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使用二,物质的加热三,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四,玻璃仪器的洗涤五,过滤六,蒸发药品的使用一)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三)液体药品的取用四,取用一定量的药品五)浓酸浓碱的使用一)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溶器口去闻药品气味,更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应节约液体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药品要遵守“三不”既不能放回到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介绍几种化学基本操作规范: (2)取用块状固体或者颗粒较大的固体时,一般使用镊子,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以免打破容器;
(3)取用粉末状固体或者颗粒小的固体时,一般使用药匙或者纸槽,把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的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竖直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以避免药品沾到管口和管壁上;
(4)如果没有指明具体取用量,固体药品一般取用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的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取用,要求:“垂直悬空四不要”2,从细口瓶中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面上;倾到时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量筒(graduated cylinder)
(1)量筒一般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2)选取量筒时,量筒的容积应该大于并且尽量接近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尽量减少误差;
(3)量筒读数应该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量筒则读出数据大于实际液体体积,即取用液体的体积偏小,若仰视量筒,则读出的数据小于实际液体的体积,即取用的液体的体积偏大;
(4)量筒不能加热,
不能量取温度过高的液体,
也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和配
置溶液的容器;
(5)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想一想下列读数后果是什么?3,天平的使用:1)应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2)左物右码,砝码应先大后小3)药品放在纸上或
小烧杯中称量4)砝码应用镊子夹取3.托盘天平和砝码(counter balance & weight sets):
(1)托盘天平一般用于粗略量取固体物质质量,它的精确度为0.1g;
(2)是用托盘天平前,先调零,然后在左右两盘放大小相同的纸,如果称量的物体易潮解或有腐蚀性,应该用玻璃器皿称量,如小烧杯,表面皿等;
(3)称量时候要遵循“左物右码”
的原则(m左=m右+m砝码);
(4)取用砝码的时候,绝对不能
用手拿放,应该用镊子,防治砝码
沾污腐蚀变质。二,给物质加热1,加热工具:酒精灯、酒精喷灯2,酒精灯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焰心温度最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4,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2.酒精灯(alcohol burner):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
(1)实验所盛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4;
(2)使用时要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3)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应该用漏斗,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发生火灾;
(4)加热时要用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不能将灯芯与玻璃仪器接触;
(5)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火焰,
不可用嘴吹灭。3.固体加热方法:
(1)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而使试管底部破裂,在加热固体时候,一般试管口向下倾斜………..
(2)在加热固体时,一定要预热(左右移动试管),然后将外焰固定在固体下方加热。 液体的加热想一想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是正确的?三,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1,把玻璃插旋转入橡皮塞2,在玻璃管上旋转胶皮管4.废液的处理
(1)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应该倒入指定的容器中集中处理;
(2)取用过多的药品,不能放回试剂瓶,应该放入回收瓶中,集中处理。
5.仪器的洗涤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即形成水膜),则表明仪器已经洗涤干净。四,玻璃仪器的洗涤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参照P18图示完成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绿”,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并作记录。你能完成P18的表格的内容吗?产生大量气泡,并且看到“铜绿”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铜绿能够与盐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氯化铜和水。绿色的固体受热后变成了黑色固体,在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并且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铜绿受热能分解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盐酸→氯化铜+二氧化碳+水
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文字表达式: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学习了那些实验基本操作?(完成P21第一题)通过上述实验可以了解到:
“铜绿”[Cu2(OH)2CO3]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的固体,
它能与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铜绿”受热后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在整个实验中学习了:
固体和液体药品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
固体加热,
废液处理,
仪器的洗涤
等实验基本操作。烟火视频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以观察、实验、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可能有什么性质?它和铁、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镁带的某些变化和性质 阅读课本P19活动与探究的5项进行实验探究1、颜色状态
2、是否容易被折断
3、是否可以导电
4、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
5、在食醋中的变化银白色条状固体 银白色固体 紫红色固体 容易 不容易 不容易 可以 可以 可以 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量,产生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不能燃烧,表面变黑 不能燃烧,表面变黑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没有气泡产生 通过实验和观察,你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什么认识?
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都含有镁粉,镁粉的这一用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1、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2.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庆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三、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和变化的方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为了简洁地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人们还使用物质的化学式来书写化学方程式请阅读课本P20的观察与思考和拓展视野;
并完成P20的表格1—2P21的第1、2、3题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