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11:1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抓朗读指导 促情感共鸣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我多想去看看》选自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和《四个太阳》4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借两个孩子之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第1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遥远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有非常壮观的升旗仪式,渴望去看看北京。第2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听说了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产生了去看看新疆的愿望。全文语言浅显,节奏明快,运用反复的表现方法,非常适合用于指导学生朗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且本班学生已能认识本课中的大部分生字,所以读准字音对本班学生而言并不困难。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本篇课文虽字音简单,但课文较长,且还有一些长句子,所以如何利用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进而把长课文读流利,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引导学生读好词语、短语、句子、段落、课文,并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学生做到不破词,不拖长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和足字旁;会写“会、走”等6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短语,积累词语。
3.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引出主题
1.课题引入。
大家好!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姓李,你们可以喊我李老师。李老师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旅游。今天李老师可算是遇到知音了,遇到了跟我一样喜欢出去走走看看的小朋友。请大家一起告诉我,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什么?
(《我多想去看看》)
2.学习生字“想”。
方法指导:(1)加一加:木+目(相)+心。
(2)用心来想,心字底。
用心来想,心中有希望,心中有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习新字“想”。】
二、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初读课文。
首先,请你把书放平,用手指着,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我们看谁听得最仔细。(师范读)
现在请你立起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争取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读完请你用漂亮的坐姿告诉我。
2.读准词语。
(1)同学们,这些词语都是文中的,看看会读了吗?请你来试着读一读吧。
多想 告诉 小路 开会
走出 北京 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
(2)去掉拼音,看看你还会读吗?我们来开一趟小火车,如果站起来的同学读对了,请你自己跟读。
多想 告诉 小路 开会 走出 北京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
3.读准轻声。
看看 妈妈 告诉
沿着 爸爸 盛开着
引导学生发现本组词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后,学生自读词语。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词语。
现在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做到把每个字音都读正确,词语要连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朗读做到读准字音。】
三、读好停顿,读通顺
1.读好第1自然段。
(1)初读第1自然段,标句子。
现在请你数一数文章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用笔标一标。
(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自读。)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感叹号也代表一句话的结束,所以这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自己把这三句话分别读一读吧。
(生自读)
【设计意图:标句子,自读第1自然段。】
(2)读好第一句。
谁来读读第一句?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读后教师从字音、停顿方面点评。)(随文识字,认识“足”。)第一句中有个生字“路”。(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学生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认识新偏旁:“足”。
(出示课件)请你观察足字旁和“足”字有什么不同。
足字旁作偏旁时,上部口略小,撇变竖,捺变提,字形紧凑。
(让学生说一说见过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如:跑、跳、路、跃。师板书。)
这些都是带有足字旁的字,它们都跟脚有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同学们,我们可以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记,就能记住很多字,这是一个识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读好第一句,随文识“路”字,认识足字旁。】
(3)读通短语,读好第二句。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点名朗读,随后教师从字音、停顿两方面点评。
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出示句中短语,通过范读一自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好短语中“的”字的轻音。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最后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练习把第二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读好短语,把第二句读通顺。】
(4)读好第三句。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加重最后分句的语气,读好该感叹句。
(5)再读第1自然段。
现在请你立起书,自己把第1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请注意句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设计意图:通过读好每一句,把第1自然段读通顺。】
2.读好第2自然段。
通过读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读好短语来读好句子。那么现在我们就用同一种方法来读好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也是长句,里面也藏着短语,请你先试着读一读。
(指3名学生分别朗读第2自然段的3句话,随后教师从字音、停顿和通顺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朗读。)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
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学生自读本段中的短语。
宽宽的公路 遥远的新疆
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
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运用相同方法读好第2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现在请大家把书立起来,把课文读一遍,请注意停顿,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文章中两个自然段中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如果不是,分别是谁呢?
(学生交流分享,并总结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第一个“我”是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看。
第二个“我”是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
理解课文内容方法:观察插图;读文字。【设计意图:理解文章内容并总结理解课文内容的两种方法。】
五、学写“会、走、门、广”
1.重点教学“会、走”。
同学们,新疆的小朋友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北京的小朋友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会”“走”这两个字。
(1)观察“会”和“走”的结构并总结相同点、不同点。
总结:“会”和“走”都是上下结构,且都有“人”字,区别在于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且撇捺长短不同、角度不同。书写时应注意“会”字是上宽下窄,而“走”字是上窄下宽的。
教师范写。
会: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到横中线结束,要有撇尖儿,捺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结束,要有捺脚。横中线上写短横,横中线下写长横,注意起笔和收笔。竖中线与长横交点起笔写撇折,折过竖中线,最后点点儿。
走:先写短横,竖在竖中线上,到交点结束,横中线上向上倾斜写长横,走字底的竖从交点起笔,写在竖中线上,竖的中间位置起笔,向右写一短横,左下格写小撇,要有撇尖,撇中间位置起笔,过竖的末尾写长捺,写出捺脚。
这两个字中的“人”要写舒展。
(3)学生描红一个,自行书写一个。
(4)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维度:干净;四周留边;结构宽窄;压线笔。
(5)学生再分别写一个“会”和一个“走”。
(6)同桌之间评价。
2.学写“门、广”。
先请学生分别演示“门”和“广”的笔顺,随后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门”字的横折勾在竖中线上起笔,注意顿笔。“广”的点压在竖中线上,撇是竖撇。最后,学生描一个写两个,同桌之间交流评改。
板书设计
天山 北京 升旗仪式
北京 天山 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