(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中,两者间的联系增强,彼此都从对方学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那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史料四 西罗马内部新生的封建因素与日耳曼人社会中依然大量存留的氏族制因素,通过民族大迁徙这一时代契机,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彼此逐渐结合到一起,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生成的一个重要特点。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动因。
(3)概括史料三中的主要观点。
(4)概括史料四中的主要观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与西欧不同,内徙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
——摘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条件。他们随水草而迁徙,通过放牧而生存。从碣石经龙门西南到天水、陇西一线,为当时种植业与半农半牧的大体分界线,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不断创造的文化,难以使文化沉积下来。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农耕文明,只能主动地同化于农耕文明中。如匈奴没有打败汉朝,鲜卑主动汉化,满人最终被同化,强势文化以其优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渐消失。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迁徙,实际上是在传播文化,在长时间的文化同化中,民族差异不断缩小。同时,长年游走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据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有的向东,定居在今陕西、山西境内;有的向南,定居在今云南、贵州、四川。在这一过程中,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能够征战,纵观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3-6世纪东西方民族迁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游牧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8.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官话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官话发展演变的认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的构成因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徙民之令”,以调整全国人口,大量移民逐渐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迁徙至重庆。洪武二十年(1387),明政府又两度组织移民入渝垦田。重庆府《云阳县志》载:云阳县“邑分南北两岸,南岸之民,皆明洪武时奉敕由湖广府城使采者。大量外来移民使重庆府存在众多双籍地人士(祖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明代四川省中进士的数量共1406人,重庆府占318人,其中重庆双籍地氏族中进士者有41人,占比为12.8%。丰都县的杨丑瑛科举入仕后在其家乡建平山书院,“使吾乡之秀与吾杨氏文子弟诵读其间”。清初湖广民众身次移民四川时,甚至称川人“半楚”“半潇湘”。
——摘编自黄梅《“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政府官员、工人、学生、难民等纷纷赶往西南大后方。以重庆为例,八年抗战中,重庆人口由战前的47万,迅猛增加到战后的124万。工人是内迁人口中的重要群体。在1937年,重庆仅有工厂42个,全人8000余人。到1940年,重庆已形成了一支以兵工、机械、冶金、煤炭、纺织、化工等产业的工人群体,总人数近20万。“重庆主要商业市场,汇集于城区武库街、督邮街、及新街口等街道的两旁。热闹情况,较上海南京路有过无不及。但人口齐集重庆市区也给市政管理及市政建设带来诸多困难。
——摘编自唐润明《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迁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时期重庆移民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重庆移民相较于明初的新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创造了以‘吠陀’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形成了以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印欧人的迁徙对古印度、古希腊等不同地区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同时提及对古印度、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仅强调其中之一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B项、C项;材料肯定印欧人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没有“破坏农耕文明”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材料“…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体现的是伴随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受制于现实,雅利安人不得不同当地民族融合,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之间的融合,非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排除A项;印度文化具有其自身特色,非以欧洲文化为主,排除C项;材料与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国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国弧”区域是东南“中原”区域与西北“草原”区域的交融区,由此可见“中国弧”为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提供了可能,A项正确;材料体现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而非隔绝,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不是“决定性”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农业的关键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发生于公元3-6世纪,由于小冰河时期的原因,气温下降,亚欧游牧民族的生活条件下降,不得不向南迁徙,这改变亚欧大陆的历史走向,A项正确;“中国沿海民众下南洋”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与气温条件影响不大,排除B项;“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是殖民扩张的结果,与自然环境影响不大,排除C项;“犹太难民移民上海”是因为战争,不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前凉在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设置郡府,稳定社会秩序,吸纳了大量流民,这符合当时社会民众的期望,D项正确;当时前凉已脱离西晋统治,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内迁与材料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至6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的过程中,各个区域间的文化相互碰撞,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融与认同,C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排除A项;欧洲民族国家是在中世纪后期逐渐出现的,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民族南下后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二者时间不符,排除B项;该迁徙并没有征服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而是吸收融合了罗马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佛教在吸收中国固有思想后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基督教在吸收希腊和罗马思想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说明外来的宗教在新区域传播必须适应本地的文化,B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文明的制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统治者政策对于文明交流方式的影响,排除C项;本土文明依赖外来文明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中都是外来文明以来本土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65年前后(世界)。据本题材料“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各文明之间存在交流,B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古代世界的制度交流展开论述,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对古希腊殖民控制的区域是否辽阔作出判断,排除C项;印度、中国、西亚都不属于西欧文明,因此无法得出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据材料“人口迁徙示意图”中“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可知,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大开发,C项正确。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在“人口迁徙示意图”体现不了,而且也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也在“人口迁徙示意图”体现不了,同样也并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不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迁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与陕西交界处),使河套地区成为新垦的农业区”“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可知,移民促进了迁入地的发展,可知人口流动影响经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涉及对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中国)。根据“主体构成为……中原的移民”“南迁汉人”“中原来源”可知,客家人与中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美国的一个关于客家人的研究观点,不能由此得知中西方研究成果的多少,排除B项;“形成一大趋势”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人口迁移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音特点可分成七大方言区,人口的迁徙和不同民族的接触是汉语方言形成的社会原因,客家先民本来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语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逐渐向南方迁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况,客家方言是北方方言分别被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同化的产物,所以7个方言区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古代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B项正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是导致7个方言区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排除A项;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古代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排除C项;由于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民族众多,历史上汉语才形成了7个方言区,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印欧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根据自身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可知,印欧人侵入印度,创建了种姓制度,深刻影响印度社会;印欧人来到中国西北部,对黄河文明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印欧人的迁徙对不同地区的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A项正确;“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与吐火罗人的影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出现其他地区,不能得出“影响最为深远”排除C项;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应辩证看待,“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C项正确;正是因为金旧俗不适应对农耕地区管理需要了,所以才会改革,A项没有说明根本原因,且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正是因为金旧俗不适应对农耕地区管理需要了,所以金朝统治者才会改革旧俗,B项没有说明根本原因,排除B项;改革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而非百姓反对旧俗,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游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可知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据所学可知,蛮族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属于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并融入文明体系中,D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不是农耕文明,排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并不属于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排除B项;西葡两国并不属于游牧或渔猎民族,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主要观点: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是游牧迁徙的原因,游牧迁徙的生活习性造就了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
(2)动因:小亚细亚发达的文明和富庶吸引印欧人进行早期的迁徙。
(3)主要观点: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些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渐渐融入农耕世界。
(4)主要观点:民族大迁徙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与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而不耐耕作之苦”,可得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是游牧迁徙的原因,游牧迁徙的生活习性造就了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公元前3千纪末的印欧。依据材料“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可得出小亚细亚发达的文明和富庶吸引印欧人进行早期的迁徙。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在(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中,两者间的联系增强,彼此都从对方学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可得出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大;依据材料“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都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可得出一些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渐渐融入农耕世界。
(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依据材料“通过民族大迁徙这一时代契机,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彼此逐渐结合到一起,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可得出民族大迁徙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
17.(1)共同之处:①都伴随民族冲突;②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③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④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特征:草原文明;半农半牧;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
(3)影响:积极: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消极: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3—6世纪(中国、罗马)。据材料一“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及所学知识,可得出都伴随民族冲突;据材料“……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可得出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据材料“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可得出“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据材料“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可得出“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3—6世纪(中国、罗马)。据材料一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可得出游牧民族都是草原文明;半农半牧;据材料一“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与西欧不同,内徙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可得出“游牧民族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二“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迁徙,实际上是在传播文化”,可得出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据材料二“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可得出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据材料“。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能够征战,纵观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可得出“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18.(1)演变:政治中心的方言与周边方言不断融合,并不断传播。
背景: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语言的地域分布与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人口流动、民族交融促进语言融合、传播;语言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2)认识:语言是文明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语言的演进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
(3)清代中后期,在元代旧北平官话和明代南京官话相融的基础上,融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形成的北京官话成为国语,即普通话的前身。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趋势:从材料中西周到汉代到隋唐时期官话的演变可以总结出政治中心的方言与周边方言不断融合,并不断传播的规律。背景:从统治者的意志、和当时政局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情况的关系、人口流动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回答,得出其背景是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语言的地域分布与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人口流动、民族交融促进语言融合、传播;语言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认识: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对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对民族国家的影响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回答,得出语言是文明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语言的演进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增进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因素:根据材料中官话的演变过程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北京官话”和代旧北平官话和明代南京官话有关,再加上满族的语言特色进行回答,得出清代中后期,在元代旧北平官话和明代南京官话相融的基础上,融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形成的北京官话成为国语,即普通话的前身。
19.(1)影响:推动重庆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文化教育进步;促进巴楚等地的文化整合;巩固明王朝统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新特点:因民族危机而引发;来源地更加广泛;涉及阶层更多。评价: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生产、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壮大了抗日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坚持抗战;给城市管理也造成了一些困难。
【详解】(1)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政府又两度组织移民入渝垦田”可知推动重庆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根据材料“明代四川省中进士的数量共1406人,重庆府占318人”可知文化教育进步;根据材料“半楚”“半潇湘”可知促进巴楚等地的文化整合;结合移民对明朝统治的影响可知巩固明王朝统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本题为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抗战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新特点,根据材料“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政府官员、工人、学生、难民等纷纷赶往西南大后方”可知因民族危机而引发;来源地更加广泛;涉及阶层更多。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重庆已形成了一支以兵工、机械、冶金、煤炭、纺织、化工等产业的工人群体”“重庆主要商业市场,汇集于城区武库街、督邮街、及新街口等街道的两旁”可知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生产、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结合企业内迁对抗战的影响可知壮大了抗日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坚持抗战;根据材料“但人口齐集重庆市区也给市政管理及市政建设带来诸多困难”可知给城市管理也造成了一些困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