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完全备课(导学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完全备课(导学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0 23: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示意图,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体会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知识结构】
【新课探知】
2022课标内容: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行过程
(1)时间、地点: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2)方式:实行分田      ,自负盈亏。
(3)结果:农民有了      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推广:          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影响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     的大解放。
(2)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     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开始:    年10月,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主要内容(改革措施)
(1)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     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以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       。
5.影响: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    ,增强了    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    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
2.发展: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同   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使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      和稳定高速增长,对       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及启示
年代及农业政策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突出意义或问题
1950-1952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农业合作社 农民→集体 确立了农业的公有制
1958-1983人民公社化 无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无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启示:
改革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改革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自我测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中小城市 B.农村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2.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3.农业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1年间的4.9%,究其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八大的正确指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在中国危难之时进行的改革 ②农民都拥有土地所有权
③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1992年,中共十四大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7.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8.农业稳,大下稳;农民安,天下安。新中;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使得我国的农业茁壮成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2)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请说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什么方式?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二: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失误是什么?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新农村新变化】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具体说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5)上述材料说明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挑战突破】
1.下面表格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三次改革的整理,甲乙丙分别是( )
改革 土地所有权、经营权 产生的影响
甲 所有权、经营权都归农民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乙 所有权、经营权都归集体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莫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丙 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家庭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A.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改革
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表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普遍共识
C.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D.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取得新认识
3.下表是1993-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93年 34634.4 2009年 412119.3
1995年 58478.1 2011年 487940.2
1997年 74462.6 2013年 592963.2
1999年 82067.5 2015年 688858.2
2001年 97314.8 2017年 832035.9
2003年 135822.8 2019年 986515.2
2007 265810.3 2020年 1016000
A.技术、资金与管理人才的引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1.B
2.D
3.D
4.C
5.A
6.B
7.B
8.(1)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生产合作化;土地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等。
(4)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政策制定与调整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出发等。
【挑战突破】
1.C
2.D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