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阳初中生物组导学案二次备课稿
章节课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功能。
2.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
导学报、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一、温故互查(3分钟幻灯片1)
小组内互查(见导学报)
二、情境导入(1分钟)
教师引导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缺乏,都可能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疾病。你知道食物中的这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吗?我们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幻灯片2)
三、设问导读
(一)消化的概念与组成(幻灯片5-6)
1、概念: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3、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 阅读课本26页的内容,回答问题:食物在消化系统中是如何变化的?(从课本勾画)(幻灯片7)将答案从书中勾画出来。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幻灯片8-14)
1.过渡: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请大家阅读课本27页-28页。
2.实验的过程大家可以结合课本和(幻灯片9--13)来讲解。
3.讨论(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幻灯片14自学回答问题)
(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阅读课本28-30页的内容,重点看29页的图片,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从书中勾画出来(幻灯片15--16)来讲解
2.讲解肝脏和胆汁的作用。结合课本29页和(幻灯片17-18)来讲解。
四、课堂小结
一、消化的概念与组成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一、消化的概念: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六、点评激励
七、作业布置
导学报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反思成败,提出补救措施)
审阅人:
年 月 日
课件20张PPT。温故互查两人一小组互查,见到学报 答 案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
及各部分功能。
2.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消化系统大分子小分子分解
1、概念: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肝脏胰消化道消化腺胃腺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消化道 消化腺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肛门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牙齿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外消化腺:肝脏、胰腺 唾液腺 内消化腺:肠腺、胃腺、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问题探究提示 1.设计三组实验:
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只探究唾液的作用;
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及唾液的作用。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分解后形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3.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探究的温度为37 ℃。制定计划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⑴、⑵、⑶号,然后做如下处理: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混合。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各加2滴碘液,摇匀?实验结果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123*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变色变色部分变色淀粉被转化淀粉没被转化部分淀粉没被转化 结论淀粉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表达和交流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聪明的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作出假设实施计划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馒头变甜也与唾液有关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讨 论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口腔中唾液里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有唾液腺,可分泌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排出粪便。暂时贮存粪便。消 化 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 化 腺唾液腺 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
步消化淀粉。胃腺 分泌胃液,其中的蛋白酶可以初步
消化蛋白质。肠腺 分泌肠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
白质和脂肪的酶。胰腺 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糖类、蛋
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能起
乳化作用。肝脏和胰脏位置图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具有乳化作用,能将脂肪转化为脂肪微粒。(重点)
2.具有解毒的作用。
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胰 肝脏小知识: 胆汁作用 ( 胆汁中无消化食物的酶)水+植物油水+植物油+胆汁乳化作用g谢谢,再见!