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三节 俄罗斯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3
课前预习
02
思维导图
04
自主探究
06
素养强化
05
课堂反馈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
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课程标准
4.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5.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6. 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一个国家对某地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对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
7. 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__________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洲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半球的国家。
大
亚
欧
东
西
2.俄罗斯地势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___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东
西
平原
高原
平原
3.核心填图。
(1)在图8-3-1中填注乌拉尔山脉、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伏尔加河、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莫斯科。
(2)根据图8-3-1,在表8-3-1中相应位置填写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和河流的名称。
表8-3-1
西←俄罗斯→东
__________(地形区)
__________(河流) 乌拉尔山脉 ________________ 叶尼塞河 ______________ 勒拿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西西伯利
亚平原
中西伯利
亚高原
东西伯利
亚山地
4.俄罗斯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
中
高
温带大陆性
严寒而漫长
凉爽而短促
5. 俄罗斯自然资源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_,蕴藏量__________,自给程度__________,多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丰富
繁多
大
高
6.位于西伯利亚的__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_________、__________储量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
深
淡水
7.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主要工业区大多分布在______洲部分。
8.东欧平原南部的____________流域和_______流域,是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
二、发展中的经济
欧
伏尔加河
顿河
9.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铁路以__________为中心呈__________状分布,在__________洲部分较为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铁路
公路
莫斯科
放射
欧
亚欧大陆桥
10.俄罗斯的人口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_____洲部分。
11.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______。第二大城市和著名海港是_____________。濒临北冰洋的最大城市和重要的不冻港是________________。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口与城市
欧
莫斯科
圣彼得堡
摩尔曼斯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铁路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俄罗斯铁路为例探究环境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读图8-3-2,完成下列探究。
自主探究
探究一:归纳铁路分布的特点
(1)通过读图,同学们发现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和_______(填方向)部。
南
探究二:探究铁路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2)自然因素对铁路分布的影响
①小明认为俄罗斯的铁路分布与地形有关,例如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地势平坦,施工方便,所以铁路分布密集。
②小刚发现,北冰洋沿岸有广阔的平原,却少有铁路分布,这是因为当地气候比较__________。
东欧平原
寒冷
(3)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分布的影响
③小芳认为,俄罗斯的铁路分布与人口和城市分布有关。小红认为俄罗斯铁路分布与资源、物产分布有关。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同意小芳的观点。理由:俄罗斯西部和南部人口、城市密集,客货流量大,对交通的需求量大,所以铁路比较密集。
(同意小红的观点。理由:俄罗斯西部和南部资源、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运输需求量大,所以铁路比较密集。)
④图中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_____________,经过科研团队多年电气化改造,运速和运量大幅提升,由此可见科技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亚欧大陆桥
归纳总结:
(4)(双选)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地势平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
B.温暖湿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
C.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D.科学技术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CD
一、单项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俄罗斯沿60°N纬线地形剖面图(图8-3-3),完成1~3题。
课堂反馈
1.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分布在图示( )
A. 甲区域的中部 B. 乙区域的中部
C. 丙区域的中部 D. 丁区域的中部
A
2.图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甲和乙分别是( )
A. 西欧平原、东欧平原
B.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
D.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堪察加半岛濒临印度洋
B. 丁区域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C. 图示山地海拔较低,山顶终年不会积雪
D.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
D
读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莫斯科、雅库茨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8-3-4),完成4~5题。
4. 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苔原气候
B
5. 造成莫斯科和雅库茨克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人口密度
C
(2022·广西百色)俄罗斯是世界性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据此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图8-3-5)、2021年俄罗斯能源出口图(图8-3-6),完成6~7题。
6. 俄罗斯( )
A. 属于发达国家,重工业发达
B. 纬度较高,终年酷寒干燥
C.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资源产地附近
D. 欧洲部分铁路稀疏,亚洲部分铁路密集
C
7. 据图8-3-6可知,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出口的最大市场,主要原因有( )
①欧洲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大
②欧洲工业技术落后,不能开发能源,需大量进口
③俄罗斯与欧洲使用统一货币——欧元,便于交易 ④俄罗斯与欧洲距离近,运输成本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D
读图8-3-7,完成8~9题。
8. 据图推断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
A. 航空、铁路
B. 公路、海运
C. 管道、铁路
D. 铁路、公路
C
9. 俄罗斯内河航运周转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河流含沙量大 ②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 ③河流南北流向对东西方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 ④河流流速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10. 2022年5月9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红场阅兵式。下列四处建筑属于红场的是( )
B
11. 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民族众多的欧洲国家
B. 国内通用俄语
C. 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D. 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C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其流域是该国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画家列宾在19世纪70年代初创作的。画面上展示的是在宽广的伏尔加河上,一条陈旧的缆绳把纤夫们连接在一起,他们哼着低沉的号子,默默地向前缓行,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伏尔加河是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齐心合力把纤拉……拉完一把又一把。”
材料二 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而漫长,11月至次年4月气温在0 ℃以下。上游年降水量为500~1 000毫米,中下游年降水量为200~500毫米。
材料三 俄罗斯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图8-3-8)和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8-3-9)。
(1)伏尔加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最终注入__________。
自北向南
里海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画的背景是取材于_________(填“冬季”或“夏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
冬季是伏尔加河的结冰期,船只难以通航
(3)结合图文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对伏尔加河航运的影响。
有利影响:流经东欧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平缓;上游年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较大。
不利影响:冬季严寒而漫长,河流结冰期长。
(4)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简要分析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②位于东欧平原,地势平坦;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河流源头位于阿尔泰山脉,穿越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水势缓慢,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河沿途有大面积沼泽,河流沿途穿过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鄂毕河上游部分(巴尔瑙尔附近)春汛时间较长,通常有两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4月末,第二次在5月末至6月中旬。鄂毕河中游段几乎每年都有洪水,有时洪水漫过河岸达24~80千米远,并持续2~3个月。
素养强化
(1)从地形和气温两方面,分析巴尔瑙尔附近从4月末到6月中旬有两次水位和流量升高的原因。
冬季气温低,巴尔瑙尔原区和上游山区产生大面积积雪;4月末气温升高,平原上积雪融化使河水水位和流量升高;5月末至6月中旬,高山积雪开始融化,河水水位和流量又开始升高。
(2)推测鄂毕河中游段洪水漫过河岸导致两岸地区积水时间长的原因。
①鄂毕河中游段洪水期来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②河流两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两岸植被较多,滞留河水;④鄂毕河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⑤河流两岸地区冻土广布,河水下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